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又名佛手柑,五指柑。以果实和花人药。具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佛手除供药用外,果实还可提取香料及加工成蜜饯。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尤以广东栽培的品质最优,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1)

一、育苗

1,育苗地: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作苗床,深耕耙细,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水,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深约20厘米)。

2,育苗方法:用扦插和嫁接繁殖。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2)

(1)扦插繁殖

插条选择和截取:插条应选7~8年生的健壮母株,剪取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老健枝条,将叶片及嫩梢剪除,截成长17~20厘米的插条。

扦插季节:2-3月及秋季8-9月均可进行。秋季托插当年就可长根,翌年春季发芽后生长迅速;春季扦插发芽后才生根,生长较缓慢。

扦插方法:在鳖好的畦上开横沟,沟距22-26厘米,按4~7厘米的株距将插条插入沟内,注意不可倒插。一般每亩约需插条12000~15000根。插后覆土压紧,使先端1个苞芽露出土面,土干要淋水。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3)

(2)嫁接繁殖

砧木的选择:多用香橼或柠檬作砧木,因亲和力强,故生长情况良好。砧木可用扦插苗或种子培育的实生苗,以实生苗为好,根系发达,抗逆性强。

靠接法:于8~9月进行。砧木选基部直径2-3厘米、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4~5年生植株。接时在茎基部分枝的下方切去分枝,仅留1个分枝,再于切去分枝部位的一边向下削去一层皮层,然后选上年春或秋季长出的枝条作插穗,其粗细与砧木相仿,接穗不离母株,在接穗下部的一边削去长3-5厘米的部分皮层,将切面对准砧木的切面相靠吻,使两面密合紧贴,在中部用塑料薄膜绑紧。接后约1周即能愈合。愈合后剪去接口以上的砧木部分及剪去接口以下的接穗,成为新的植株。

切腹接法:于3月上、中旬将砧木在地面以上30厘米处,选光滑的侧面稍带木质处削斜切面,深约1~1.5厘米。接穗须留2~3个芽,并将下端削成长1~1.5厘米的楔形削面,然后将接穗切皮的一边与砧木切口的一边相对直,紧密地插入砧木的切口内,对准形成层用塑料薄膜缚扎,约两周后就愈合并抽芽生长,这时应结合松土除草并削平。45~60天后,接株开始抽梢,此时须将包扎物除去,否则新株易长成弯曲。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4)

(3).育苗管理

(1)遮荫:插后须搭棚遮荫,防烈日曝晒,发根后除去遮荫物。

(2)淋水防涝:要经常浇水灌溉,直至生根成活,雨水多时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疏通沟渠,防止幼苗根系腐烂。

(3)除草施肥:畦床要及时拔除杂草,追施稀淡人畜粪水或硫酸铵3~4次。

(4)疏苗:待苗高6~10厘米时,将丛生的弱苗除去,每株留壮苗1根。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5)

二、种植

1,种植地:要选向阳温暖,最好三面环抱成马蹄形的地形。种植地一般用熟地,先开好四周排水沟,再整成高30~40厘米,宽1.3~1.4米的畦,在畦上挖穴,施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

2,种植时间:于春秋两季均可定植,但以2~3月气温回升,新芽即将萌发时移植较好,过早有春寒,过迟苗已萌芽,成活率低。

3,种植密度:按株距约3米挖穴,若是利用田边地角零星闲地种植,可栽密些。一般每亩栽110~120株。

4,种植方法:苗木高50厘米以上、粗壮无病虫害的为好,将分枝剪去,只留一主干,根长不要超过20厘米,便于种植。每穴栽苗1株,扶正,使须根向四周扩展,用细土培根踩实,最后覆土稍高于地面,栽种后浇水。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6)

