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电视剧《第二次拥抱》即将在浙江卫视收官。该剧讲述了方原(陈数 饰)、金璐(张歆艺 饰)、尤筱竹(马苏 饰)和丁木木(周放 饰)四位妈妈的生活接连遭遇打击,她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鼓起勇气,给人生第二次拥抱的机会。该剧导演、编剧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剧中故事大部分取材于真实生活,四位女性也均有原型,“我还是很想强调女性的选择以及自我成长。任何时候,女性都不要放弃自我成长,要变得更强大。”尹丽川说。
《第二次拥抱》海报
四个妈妈的故事都源于真实素材
四年前,尹丽川的一对双胞胎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她被加入到4个庞大的微信群中。“当我和这些做母亲的人变得关系紧密后,我发现我们能够互相安慰,也更能清楚地了解彼此的困境。”尹丽川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她要给成为母亲的女性们写一部作品。她曾直白地起名为《绝望而强大的妈妈》(后更名《第二次拥抱》),“因为我觉得,我们需要被励志,也想安慰更多的人。”
剧中,方原、金璐、尤筱竹和丁木木的故事都取材于编剧团队身边的朋友。那一年,尹丽川亲眼目睹了一位全职妈妈,给自己的孩子操办了一场近乎完美的生日会。尹丽川看着她优雅的身影,很难想象,琐碎生活中的她也会如此完美吗?是否也有过崩溃的时候?如果生活遭受打击,她会怎么办?成为母亲之前,她又是什么样子?这些思考汇聚,成就了“方原”这个全职妈妈最初的人物设定。
剧中的尤筱竹和方原。
剧中潇洒自由,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的策展人金璐,同样部分取材于尹丽川身边一个策展人朋友。剧中金璐意外怀孕,她和女性朋友们分享大儿子三个月的时候,爸爸突然良心发现照看了孩子三个小时,“我一点也不夸张,大冬天,我走出去,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我太高兴了,我哭着走回家”。类似这些台词细节,也都来自于朋友的真实经历。“她当时告诉我,自己就是想自由自在得多待一会儿。”
张歆艺饰演策展人金璐。
尹丽川有了孩子后,也曾被“母亲”这个职能不断地挤压着。《第二次拥抱》的剧本前后修改了近三年,有时她常常为了“躲避”孩子们在卫生间修改剧本。“当女性越有自主意识,越会跟‘母职’形成矛盾。包括方原和金璐,以及剧中角色对生活、婚姻的态度,也都有我们的影子。”
《第二次拥抱》的职场设定也与其他作品略有不同,从媒体人、音乐制作人、编剧到策展人、画家、工程师等。据悉,很多职场戏都来源于尹丽川在社交圈中的观察,甚至“家暴男”也取材于朋友的故事。“与其去写一些我根本不了解,需要大量采访的行业,比如投行精英,我更希望从周围朋友的故事中选择最真实的素材。”
“悬疑线”实则是第五位女性的表达
《第二次拥抱》在选择演员时,首先考量了其与角色的适配度。在尹丽川看来,方原是曾经的文化记者,注重生活细节,事事追求完美,工作能力也极强。生活中的陈数便是优雅的代名词,每一件事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包括在拍摄现场,她总会坐在一旁喝茶,看得出对生活质量很讲究,“观众一看就会相信她是方原。”尹丽川坦言。
陈数饰演的方原重返职场。
张歆艺饰演的金璐也颇为“本色出演”。生活中的张歆艺和金璐相似,性格外放、可爱又幽默。同样作为一位母亲,张歆艺也经历过生育的痛苦与焦虑,在表达一些态度的时候更显真实感。马苏饰演的尤筱竹是一名律师,但生活却一地鸡毛。在尹丽川看来,马苏是很有“烟火气”的演员,有她在的地方就很热闹。
而周放与丁木木在性格上并不像其他女演员一样契合。丁木木温柔谨慎,周放的性格更加大大咧咧。丁木木这个角色来源于尹丽川接触过的一名钢琴家教。有一次家教迟到了,她连连表达歉意,并表示是因为电动车坏在了半路。于是尹丽川便联想了这样一位独自抚养女儿的钢琴老师。“周放的眼神中有让人心疼的东西,就像一只鹿。”
周放饰演丁木木。
但实际上,《第二次拥抱》并不只讲述了四位女性的故事。在开篇,赵子琪饰演的富家太太程如英,在女儿的一场表演中自杀,令她的四位女性朋友感到惊讶。关于其自杀的真相,一直作为线索贯穿至该剧结局。尹丽川表示,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女性题材的影视剧作品,表达上似乎不谋而合,“所以我就想加一些特别的色彩。尤其前两年也听到不少这类女性故事,外表看似生活完美,但实际生活的内核却是破碎的,就设计了这第五位女性。”
世俗生活的“惊心动魄”就是鸡零狗碎
剧中,尹丽川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尤筱竹与丈夫刘丰(李乃文 饰)为了买房与工作而激烈争吵。在尹丽川看来,剧中的四对伴侣,只有尤筱竹家是没有发生“大事”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才是最普遍的婚姻生活。“大家都喜欢看激烈的冲突,但世俗生活的惊心动魄就是鸡零狗碎。”
与其他女性题材剧不同,剧中四位女性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几个人的交集戏份并不多,更多是在彼此人生遭遇重创时作为朋友鼎力相助。尹丽川坦言,在剧本阶段,也有人提议四个女性间一定要有冲突。但她在生活中确实感受到了非常多女性的善意,“我不想让她们‘撕’。生活都这么艰难了,我还是想表现温暖的一面。”
对于当下女性题材作品越来越多,在尹丽川看来,这只不过是原来讲述得太少,“还是要去讲述的。尤其像我们这些确实有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及有表达欲望的创作者,还是应该去做这样的作品,比如一位母亲的困境、职场公平,都是女性全方位自我努力、自我成长、自我消化的过程,确实需要来自各方以及社会的关注。”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