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1)

《汉宫春 · 立春日》

南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

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立春 · 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一年最美好的开始。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咬春”、“报春”。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 “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时节,东风解冻,百草回芽,万物复苏,周围一片生机勃勃。

立春,要有所“立”,立在当下,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意思是一年的规划要在这时着手考虑安排,凡事要早作打算,开头就要抓紧,以便为日后打好基础。

阳 和 起 蛰,品 物 皆 春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zhì)负冰。”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东方属木,木为火之母,木生火,火气温,所以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民间俗称“立春”为“打春”,这一俗称源自民间的活动,古代在“立春”这天,人们会用泥土捏成一个象征农事的耕牛,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然后由当地官员执鞭策打,同时,还会喊一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等祝福的话语,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另外,“打春牛”也有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的意思。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2)

立春后五日“蛰虫始振”,“蛰虫”是冬眠的虫类,这时被惊醒,开始活动,等待惊蛰时出来。

再五日“鱼陟负冰”,“陟”是升的意思,水底变暖,鱼感知阳气而上升,因为冰尚未完全消融而负冰,毕竟这时春气还弱。

由于感受春天的阳气,蛰虫开始抖擞精神,鱼儿从水底游向水面,一切充满生机,生气勃勃。

人们在立春这天会吃春卷、嚼萝卜以迎春,这种习俗叫“咬春”。立春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而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另外,立春嚼萝卜,则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咬春”,一个咬字,是心情,更是心里埋下的吃得了苦的一种韧劲儿。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3)

春意盎然,立春如立人生

梁元帝《春日》:“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春意春已繁。”

春天,繁复美丽,包罗万象,春意盎然,春风得意,万紫千红总是春。立春,为春天定下了劳作、创造和诗意的格局,才成就了春天的丰美宜人!

古人把春的朝气称为“青春”,用来歌颂春的创造力。如果把人生比作春天的话,那么青春时期就是处在立春的当口。青春时期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彷徨,有朝气也处处暗含危险,容易荒废于早熟的萌动,在你刚刚觉醒,想要抓住那浮动的光影时,它便悄然而逝,不再回头。

立春启示我们,青春如此宝贵,人生要想成就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就要在生活中早规划,早着手,立定一个大格局,一气呵成,着手成春,春光无限美!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4)

立春善养生,健康开好头

立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做事要趁早规划,养生也要抓住时机,给自己的健康开个好头:

衣要下厚上薄丨中国民谚有云“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因为初春天气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体表的皮肤毛孔开始打开,御寒能力减弱,所以不提倡马上脱去棉衣。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应当尤其谨慎,年轻人即使觉得热,穿衣也要下厚上薄。研究表明,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而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则是该捂的信号,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志要常达戒怒丨中医讲春天属木,与肝相应,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为怒,喜调达而恶抑郁。立春时节,情绪上要戒躁戒怒,忌心气抑郁不舒展,宜保持心境平和、畅达乐观。借立春阳气上升之机,适当地调摄情志,可以使阳气由胸中主动得以宣达。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5)

觉要早睡早起丨春天人体气血需舒展畅达,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之前上床。早晨到户外散散步,放松身心,摆脱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动调心摄神与自然顺应,以达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状态。

养要睁眼护肝丨中医讲,肝开窍于目。所以,如果肝脏受损,就会让眼睛觉得干涩、困乏,反之,养好眼也能护肝。《秘诀》曰:“嘘以治肝,要两目睁开为之,口吐鼻取,不使耳闻。”保持眼睛睁开,用鼻子吸一口长气,口轻念“嘘”字将气慢慢呼出,如此连续呼吸30遍,此呼吸法可以去肝之邪热,亦去四肢壮热,眼睛昏花,赤红风痒等症。不过在症状消失后,就不要再用这个呼吸法了。以免做过多损伤肝气。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6)

食要少酸多辛丨《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帮助发散阳气,温食利于维护阳气,如山药、春笋、韭菜等,都可以吃些;但不宜吃大热、大辛的食物,如羊肉、人参、附子等,以免阳气生发太过导致上火;同时应当减少酸味收涩食物的摄入,如海鱼、虾、螃蟹等,防止阳气生发不足,郁结在内,而生病变。

动要适当舒展丨立春应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冬天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伸懒腰,可以促进身体气血运行、推陈纳新。不过伸懒腰也是有技巧的: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又到新的一年的立春了(立春今年迎气始)(7)

风要防“风毒”要泄丨风为春天的主气,春风既扫荡寒冷,又荣生万物。但风邪也是致病的首要因素,“风者,百病之长也。”“春伤于风,夏必飨泄。”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属于风季。风季风邪最猖狂,一不小心就把人吹凌乱了。人一旦受风邪就会出现头疼、肩背疼、怕风、感冒鼻塞等症状,有些还会起风疹、皮肤瘙痒,这段时日也是中风的高发期,所以立春时要尤其提防虚邪贼风。

《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这里提到了两个“泄风毒”的方子:方子一:早晨梳头一二百下,立春时干梳头,可以赞阳出滞,使五脏之气终岁流通,谓之神仙洗头法;方子二:晚上睡前泡脚的热水里加一撮盐,化解淤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