5.种植地管理

(1)中耕除草:松土除草一般每月1次,根据佛手侧根和主根入土浅之特点,中耕不宜深挖,以免伤根。有草及时拔除,以免消耗养分。

(2)施肥:每年追肥3次。春肥在2月现蕾前,夏肥在夏至前后,肥料一般以人畜粪水与菜饼为主,每亩还可施尿素0.25公斤加过磷酸钙0.5公斤混合加水100倍根外施,促进树势旺盛和果实肥大。冬肥在10~11月佛手采收后,以菜饼、猪牛粪、过磷酸钙堆沤之后施用最好。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7)

(3)整枝修剪:佛手无一定树型,枝梢生长杂乱,每年春季剪去枯枝、老枝、病枝、弱枝、徒长枝及过密的枝条和刺,以免耗费养料,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开花期,可将多余的花和雄花疏去,每一短枝只留1~2朵果花

(4)设立支架:佛手树枝比较细弱,如结果太多,须设立柱架支撑,以免垂压弯断树干和树枝。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8)

三、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煤烟病及白粉病。

1,炭疽病:被害叶片出现黄色小斑,后扩大成不规则大斑,略下陷,边缘黄褐色,微隆起,中间散布同心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后期于部分病斑处穿孔。在高温高湿季节的4月下旬开始发病,6~8月盛发。防治方法:①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前期喷1:1:150-200的波尔多液,保护新梢。

2,煤污病:又名烟霉病,佛手发病后,叶面初现煤灰色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展变为黑灰色,遮盖全叶。煤污病菌以蚧壳虫类、蚜虫等分泌物为生,常在这类害虫为害部位发生。防治方法:①注意排水修剪,使通风透光:②及时防治介壳虫;3发病期喷洒1:1:120的波尔多液。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9)

3,白粉病:湿度过大时,叶被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可出现黑点。防治方法:喷洒0.2波美石硫合剂(加1%洗衣粉)。虫害 主要有潜叶娥、吹绵介壳虫、红蜘蛛及金龟子类。

1,潜叶蛾:幼虫取食叶肉,形成弯曲薄膜虫道,严重时叶片卷缩,不能展开。防治方法:0每次抽新梢时喷40%乐果2000倍液:②发生期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2,吹绵介壳虫:危害枝叶,被害处形成黄斑,并引起煤污病,造成落叶、枯死。防治方法:0保护天敌飘虫安全过冬;②在少量发生时剪除虫枝烧毁,成虫出现时,进行人工捕杀;③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10)

3·红蜘蛛:一般在4-10月发生,幼苗和大树都能受害。受害叶片初呈灰白斑点,为害严重时逐渐转黄脱落。防治方法:①冬季清洁田园,拾毁枯枝落叶,减少红蜘蛛藏身之处;②在严重发生期喷克螨特2000-3000倍液。

4,金龟子类:幼虫在表土为害根部和苗木根茎部位,成虫食性杂,食性大,以吃食叶片,影响正常生长开花结果。防治方法:

①在深翻土地时,拾捡幼虫(螃蟠),或用石灰撒入土中灭杀;人工捕杀,用黑光灯诱杀;③用烟骨水、石蒜浸出液10公斤加人畜粪水100公斤灭杀。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11)

四、采收与加工

采收 佛手果的成熟期不一致,一般从七月底或八月初陆续成熟,当果皮由绿开始变浅黄绿色时,选晴天用剪刀从果梗处剪下,到冬季采收完为止。

加工佛手采回后,摊开晾3~4天,待水分略为蒸发,纵切成5-8毫米的薄片,及时摊晒至干,或低温烘干。以片大、厚薄均匀、肉紧密充实,白色、气味浓香者为佳。

佛手花采收加工:春花多为不孕之花,全部采下,在较冷地带,冬花幼果多被冻死,亦可采摘,立夏季节的花,只能采雄花和拾捡地上的落花,采花宜在每天早上采摘含苞欲放花,采花回后晒干或用无烟煤、炭火等炕干。佛手花以全干成朵、无霉变、有香气为合格。

佛手瓜的种植时间方法及管理(掌握好这几点关键栽培技术)(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