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1)

王峥嵘近影

2021年10月28日,字库创作高产专业户、湖北省公安县图书馆原副馆长王峥嵘先生宣布,由他创作的“敦煌楷书”字库大功告成。

此前,王峥嵘先后创作了方正跃进体、方正峥雅体、澎湃体、楚排体、春风体等5款字库,著作权分别转让给了北大方正集团和上海锐线创意设计有限公司。写字库对于他,原本一个业余爱好变成主业,每天不抓紧工作10多个小时,好像对不起中国顶级字库公司的期待。夜晚多半在电脑前的躺椅上度过,这位狂人把所坐的椅子当床,捕捉到一个灵感,惊醒了继续创作。

又一次在电脑前迎来黎明,敦煌楷书字库终于完工。他兴奋了,自我陶醉了,写一首打油诗热烈祝贺:人生一晃六十过,心想事成奏凯歌,六款汉字留人间,千秋万载永不落。

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2)

王峥嵘与敦煌

赓续敦煌藏经洞文脉

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3)

隋人写经

眼下,纪念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国际书法邀请赛正在进行。王峥嵘并不知道这个信息,他住在公安县城一处破旧的小房子里,离敦煌太远了。他一次也没去敦煌。与距离海洋最遥远的敦煌一样,他家在中国中部,同样地处偏远的内陆。

由于消息闭塞原因,王峥嵘没有参加敦煌的活动。当时他正一门心思投入北大方正“字美中国”大赛,奉献了经典行书峥雅体,被方正誉为“百家精品”之一,由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再接再厉,又独辟蹊径,以敦煌写经生作品为蓝本,创作“敦煌楷书”,无意中也契合了敦煌国际书法大赛宗旨——续接藏经洞文脉,构建中国书法文化新的“藏经洞”。

在国家密集纪念各种重大考古发现活动的今天,实际上王峥嵘所从事的是一项赓续传统文化的崇高事业。他说:“用敦煌楷书取名已经很轰动了。”为此他兴奋不已。

目光聚焦经书体

在敦煌,不只有精美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还有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震惊世界。

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4)

作为字体设计师,王峥嵘对藏经洞经典的好奇和探知有自己的纬度。他关注藏经洞文献字体流变过程,将目光投向了经书和经书体。得益于方正集团组织的学术探讨指引,他将佛教文化字体设计和数字化传承列为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

他注意到,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批人,那就是敦煌职业“写经生”,有的是为了一份信仰,有的是因为家里等米下锅,逼迫他们成为书写经书“跑得快”的人。笔走龙蛇的短平快催生了许多随心真实而作的楷书极品。

古代“写经生”在为佛教经典传世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有鲜为人知的心酸。民间写经生是被雇来的,地位低下,为五斗米折腰,每天不奋笔疾书就挨饿,抄写经文出现错字、多字、少字以及染污,便会遭受各种惩罚。

于是,一些民间写经生找机会发泄他们的不满,在抄经人落款处署名“刚刚”“狗狗”“马猴猴”,寓意刚刚被惩罚,抄经奴隶像狗狗、猴子一样被耍。

其实,“刚刚”“狗狗”“马猴猴”们做了一项流芳百世的伟大工作,他们的书法成为“经书体”,也就是现在敦煌学者所称的“经典经体经书”,通过丝绸之路,让中国佛教文化名震海外。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的写经生,都创造了他们的传奇,其笔触行走姿态逸趣横生,均为精品。王峥嵘看得眼花缭乱,很难选中其中一款字作为创作字库参照。这需要创作者独具的眼光。他深知,对古代写经、刻经进行复刻,将文字转化为数码字体字库的研究成果,第一步必须走稳。但他以敦煌经体书字体进行再创作的主意已定。至于选择谁家经书体,他等待灵感来临。

为无名氏书法家喝彩

王峥嵘从网上得知,敦煌遗书包括了由晋、十六国,一直到北宋的4万多卷墨迹,共同构成了“经书体”字体——一种“跑得快”的楷书,其字形字体源于汉代的“简书体”,完成于唐代的楷体。往后,敦煌在飞沙走石中衰微,又遭遇西方列强大肆掠夺,不少经书陈列在洋人博物馆,不少经书以残片在敦煌幸存。

他盯上了一本手抄经书《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第十二卷》,这是一本隋朝的写经。准确说,他没看到实物,经书现藏于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据传,该经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最后一部经。

