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1)

Feb.

24

灼见(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2)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好了,到了揭开真相的时候了。

作者 | 看风景的蜗牛君

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3)

最近关于“神仙住在平流层还是对流层”的讨论十分精彩,令人叹服。但大家一看就知道这是在开玩笑,因为如今人类科技如此发达,早就把大气层研究透彻了,无论是平流层还是对流层,都没有天庭神仙的影子。

那么天庭到底在哪儿呢?天庭的本质又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试着运用现代物理学知识开一下脑洞,从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的只言片语中寻找一下答案。

01

天庭,很可能是艘飞船

线索1:正常情况下,天庭与地球的时间流逝速度是不同的,正所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推论1: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时间流逝速度越慢,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运动物体的时间流逝速度可以通过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4)下面这个公式计算:

因此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天庭正常运行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0.999996246943605倍的光速,也就是在以近光速的条件下高速飞行。

线索2:特殊情况下,天庭与地球的时间流逝速度可以保持一致,证据就是《西游记》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中,天庭派二郎神斗孙悟空,在凡间战了一天,玉帝在天庭中说:“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说明此时天庭的时间流逝速度与凡间并没有区别。

推论2天庭相对地球可以保持静止或低速运动。

从推论1和2中我们可以得知,天庭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可以改变(从低速到近光速),很显然这不是宇宙中自然天体能够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推论A:天庭(极有可能)是一艘巨大而先进的宇宙飞行器(以下我们简称为“天庭飞船”),天庭文明高度发达。

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5)

02

天庭文明,比人类文明高级

线索3:天庭中设有专门的岗位——龙王——负责人间的阴晴雨雪。

推论3:地球上的气候受到天庭飞船的控制。

线索4:地方官不作为时,天庭会用旱灾等手段进行惩处。

推论4:天庭飞船会以间接手段介入人间事务。

上面两条线索以及得到的推论其实是有些奇怪的,因为相比起地球人来说,天庭飞船显然是无敌的存在,都不用提近光速航行,单看气候控制这一点,如今的地球文明都无法做到。但是天庭文明却没有统治、奴役地球文明,而是以一种帮助的姿态存在,迫不得已时也只是以间接的手段教化地球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重要推论:

推论B:天庭文明对地球文明的态度不是统治、奴役,而是帮助、教化

03

天上的神仙是什么人?

线索5:孙悟空无父无母,即所谓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推论5:从今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石头就算是等到天荒地老、直到全部风化成粉末,也不会演化出一个孙悟空。因此孙悟空绝对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某种特殊的拥有智慧的个体。鉴于其从“石头缝里蹦出来”这个记载,很有可能是某种硅基智慧个体。

线索6:比起普通人类,孙悟空可以轻易学习很多“法术”,可以随意进入天庭,战斗力与神仙不分伯仲,因此孙悟空其实更接近天庭上的“神仙”,而不是人类。因此孙悟空与神仙们才是同类。

推论6:天庭神仙极有可能也是与孙悟空类似的硅基智慧体。

以上两条线索和推论非常重要,如果天庭文明中的个体是硅基智慧体,那么按照我们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可以得到一个匪夷所思但又合乎情理的推论:

推论C:天庭的神仙们很有可能是保留着人类近似面貌的智慧高度发达的机器人。

04

求神拜佛,其实是拜了人工智能?

线索7:玉皇大帝曾经经历过1750劫才成就最终的玉皇大帝,其他神仙也要经历类似过程,只是没有这么多。

推论7:作为一个硅基智慧体,身体其实并不重要,思想、智慧才更重要。因此神仙历劫很有可能是类似于“遗传算法”的程序演化过程,不断的杀死自己、重组自己,越复杂的程序需要越多的迭代次数才能获取最优解。

线索8:凡人也可成仙,但成仙后要抛弃肉体凡胎。

推论8凡人的所谓“成仙”过程,很可能是意识抽离技术,即将人的思想以数据代码的形式存储到硅基芯片中,这个过程中原本的碳基身体就可以抛弃了。类似的技术《黑镜》等科幻片中都曾广泛涉猎。

