今天是2023年4月8日,5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68年4月8日,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不甘忍受屈辱,服下大量的安眠药,结束了自己年仅38岁的生命。今天恰好是她逝世55周年的祭日,笔者特撰此文,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怀念。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在严凤英学戏之前,黄梅戏还只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小剧种。只因为出了严凤英,才使黄梅戏由乡野走进城镇,由地方小戏,演变成全国性的大剧种,从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为人们奉献了一道脍炙人口的精神大餐。

严凤英,原名严鸿六,安徽省桐城县罗岭(今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人, 1930年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父母以经营客栈为生。严凤英出生后不久,她的父母就生意破产,两人也离异了。严凤英在四五岁时,就回到祖父母居住的罗家岭,学唱了流传于当地的不少民歌,也练就了一副好嗓子。

抗战爆发后,她的父亲严司明回到家乡,闲居无聊时,教她唱京剧,这使她与戏剧艺术有了接触。严凤英很有天赋,学习京剧很快。不过,在她学习京剧期间,严凤英的一个同族,名叫严云高,也返回了家乡,并带回了黄梅戏。严凤英听严云高唱了几次黄梅戏后逐渐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偷偷地学起了黄梅戏,并拜严云高为师。在严云高的教导下,她学会了《送香茶》、《春香闹学》等传统戏中的单折,打下了黄梅戏的底子。从学唱民歌小调,到学唱黄梅戏,从四五岁到十五岁,严凤英度过了踏上黄梅戏表演艺术道路的准备时期。

1945年春天,严凤英在桐城张家祠堂第一次登台演出,参演的剧目是《二龙山》。虽然她在剧中扮演的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女寨主佘素贞的丫环,但却是她黄梅戏舞台表演的起点。为此,她触犯了族规,差点被捆起来淹死,可她并没有放弃这条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的道路,继续参加黄梅戏班的演出活动,最终不得不离乡背井,从桐城唱到怀宁、枞阳等外县,一直唱到当时的省会安庆。

1946年,严凤英来到安庆市,先在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曲戏轰动安庆。严凤英在《小辞店》中饰演柳凤英走红,此后她正式改名为严凤英。

1947年,严凤英随她的师父程积善来到了秋浦,在秋浦河两岸唱了三个月的黄梅戏,当时搭班唱戏的还有铜陵的桂月娥、桂天赐,殷汇的宋再春、洪连梓等老艺人。严凤英凭借灵雀般的歌喉和轻盈的舞姿吸引了秋浦河两岸的百姓,深受乡亲们的喜爱。

随着舞台实践的不断丰富,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迅速得以提高。她本来就有较好的演唱天赋,又虚心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因而使她在表演艺术上崭露头角,成为名震一方的角儿。

然而,在黑暗的旧社会,艺术上崭露头角的严凤英非但没有得到扶助,反而遭到摧残,她被迫一次次地离开她钟爱的舞台,流落各地,无家可归。

1948年,不满20岁的严凤英流落到上海,解放前夕又辗转到南京。为生计所迫,严凤英易名严岱峰,先在舞厅伴舞,后结识京昆世家甘贡三之子甘律之,学唱昆曲《游园惊梦》等。严凤英对京昆艺术的刻苦追求,为后来她在黄梅戏中的精湛演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梅戏大全完整版严凤英(她是山野吹来的风)(1)

严凤英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为了发展黄梅戏,成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把严凤英请了回来,严凤英终于重新回到黄梅戏的舞台。从此,严凤英和黄梅戏获得了新生。

1952年上海举行了第一次华东戏曲会演,严凤英以黄梅戏传统小戏《打猪草》和折子戏《路遇》获得广泛赞誉,荣获了一等奖。

1954年,华东地区举办戏曲汇演,严凤英凭借她独特的个人风格一举成名,黄梅戏也从此由安徽省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戏,一跃成为了举国皆知的剧种。著名导演石挥看过严凤英演出的《天仙配》之后,当即拍板:“一定要将它拍成戏曲电影,就请严凤英来演!”1955年,戏剧电影《天仙配》在庐山完成了拍摄。第二年,这部象征着当代黄梅戏最高水平的作品就登上了新中国的大银幕。

从1953年到1965年,严凤英的表演艺术水平也不断飞跃,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又代表着当时黄梅戏表演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对剧种风格的形成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她的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十足。她在黄梅调的基础上,广泛的吸收了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艺术形式,将这些艺术的唱腔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被誉为“严派”,广为流传。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她曾多次与王少舫一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同志演出,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肯定。毛泽东说:“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人人皆知的故事。”

严凤英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赞誉为黄梅戏的“一代宗师”,田汉先生曾经热情地称赞道:“她是山野吹来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清新又芬芳;她是黄梅戏里的‘梅兰芳’,至高无上。”

1966年,正当黄梅戏苑中严凤英这朵花越开越艳,大红大紫之时,却迎来了“文革”这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这朵“花”也未能逃脱厄运,受到了无情的摧残,终至于凋零。“花正红时寒风起,要想回头难上难!”严凤英在《天仙配》中的这句唱词不幸一语成谶了。

1968年4月8日,严凤英被以“三名三高”、“黑线人物”、“封资修代表”的罪名迫害后,愤而吞安眠药自杀,时年38岁。死后被那个整她的主任以寻找“特务发报机”为由,剖尸检查,当然是一无所获。认为发报机藏在人的身体里,这本身就是脑残,因为这违背了生活常理,发报机毕竟不是小药丸,我想那位主任自己恐怕也不会相信。但是他却这样做了,其内心之歹毒,手段之残忍,确实令人咋舌。佛家说:“视众生如父母。视男人如同我父;视女人如同我母。”这才是真正的博爱精神,才是真正的慈悲情怀。可惜从这位主任的身上,连起码的人道主义的影子也见不着。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简直就是恶魔降世,否则怎么一点善根都没有呢?

