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原创内容 欢迎转发】

最近新膳食指南发布,推荐国人每天摄入相当于300~500克牛奶的乳制品。中国营养学会的专家表示,我国居民的乳制品摄入量较低,而乳制品是优质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的重要来源。目前的研究证据并未发现300克乳制品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但是,最近有好几个朋友问:

有关牛奶的新研究你看了没有?说是在中国51万居民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喝牛奶会促进乳腺癌和肝癌?新膳食指南到底还能不能信?

哪种牛奶适合癌症病人喝(牛奶促癌又有新证据)(1)

这个研究我看了。很多科普人士都做了点评,营养大咖专家群里还为此展开了讨论。这里就给大家再梳理一下其中的知识点。

哪种牛奶适合癌症病人喝(牛奶促癌又有新证据)(2)

知识点1:流行病学研究只能发现「关联性」,而不是发现因果关系。其中可能还有很多未知的「混杂因素」在影响。

数据分析发现,喝牛奶相对较多的人群当中,患乳腺癌、肝癌的人略多一些,并不是发现了「喝牛奶肯定导致癌症」的可靠证据。

成年人不是只喝母乳或奶粉的小婴儿,每天会吃很多种食物。除了奶类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膳食因素和癌症相关,此外还有很多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呢。

在这项研究的数据分析当中,虽然已经消除了大豆摄入量的影响(因为其中含有植物雌激素),但还有很多和乳腺癌、肝癌相关的混杂因素没有排除。

比如说,这些喝奶多的人,是否吃鱼类、肉类和其他动物蛋白质的量也比较多?

摄入的动物蛋白质的数量有没有差异?

精制糖的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十字花科蔬菜的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全谷杂粮的量有没有差异?

体力活动有没有差异?

体脂率有没有差异?

睡眠情况和精神压力有没有差异?

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和乳腺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此外,膳食中的霉菌污染因素有没有差异?

腌渍熏烤食物的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总量有没有差异?

蔬菜的总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葱属蔬菜、芹菜和菌类蔬菜的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高盐(钠)食物的摄入量有没有差异?

喝酒的量有没有差异?服用药物的情况有没有差异?

有没有肝炎和脂肪肝等问题的差异?

有没有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这些因素可能和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关。

哪种牛奶适合癌症病人喝(牛奶促癌又有新证据)(3)

知识点2:营养流行病学研究中,膳食调查问卷所收集到的信息,是存在误差的。

其实,不是作者不知道还有很多相关的混杂因素,不想做分析,而很可能是因为这个队列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 study)的膳食调查问卷项目本身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食物摄入的详细信息,不足以进行更多相关因素的分析。

所谓问卷调查,就是让受访者自己来填写自己的饮食习惯。每周喝多少奶,吃几个蛋,主食数量多少,等等。凡是做过膳食记录的人都会知道,非专业人士对自己食物摄入量的评估能力是不那么准确的。据我本人教学中得到的经验,即便是认真进行了膳食品种的记录,其热量和营养素的估算误差都能高达30%左右。何况是凭着记忆来报告自己的饮食内容,误差就更大了。

还要考虑到,这个研究是在2004-2008年所招募的受访者进行调查的。在受访者当中,只有五分之一的人每周能吃到相当于至少1杯牛奶的奶类食物,平均量非常少,只有不到40克。换句话说,这点数量的奶类,在他们的膳食整体当中所起到的营养作用,其实是比较小的......

同时,该研究的很多受访者并不是受过良好教育或对奶类食品有丰富知识的人员,自述的食物消费可能存在很大误差。就我个人所知,在十几年前,大部分中国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纯牛奶、加糖牛奶和乳饮料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加糖奶粉和纯的奶粉有什么区别。一天喝80克乳饮料,和一天喝80克巴氏牛奶,健康效果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直到近年,中国农村和小城镇的消费者都很难喝到巴氏奶和酸奶,因为缺乏冷链设施。他们所能消费的「奶类」食物主要是乳饮料和甜牛奶,近年来有了甜味的盒装杀菌酸奶,但仍算是高档品。这些因素都可能会给研究分析带来误差。

即便以上数据没有任何误差,也还有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研究者是用每天平均80克牛奶(高摄入量)的人,和几乎不喝牛奶的人(低摄入量)来对比。然而,每天80克奶的量,还达不到世界人均数量,在以往发表的研究当中,不曾发现这个量有促进癌症的作用。

哪种牛奶适合癌症病人喝(牛奶促癌又有新证据)(4)

知识点3:一项新研究的结果,并不一定能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膳食建议。膳食指南制定时,需要对多项研究结果做系统性的分析评价。

有关牛奶和健康的研究,林林总总数以百计,结果差异很大。如果根据其中一项研究的结果,就赞美或拒绝一种食物,并不是科学态度。

在制订膳食指南的时候,要建立由多名专家组成的团队,根据一个严格的标准,对每一类食物几十年来的多项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其研究质量、证据强度、适用性等很多方面。最后得到的结果,再经过专家委员会的集体讨论,才能形成膳食指南的相关推荐建议。

此前就有过研究文献说奶类食物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但也有研究文献说奶类食物与乳腺癌风险下降相关。另一些则说并无显著关联性。所以,目前的汇总结论是:不能确定奶类食物和乳腺癌风险之间有可靠的关联。

最新发布的膳食指南推荐国人每天摄入奶类300~500克,是在对多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并对国人营养供应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推荐,不会因为这项新研究的结果而改变。

当然,毕竟每个人生理状况和消化能力不同,奶类也不是人人适合的。部分人对奶类有急性或慢性过敏反应,或有其他不良反应。就像有人吃小麦有不良反应,有人吃花生有不良反应,有人吃虾有不良反应,但膳食指南不可能说:中国人都不能吃面食,都不能吃花生,都不能吃虾。

因为少数人喝牛奶不舒服,就扩大为「中国人都不适合消费奶类食物」,这就以偏概全了。

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奶类的营养。

当然,这也不是说必须人人吃奶类食物。愿意一辈子不吃也没问题,用其他方式把奶里的优质蛋白、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B2、B6和 B12补上,就可以了。

关于新版膳食指南解读与健康喝奶相关内容,您或许还想看:

最健康的「东方膳食模式」该怎么吃?膳食指南解读之二

牛奶喝得越多死亡风险越高?喝多少奶、喝什么奶最健康呢?

中国人不适合吃乳制品?最新权威研究:奶类促长寿、酸奶防癌症!

驴奶和牛奶哪个营养更好?驴奶真的能提高免疫力吗?

水牛奶比普通牛奶更营养?营养成分大比拼让你轻松选「奶」!

最新研究又说喝奶导致乳腺癌!到底要不要喝奶?这两种奶最安全


欢迎关注:头条号【范志红注册营养师】

第一时间get最实用的营养干货,和家人一起吃出健康。

范志红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