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春晚舞台上,以赵本山为首的东北籍小品演员们,占据了“大半江山”。

彼时的春晚,和现在完全不同,是实打实的年度流行词汇制造机。

仰仗着本山大叔小品的“推广”,东北方言中的一些词汇,逐渐走向流行。

比如“忽悠”,比如“山炮”。

如今想要看到赵本山再回春晚舞台,恐怕已无可能了。

但在长盛不衰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中,仍然还能看到他的身影。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1)

说到《乡村爱情》,可以说是捧红了赵本山的一众弟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唐鉴军。

剧中叫做谢广坤。

坤之大强之作

北有谢广坤,南有苏大强。

坤之大,大到东北放不下。

强之作,长江以南都哆嗦!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2)

正是这样的一个“作中王者”,今天主演的电影上线了:

《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

唐鉴军饰演的杨二正,是贫困地区辽西镇的一位农民。

早年丧妻的他,仗着自己的哥哥是村长,到处蹭吃蹭喝,打滑耍赖。

尤其是在唯一的女儿去城里上大学之后,杨二正更是变本加厉,到处扇阴风点邪火。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3)

为了改变当地的贫困状况,上级派下了博士生刘天峦来村子里做第一书记。

谁知刘书记刚到村里找会计讨要公章,就被杨二正几人戏耍了一番。

上级的海书记在下乡调研时,恰巧遇到兰妮的孩子掉落水中,他浑身湿漉漉地把孩子送回兰妮家中。看到狼狈不堪的海书记,兰妮赶紧把自己丈夫的干衣服,拿出来,让海书记换上。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4)

这一切,都被杨二正看在了眼里。

为了振兴农村经济,海书记和刘书记,鼓励村子里设立“满绣培训班”,杨二正的女儿想要建设家乡也回到了村里,成为了“满绣培训班”的一名志愿者。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5)

为了让女儿离开培训班,杨二正到处传闲话,说海书记开“满绣”培训班的动机不纯,说他和兰妮有“不恰当”的男女关系。

无奈之下,兰妮当众说出了那天的真相。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6)

为了大力增加就业机会,海书记决定为村里引进光伏项目。

一切都谈好后,就只剩下说服村民们进行迁坟工作了。

但是在杨二正这里,彻底被绊住了,他死活不同意。

为了刺激这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村民们故意疏远他,在经过女儿珊珊的一番开导后,杨二正终于想通了。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7)

并且在之后推广村中的满绣和有机农产品的电商直播工作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光伏项目终于成功上马,村子逐渐摆脱贫困。

《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的可看性非常不错,主要有3点:

首先,唐鉴军将谢广坤的“作”,延续到了影片中。

看过《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的朋友,对于谢广坤这个角色是又爱又恨。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8)

他和刘能旷日持久的斗法,是这一系列电视剧最大的看点。而在影片中,杨二正依然维持了谢广坤的“原汁原味”,让观众们,以为这是《乡村爱情》的番外篇。

其次,浓郁的东北风,和《乡村爱情》产生梦幻联动。

影片中,依然透露出浓郁的东北风情。

无论是东北火炕,还是聚众唠嗑,加上辨识度极高的东北方言,都让我们很快地沉浸在,这部地方风味十足的影片中。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9)

杨二正当着海书记的面,自我介绍说长得像谢广坤。女儿男朋友“黄了”的时候,他又说,黄了就黄了,反正你那对象长得跟刘能似的,我看不上。

与《乡村爱情》的梦幻联动,让《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更加增添了一分观影的动力。

第三点,轻松诙谐的氛围,人间的轻喜剧。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10)

影片中营造的氛围,无疑是轻松诙谐的。

许久没有见到的句号,在影片中出演了海书记。他那一张自带喜剧效果的脸,一出场,就为整部影片奠定了轻松明快的基调。

杨二正每当心情郁闷,无处排解时,就找到他的老伙伴——家中的一头老驴,诉说衷肠。

喝酒、唠嗑、排忧、解闷。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11)

前后四次,次次扎心。

还有东北影视剧中常见的大秧歌和二人转,影片中也依然不缺。

如果少了这个灵魂,就相当于印度电影少了歌舞一样,不是那个味儿。

东北喜事之山炮上墙(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首播)(12)

如果喜欢这样风格的作品,《东北喜事之山炮扶上墙》,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