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话深情入髓(稀饭深情一)(1)

稀饭深情(一)

黄玉岚

到了老师家,我问三娘中午吃什么?三娘答:我不能做,是他做的山芋干稀饭,满满的一电饭煲。估计老师是听出了师娘话语里褒贬他做饭多了,就跟我说:山芋干稀饭下一顿才好吃。还特地让我看:你看,匀兜兜的。

我揭开锅,真的是那种稠稠的稀饭,连根捣(小麦不去皮磨成)面的。因为有麸皮,稀饭呈浅褐色,中间那些点状的白才是小麦仁的颜色。里面薄圆形的山芋干已是黏糯的样子,火候刚刚好。如果老师让让我,我一定会吃一点尝尝。

我笑着对老师说:可巧了,咱爷俩都喜欢吃呢。我也是吃了山芋干稀饭来的,也是多做了,觉得下一顿最好吃,也是要熬好久,似乎把杂粮面里的黏质都熬出来,类似非常养人的米油(粥)。二姐却喜欢喝烧开就出锅的稀饭,那真叫稀饭,稀拉拉的,稀饭面还是渣子呢,是上清下澄,被乡下婶子笑话:亡人汤,以前活人都吃不饱,哪有更多的食物供死去的人?

稀饭,是我们苏北最常吃的饭食。早晚,我们总会说吃“稀饭饼、稀饭饼”的,各种各样的稀饭加上饼,是我们这儿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父辈们喜欢。

我劝老师:不要因为喜欢就天天吃,还要多吃点菜、肉等有营养的。他只是笑笑,反复地告诉我:喜欢吃啊。又说:以前没有吃的,这种山芋干稀饭已经很难得,也不说没有营养了,似乎也少生病。是啊,这好像是不好解释的事情。

跟江南的稀饭并不一样,江南的稀饭是米熬出来的。我们这里先把水烧开,把下稀饭用的各种各样的下饭面用水和成糊状,倒进开水里不停搅动。下稀饭用的最多的是玉米面(也叫棒子面),还有刚刚说的连根捣,就是小麦没有去麸皮磨成的粉状。连根捣这个词表达的更像是制作方法吧,最初我们的祖先是石臼子捣出面粉的,比石磨还要早,你能想象出来吗?

最近几年开发土特产,还把一种叫“五粮液”的稀饭面推到了苏北以外的地方。所谓五粮液,当然不是酒,而是用5种粮食加工成的稀饭面,可以有黄豆、小麦、大米、花生米、玉米等等,这5种粮食当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各人各家的需要和避讳添加或删减,例如,尿酸高的人不吃豆类,就改用其它,可以做成三粮液,甚至十粮液。

情话深情入髓(稀饭深情一)(2)

卡拉扬沈总来我们沭阳投资已经10年了,也习惯喝我们这里的稀饭了,每次回浙江的家都会带一点这样的五粮液稀饭面。这种稀饭就是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杂粮饭。

我的孩子至今还能记得他外婆家的稀饭是白色的,奶奶家的却是黄色的。我母亲家在城边住,没有玉米面,大多是用白面做的稀饭,所以,我孩子会说:那不是浆糊吗?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稀饭,我们兄弟姐妹都很喜欢吃,尤其是加了鲜嫩玉米粒的白面稀饭。

所以,很长时间我不喜欢吃玉米面的稀饭,我说那会茬吞子(嗓子),絮絮叨叨的,可不好受。所以喝过稀饭,漱口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不过,新棒子面下稀饭,黄灿灿,仿佛能够吃出玉米们在太阳下成熟的味道,正是我后来特别爱喝的稀饭,有一种新鲜的香味。

情话深情入髓(稀饭深情一)(3)

味觉是有记忆的,父母喂什么我们就吃什么,稀饭就是这样,所以就有了永远忘不掉的家的味道和妈妈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