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不会一帆风顺地向前,总是会在反反复复中演进,经历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过程。人生也是如此。但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追求进步,向往成功,是人之常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是最具代表的“向上”哲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战争不断,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拯救世道人心,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他主张积极入世,为国为民效力。在儒家的入世思想中,提倡人们不论遭遇怎样的艰难和坎坷,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确保以满腔的热情去追求理想。可以说,“进”是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
儒家的入世思想对后世影响极深,在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通过科举踏上从政之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
然而,人生不会都是平坦之路,即便经过了“试”走到了“仕”,也不能保证从此顺遂。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经历跌宕起伏的人生过程中,能否懂得进退。在“上台”与“下台”之间,是否能够做到淡泊。
南怀瑾说:“人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尽管修养很好,而真能做到淡泊的并不多。”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宰相令尹子文,道德和学问修养都很高,他曾“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也就是说,他曾经三次担任过宰相之职,官居如此高位时,他并没有觉得自己了不起,没有为此显露出高兴的样子。他也曾“三已之,无愠色”。就是说,他曾经三次下台,但也不曾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难过的。能做到这样的人,实在很少。大多数人,一旦升了官,有了好位置,就会表现出“人逢喜事精神爽”的得意之态。而下台后,虽然嘴里说“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但其实未必是真心话,心里不知多郁闷呢。
贾谊从小就刻苦好学,年少才高,精通诸子。汉文帝刘恒即位后,贾谊被老师吴公举荐入朝。吴公对文帝说:“贾谊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
于是,汉文帝将贾谊召进朝中,任命他为博士。那时,贾谊年仅21岁,是当朝博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就这样,贾谊步入了政治活动的舞台。
博士就是备皇帝咨询的官员。每当皇帝提出问题时,贾谊都能对答如流,因此深得汉文帝的赏识,很快便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那时的贾谊,人生可谓是春风得意。后来,他向汉文帝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其中,他的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改革建议,得罪了当朝权贵。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谊年少就被委以重任,其出众的才华以及得罪权贵的改革建议,使其遭到了一些老牌权贵的嫉妒,陷入了重重危机的政治漩涡,最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从高处一下子跌落。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落沉浮后,他写下了《鹏鸟赋》,似是通过一番探索,找到了超脱于世俗的出路。而司马迁说:“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其实,贾谊是极度矛盾的,他并没有真的超脱世俗,那些看似超脱之语,正体现了一个青年才俊因为被打压,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生出的难以排解的惆怅与忧伤。
后梁怀王坠马而死,他觉得自己身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所以一直很自责,经常哭泣,也在不久后抑郁而死。他去世时年仅33岁。
纵观贾谊短暂而起伏跌宕的一生,可以看出,他始终没能从官场失意中彻底走出来。所以,才早早地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有人说这是天妒英才,但也不得不说,对于进退之道,贾谊实在是没能悟透,缺少了令尹子文的修养。所以,南怀瑾说,一个人能在“上台”与“下台”之间,做到淡泊很不容易。故,唐人的诗中会有“逢人都说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对于进退之道,南怀瑾先生还说,上台终有下台时,而且他还说一个人总是站在台上,永远演下去就没意思了。
知进退是一种智慧的活法。固然人生应该有所追求,但盛极必衰是自然规律,在“台上”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下台”的一刻。其实,进退之道的最高境界莫过于“上台”“下台”都能心如止水。贾谊若能如此,又怎能白白送了年轻的生命。所以,南怀瑾先生说,人们皆好名利,开始时是为了建功立业,等到了功成名就之后,名利却成了身心的羁绊。所以,人们往往上得了台,却很难坦然地从台上下来。
而对于进退,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几个人值得一提——范蠡、张良以及刘伯温等人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即便是为帝王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也能及时抽身而退。不求功,不求赏,不羡慕世人眼中的位高权重。从政治舞台上,华丽地转身而下,走出人们的视野,去过自己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