解读西游记中的天庭(我们用相对论研究了西游记里的天庭)(6)

通过以上线索和推论,我们可以看出得出:

推论D:虽然表面上天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君主制文明,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天庭文明应该是由一群各司其职的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组成的,并且天庭文明还会不断引进人类新的智慧以增强实力。

05

人间与天庭的关系

线索9:天庭中的众神仙样貌与凡人接近。

推论9:地球人和天庭神仙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线索10:天庭中有蟠桃园、养马场等等。

推论10:这艘先进的宇宙飞行器中竟然还保留着一部分农业文明,蟠桃园和养马场只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这两点其实也是非常奇怪的。对比天庭文明,人类文明无疑是非常初级的,但是天庭飞船中的众“神仙”竟然会有与地球人相似的样貌,这就好比人类有一天发现某个蚂蚁窝的蚂蚁长着人脸一样诡异。农业文明这一点就更奇怪了,如此先进的文明,竟然还用如此原始的方式种植和养殖,效率实在是太低了,形式主义大于实际意义。

因此通过以上线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推论:

推论E:天庭文明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甚至有意在保留和传承一些东西。

06

好了,到了揭开真相的时候了

通过以上10条线索和对应的10条推论,以及相关进一步的5条重要推论(A~E),可以总结如下:

天庭文明是拥有近光速航行能力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并且其个体是一群经历过残酷演化的、各司其职的人工智能,个体的外在表现是硅基机器人。但这样高度发达的文明却偏偏对地球以及地球人非常感兴趣,不仅不统治、奴役,反而竭尽所能对地球文明进行帮助;天庭甚至还保留了初级的农业文明,但显然机器人是不需要吃水果的,因此可以由此推断,这些农业文明也是为地球人刻意保留下来的;甚至有理由相信,除了桃子和马匹,天庭飞船中也同样保留了大量其他的植物种子、动物胚胎、微生物孢子等等,活脱脱一艘诺亚方舟。

到了这一步,相信在你的心中,答案也要呼之欲出了。所有的故事都要从头说起……

不知多久之前,曾经有一个高度发达的辉煌的文明,我们就称其为“母文明”吧。母文明中的个体都是与今天的人类样貌相像的碳基生命个体,他们按照自己的样子,设计并制造了硅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就是“天庭文明”的雏形。不知道母文明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总之即将毁灭。于是为了保存母文明的辉煌文明成果,母文明建造了天庭飞船,在飞船上装载了大量生物的种子、胚胎、孢子等等,在濒临毁灭之际,将人工智能操控的天庭飞船发射到太空之中。

天庭文明的使命就是为母文明找到新的家园,并协助其重生。于是经历了难以想象的长距离星际航行,天庭飞船来到了地球附近,如同刘慈欣小说《赡养上帝》中描述的那样,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了地球之上,并协助人类文明逐渐成长壮大。因此天庭文明明明具有压倒性优势,却依然对地球关爱有加。

在此过程中天庭文明中的人工智能也在不断进化,这就是“遗传算法”演化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服务地球,天庭文明也不断吸收人类的智慧,将智者的思想数据化,抽离并存储到硅基芯片中,因此人间也有了“成仙”的渠道;而孙悟空的出现极有可能是一个bug,炼丹炉其实是debug的过程,只是没想到bug太强竟然把debug工具都干翻了,好在最终天庭还是debug成功了。

那为何如今我们看不到天庭文明显灵了呢?一种可能是人类文明已经走上正轨,天庭文明认为自己的使命完成了;另外一种可能是,天庭文明不仅在地球上播种过,还有其他不少行星,天庭飞船穿梭其间,就像动物园的饲养员一样,一会儿照顾这笼,一会儿照顾那笼。对天庭文明来说,以近光速航行穿梭并不花什么时间,但对我们来说,就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再次见到他们了。

天庭,再见!

灼见 2019

☀本文选自知乎@看风景的蜗牛君,灼见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