如此一部重要的记载佛陀的经书,为什么交由一位民间写经手完成?王峥嵘认为这位写经生必是民间高人,肯定在书法上有过人之处。遗憾的是,写经人连个自我嘲讽的阿猫阿狗的“笔名”也没留下。王峥嵘一眼看中了奇人奇字,后来发现敦煌学者也为这个无名氏的“跑得快”书写者叫绝。

是的,此经书抄写者,是民间写经生中的劳苦大众一个。他的字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楷书的认知,创出了“起笔不藏锋,落笔不回锋”的快速书写方法,或方峻,或温润,又或在硬朗中尽显妍美,这是敦煌楷书最有代表性的可取之处。书法是用来交流的工具,不是用来慢慢玩和炫耀的。传统的书法过于讲究,一天下来写不了几个字,已难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

反复欣赏无名氏的经文体,王峥嵘觉得这部手抄的经书是楷书的一种突破,用笔拙野,无拘无束,其行笔淋漓尽致,强弱兼顾,笔画生动,方折犀利坚挺,圆转光滑有弹性,形成俊朗的风格。“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王峥嵘甚至相信,可与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齐名,只不过无名氏没有成名的官方背景。

敬意献给古代草根书法家

王峥嵘说:“历史冷落了写经生。”过往的研究侧重于敦煌出土的经文本身,忽略了写经生的楷书书法艺术价值。过去有影响的书法多是权贵们的作品,草根书法家几乎没有。

为了打破不公正不平等现象,更好地传承敦煌楷书,王峥嵘根据《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第十二卷》经文原作,历时五个月的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战,终将9664汉字创作出了“敦煌楷书字库”。

他感叹,创作者要为“写经生”呐喊。历史上没有人同情“写经生”,但创作者要为 “写经生”们献上一份敬意。

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5)

王峥嵘敦煌楷书 明朝诗人杨慎《敦煌乐》

疯狂一把添亮点

王峥嵘敦煌楷书字库最大的亮点在哪里?在丰富了古代经文楷书的字形美。他说,这完全受写经生放荡不羁天马行空的构字艺术影响。

在王峥嵘看来,写经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完全不受楷书传统书写约束,将汉字笔画故意添加、减少,以丰富汉字的美感。他的行为在写经时应该是不允许的,然而他不仅没被处罚,而且还得到了校正员的认可。比如:“赢”,中间口字改为四字;“仗”字,捺上多加一撇。“分”字,因笔画少,平时书写看起来比较瘦小,但写经生很聪明,故意加重了“捺”的书写,变形到完全不按书写间架出牌,字形看起来却非常得体并且舒服。

这些变形字在一篇不足4000字的严肃的经文中竟然有300多处,在古代写经生作品中实属少见,真是艺高人胆大。字库创作者王峥嵘也疯狂了一把,将这些很美的变形字融入到了字库之中,不仅没影响字库整体效果,反而给字库增添了鲜活的色彩。

王峥嵘巧妙地切割原作笔形,然后将这些笔形重组,在原作基础上保持字库风格整体一致。9000多字的敦煌楷书字库,其字形间架结构全靠创作者自由发挥而成。一个老道的字库工匠运作起来如鱼得水。

敦煌写经中的行书精品(王峥嵘敦煌楷书)(6)

王峥嵘敦煌楷书

四大石窟可以走一走

敦煌楷书字库可广泛用于各行各业排版,特别是用在博物馆文献文字展示上,用在古籍印刷品上,会给人一种古色古香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因为写本时代的敦煌经书来自古人的书写,有手写的韵味、质朴的精神,还蕴含写经生的悲与痛,其它楷书无法比拟。

刻本时代的经书印刷,则少了写本时代的随意性、流变性。实话实说,现在宗教经典的刊印,版本系统形成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固化,导致古与今发生审美情趣的冲突。怀旧的宗教人士更愿意看到写本时代的经典和古人字迹,由熟悉感亲切感唤醒久远的宗教信仰记忆。

展望敦煌楷书字库的市场前景,王峥嵘充满信心。他表示,敦煌楷书字库算是一种投石问路,如果市场反响真如他预测的良好,他将以一把老命,继续创作云冈石窟字库、龙门石窟字库、麦积山石窟字库,不是没有可能的。中国四大石窟的古代经典写经和其它文物文字,都值得他复刻,做成字库,让数码字体流传久远。此时中国,汉字库对古代经典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正蓄势待发,这股浪潮就是文化自信。建议这位字库业界的设计名人多挑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