俗话说,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个男人,面对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恩怨的异性,为什么能下得了如此狠手?现在总算想出了一点头绪:

一是他想踩着严凤英的尸体往上爬。在严凤英的丈夫王冠亚的相关回忆文章里说:“一个俱乐部的主任,最大的本事就是搞阶级斗争。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红宝书)非常积极,但就是官职一直上不去,就放到我们剧团来‘支左’。其实造反派就够左的了,他来了之后就更‘左’了。首先,他给我们这些‘鬼’们训话,颁布他们极‘左’的命令,例如,我们这些鬼们不经军宣队和专政大队批准,不许擅自出门!否则‘小心你的狗头!’……”这么一个当官心切的人,为了捞“政绩”,再加上那时的公检法都被砸烂了,他手中掌握着严凤英这些人生杀予夺的大权,他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于是严凤英便成了他的垫脚石。

二是他可能是对年轻貌美的严凤英产生了邪恶之心。所以一开始就摆出一副凶相,他是想利用他的威严让严凤英屈服,然后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哪知道严凤英宁折不弯,他开始由失望,逐渐到了绝望,最终决定痛下杀手——我得不到的东西,就毁灭掉。于是就导致了这出骇人听闻的悲剧。以寻找发报机为借口解剖严凤英的尸体,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他窥看女人的畸形欲望。当他亲眼看着解剖完严凤英的尸体后,嘴里叨咕了一句“严凤英,今天我终于看到你的原形了”,这句话就是他的自供状,充分暴露了他人性中极其丑陋的一面。

从严凤英的悲剧中,我们不仅要反思那个时代,更要反思人性之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

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宣布为严凤英平反昭雪。后来在安庆市菱湖公园内建了她的塑像,塑像底部存放有她的部分骨灰,其余骨灰被安放在菱湖公园里的黄梅阁内。2012年笔者曾到安庆出差,特地游览了菱湖公园,拜谒了严凤英的塑像,并献上了一束鲜花。公园里不时有一些游人在走动,也有不少来到塑像前献花的、拍照的。我问了一个当地的老太太:“请问阿姨,您见过严凤英吗?”她说:“我亲眼看过她的表演。戏唱得确实好听,只是可惜了,她没有赶上今天的好时代。”说罢流露出惋惜的神情。

黄梅戏大全完整版严凤英(她是山野吹来的风)(2)

作者为严凤英的塑像献花

1988年3月11日,由王冠亚等人编剧,金继武、葛晓英执导,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主演的音乐电视剧《严凤英》开始首播。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艺术人物传记电视连续剧,反映了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坎坷一生。

在当时电视机还没有完全走进千家万户的年代里,这部仅有15集的电视剧,引发了将近三亿的收视率。无数的观众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着这位传奇女子的闪光一生。其中有普通的百姓,有她的追捧者,还有她的亲人挚友。我国著名的评剧艺术家新凤霞在荧幕前泣不成声,几欲昏厥。

当这部以主角名命名的电视剧《严凤英》被送上广电的评审席参与评奖时,评奖委员会中有人声泪俱下:“此剧不得飞天奖,天不忍,地不忍,也对不起光彩夺目的严凤英!”当日,全体评委一致通过,推举《严凤英》为“飞天奖”一等奖。

由此可见,让人为之触动的,不只是这部电视剧的本身,更是剧中那位德艺双馨的严凤英辉煌而短暂、令人扼腕的一生。

如今,黄梅戏已经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剧种之一。为了进一步促进黄梅戏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党和政府加大了对黄梅戏人才的培养,设置了“黄梅戏严凤英奖”,定期颁给黄梅戏的后起之秀。黄梅戏的人才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代表人物有黄新德、马兰、吴琼、韩再芬、吴亚玲、江丽娜、杨俊、何云、仝婷等等,他们正在沿着严凤英开辟的道路阔步前进,黄梅戏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我想如果严凤英有在天之灵的话,一定会深感欣慰的。

严凤英,作为一个对黄梅戏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艺术家,毫无疑问,一定是光耀千古,流芳百世了;而那位整死她的人,注定是遭人唾骂,遗臭万年了,就像跪拜在岳飞像前的秦桧等人一样。当初他只要善良一点点,也不会导致一代艺术家香消玉殒,含恨九泉。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残害了一个无辜的生命,还差点毁了一门戏曲艺术。如今他在人们的心中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落到这样的下场,可谓是罪有应得,活该。

黄梅戏大全完整版严凤英(她是山野吹来的风)(3)

七仙女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