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乐环绕,西装革履的男子手捧鲜花,表情肃穆,穿过一排排黑色大理石墓碑基座,在一座墓碑前站定,弯腰、献花、鞠躬……这不是电影中的桥段,而是某公墓此前推出的一项“直播代客祭扫”新服务。
顾名思义,“代客祭扫”即代客哭坟,是一个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议的新式服务。
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加剧、年轻人压力增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多种原因,部分逝者亲属无法按民俗亲自到现场祭扫,催生出形形色色的代祭祀业务。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清明节前夕,各网购、社交平台上提供有偿代扫墓服务的卖家多了起来。上海、北京、南京、湖南、广西等多地墓园殡葬服务机构均推出代祭扫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购买布置香烛、酒水、水果、点心、鲜花等,还可根据顾客的选择私人订制。
据报道,各地私人代扫服务的价格相差悬殊,内容也五花八门。例如某承接苏州地区代扫服务的卖家介绍,自己的服务一次收费500元,需要鲜花另加100元,需要水果或糕点再加100元。磕头另外加钱,如需现场打开视频直播请扫墓者面对亲人倾诉,则要加收200元。另一称可“代倒酒、代聊天、代号啕大哭”的卖家,开价高达1000元。甚至还有公司推出“超值烧纸套装”,从108元至1998元共五个档位,宣称均会手写表文,由“专业人士”用心代烧,保证亲人能够“收到”。
代客祭扫名目繁多,但是否真的抱有诚意,到底该不该提倡?
客观来讲,扫墓传统风俗逐渐新潮化,在某些层面上具备一定进步意义。在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不少人会选择在清明小长假返乡上坟祭奠,以缅怀亲人,但一些人确实无法亲力亲为,代客祭扫恰能满足这一人群的现实需求。墓碑有人清理、坟前有人献花、悼念有人代为转达,这不仅是一种形式,也让生者对逝者的哀思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依托。正如有人所说:“能惦记这个事儿,愿意花这个钱,总比什么都不做,任凭墓穴荒草丛生要强吧?”
当然,扫墓的本意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请人代为祭扫其心可鉴,其行却未必妥当。
一方面,正如网友所言,清明祭扫重在心诚,请外人会损伤仪式感和“敬”的意味。清明祭扫更多地承载和体现了中国人的孝道,为的是传播和延续爱与亲情。古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可见,祭祀活动绝非单纯地走程序做样子,而重在心到,重在追思、怀念亲人的真心。
另一方面,生者对逝者的孝心本无价,清明节寄托的哀思本无价。卖家收跑腿费、香烛钱倒无可厚非,有的细化到哭一场多少钱,“代传话”多少钱,跪一下多少钱,当此之时,服务人员每一个动作都明码标价,对逝者的尊重在哪里,与客户的共情在哪里?也难免让人觉得这祭扫变了味儿。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代祭扫市场发展方向还不明朗,却已有个别商家逐利而动,打起了歪主意。例如,有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却发现“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再如,有骗子编造某人的去世信息骗人随份子,或谎称自己是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以让家属提供银行账号接收“丧葬费”来设陷阱,这些清明期间容易流传的“时令性”骗局,不得不防。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人的观念不断更新,扫墓祭祖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文明祭扫渐成主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鲜花祭祀代替上香烧纸,通过平台线上“云祭扫”,不受时间空间约束,也更加绿色环保、便捷高效。尤其当下,疫情阴霾仍在,选择更加绿色安全文明的祭扫方式,既有利于疫情防控大局,也代表着一种以人为本的祭扫新风尚——让生者平安,才能让逝者心安。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杨柳寄哀思。只要我们在亲人在世时善待他们,在其故去后诚意哀悼,又何必拘泥于祭扫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