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书中,正面描写刘姥姥三次进大观园,其中,又以第二次进园,给读者的印象最为深刻,贾母命惜春姑娘作画,林妹妹还给配了个“携蝗大嚼图”的促狭名字。而整个这一场吃喝谈笑下来,最有名那道菜无过于“茄鲞”。

红楼梦中给刘姥姥吃的菜肴最贵的(王熙凤给刘姥姥布菜)(1)

​茄鲞(音xiǎng),是《红楼梦》一书中,唯一详细记录制法的一道菜,刘姥姥吃过之后赞叹,“茄子居然跑出这个味道!”,说明这道菜与平常吃的茄子菜还是区别蛮大的。

“鲞”,一个意思是剖开晾晒的鱼干,晋代王羲之《杂帖五》载,“石首鲞,食之消瓜成水”,鱼鲞是江浙地区餐桌的美食,宁波臭鱼鲞是当地名吃。另外一个意思是指加工成片状后腌腊制的食品,如“牛肉鲞”、“笋鲞”等。“茄鲞”,从名称推断,也应该是切成片状的腌醋茄子干之流。

红楼梦中给刘姥姥吃的菜肴最贵的(王熙凤给刘姥姥布菜)(2)

​由于红楼梦的版本众多,经过查考,不同版本的“茄鲞”制法差别还不小。比如,在庚辰本中,凤姐儿是这样说的,“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籖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而戚蓼生序本是这样写的,“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儿摘下来,把皮和穰子去尽,只要净肉,切成头发细的丝儿。晒干了,拿一只肥母鸡,靠出老汤来,把这茄子丝上蒸笼蒸的鸡汤入了味,再拿出来晒干。如此九蒸九晒,必定晒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一碟子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从文面上看,显然庚辰本的“茄鲞”与电视剧里邓婕饰演的凤姐儿说法一致。而戚蓼生序本的做法似乎更加夸张,茄子本是软物,九蒸九晒,恐怕成了茄子泥。

不论哪种制法,“茄鲞”需要在瓷坛子里面封闭发酵入味,可以长期存放,现取现用,吃的时候与其他配菜二次加工,应该属于冷菜一系。真是千家红楼千家味,一百个茄鲞有一百种做法。那么,红楼名家们是如何看待这道菜的呢?

红楼梦中给刘姥姥吃的菜肴最贵的(王熙凤给刘姥姥布菜)(3)

​据已故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在《学人谈吃·红楼饮馔谈》中回忆,曾经按照王熙凤所说的方法去炮制“茄鲞”,结果做出来的并不好吃。

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民俗顾问邓云乡先生,曾经在北京参加过一次红楼宴,亲口品尝过“茄鲞”一味,却说感觉根本不是《红楼梦》书中所写之物,冷盘“茄鲞”却被做成了热菜,像是“宫保鸡丁加烧茄子……”,这段经历见诸《红楼风俗谭·“茄鲞”试诠》一文。

红楼梦中给刘姥姥吃的菜肴最贵的(王熙凤给刘姥姥布菜)(4)

​所以说,小说家言,原也是真假难辨。妄自揣测一下,凤姐儿这段描绘,无非是要表现自己的八面玲珑、幽默风趣、精明强干和口齿伶俐。从这道菜的介绍,一方面是向村妇刘姥姥夸耀贾府的高贵豪华和阔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非寻常人家可比;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凤姐儿临场发挥,编造了一番言语哄骗乡下老妪,让刘姥姥吃惊,以博在场的贾母和众人一笑。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