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诗词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

这里,是诗词与人文底蕴、诗韵深厚的一座公园。

这里,是可以一次性收集谭元春、魏源、颜真卿的景区。

这里,藏于闹市区,不太起眼,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就吓一跳的地方。

这里,是南京乌龙潭公园。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2)

一、谭元春三游乌龙潭

南京乌龙潭公园,历朝文人雅士多钟情此地。

其中,明代著名文学家谭元春在寓居南京城(今南京老城区)期间就曾多次游览乌龙潭,并留下《游乌龙潭记》三篇。

《游乌龙潭记》三篇,将三次游赏的时令特征及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游兴顿生。谭元春受郦道元影响,语言表现力甚强。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3)

1、谭元春是谁?

谭元春,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强调性灵,反对摹古,是“竟陵派”创始人。当年,举湖北乡试第一,人称谭解元。

崇祯十年,赴京会试,不幸病死于旅舍,享年五十二岁。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4)

2、谭元春诗词作品(与南京乌龙潭公园有关)

七月十二夜宋献孺招泛乌龙潭

夜夜潭光不尽然,即今流止已非前。

云霞落水红生浪,草树依冈绿到天。

遥散渔灯先照阁,未残荷叶尚留船。

风凉月好俱朋侣,莫道良俦只坐边。

这是一首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乌龙潭潭水,经历云霞、渔灯,不断变化,风凉月好,夜色漫游,此情此情,不如呼朋唤友一起来欣赏。夫复何求,感慨深厚。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5)

3、谭元春三游乌龙潭,写下《游乌龙潭记》三篇

万历四十七年初秋,茅元仪在乌龙潭畔的新居——森阁落成。谭元春在茅元仪等人的陪同下,三次游览乌龙潭,分别做记。

七月初三,初游。

燕子矶、莫愁湖、玄武湖,谭元春觉得不如乌龙潭。

谭元春从旱西门(即石城门,今汉西门)向北沿城墙内前往乌龙潭畔,登上茅元仪的森阁,欣赏乌龙潭公园。

“前冈倒碧,后阜环青,潭沈沈而已”,不禁勾起了制筏游潭的兴致,于是与友人相约,“筏架木朱槛,制如幔亭”。

七月初七,再游。

谭元春与朋友六人乘筏,再游乌龙潭,忽遇雷雨交加。但是,诸人游兴不减。

“电与雷相后先,电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

之后,大家在茅元仪的森阁躲雨,一边观赏雨中乌龙潭的别样景致,一边张灯行酒,畅快至极。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6)

七月十二,第三次游览。

此次茅元仪住于新造的森阁一直未归。钟惺、潘之恒等人同从芦洲而至。

“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赪,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

谭元春与林古度兄弟一行取道华林园、谢公墩而至,与茅元仪、钟惺、潘之恒几位朋友会聚后,先到乌龙潭侧的灵应观游赏一番,然后乘筏游潭。

乌龙潭的水光与岸边山林的翠色相接,令人心驰神往。

他们找到一条小路,登上山冈。谭元春与好友宋献完全为之醉倒,甚至想结庐此境。待到夕阳西下,月出东山,他们又下冈寻筏,泊于柳下。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7)

4、谭元春四次来南京城

据《年谱》记载,谭元春一生至少四次来到过金陵。

在好友钟惺的引荐下,谭元春结识了茅元仪、潘之恒、林古度、宋献等诸多名士。

他们遍访金陵山川名胜,每有所游,必赋诗文。秦淮河、燕子矶、牛首山、天界寺、乌龙潭均留下他们的身影。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8)

二、魏源赞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

1、魏源是何人?

魏源,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撰有《圣武记》等多部著作,尤以《海国图志》对近代的影响为最,其“师夷长技以治夷”的主张,堪称中华民族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驱。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9)

2、魏源与南京有何故事?

魏源是湖南邵阳人,却与南京渊源深厚。南京“小卷阿”,是魏源在南京居住的地方,始建于1832年。

“小卷阿”,是魏源青年时建造在乌龙潭边的私人别墅,也是魏源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和治国思想的重要讲舍。

“小卷阿”为江南民居的建筑形式,砖木结构,三进九间,包括下房,建筑面积五六百平方米。魏源后半生即常年居住此处,其名著《海国图志》也是在此处撰写完成。

“小卷阿”这个名称,如今有两个版本得名来源。

一个说法,是魏源取名,来源于《诗经·大雅》“卷者曲也,阿者大也”,这里有概括屋舍居于乌龙潭畔卷曲之环境之意。

另一种说法,是魏源后代取字,取自南京摄山古迹“白下卷阿”。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0)

道光十五年,魏源离开南京。

道光二十五年,年过五旬的魏源考中进士,先后出任江苏东台、兴化知县和高邮州知州,在公务之余整理自己的著述。

魏源没有在南京终老,但是在他去世后,家属先后有80余人均在“小卷阿”住过。

到了太平天国失败时,相传天王洪秀全一位掌印玺的王妃熊氏逃难至魏宅,魏家后人礼佛,收留了王妃,并腾出数间屋子以作庵堂,取名“普渡庵”,又俗称为“皇姑庵”。

后来,经史学专家考证,这只是一个传说。

魏氏家道逐渐衰败,到20世纪50年代,魏宅已拆毁殆尽,仅存两间瓦房,魏源亲题“小卷阿”石刻宅名也在“文革”中被砸毁。

如今,魏源故居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1)

3、乌龙潭公园“小西湖”的得名来源

道光十年,陶澍出任两江总督,魏源入陶澍幕,襄助政务,参与漕运、盐务、水利等方面的改革。

魏源在城西乌龙潭畔置办了三进草堂,取名为“湖干草堂”,后来改名“小卷阿”。

他喜欢乌龙潭的清幽静谧,赞叹这里“有亭有篱,有竹有树,不城不乡,可歌可钓。”

一个夜晚,魏源与陶澍在乌龙潭泛舟赏月。

陶澍看着青山绿水,感叹“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源不禁答曰“有此妙处,何必西湖!”

这,就是是乌龙潭美誉“小西湖”的由来。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2)

4、魏源的诗词作品(与南京乌龙潭公园有关)

乌龙潭小泛

偶载一船山,来游半湖月。

但闻水气香,不见荷花发。

风雨一池荷,穿香面面过。

直穷荷尽处,空水受光多。

魏源偶然一次泛舟乌龙潭,天上一轮明月,湖中半轮明月,月明星稀,但闻荷花香。

潭水菡萏,红藕香中。“荷花开后西湖好”。哪里用得着去杭州西湖呢?南京小西湖也可以“一片笙歌醉里归”。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3)

三、颜真卿建造放生池

1、颜真卿是何人?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曾经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唐代宗时期,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兴元元年,颜真卿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李希烈将颜真卿囚于蔡州龙兴寺中。

颜真卿感到自己或有不测,便给朝廷写下了遗表,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和祭文。之后,颜真卿还写下了千古绝唱的《移蔡帖》。不久,被李希烈缢死在狱中,终年77岁。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颇深。

颜真卿与赵孟頫 、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4)

2、建造放生池,颜真卿与南京有何故事?

唐乾元元年,江宁府郡改制为升州。第二年六月,颜真卿任升州刺史并兼军使,掌管南京地区的军政事务。

颜真卿一上任,深入民间,访贫问苦。针对当时的水患,颜真卿制定了乌龙潭以及太平桥上防洪排涝的治理蓝图。

规划出来后,大家纷纷疏沟渠、护堤坡。最终,乌龙潭通往长江的水道畅通无阻,防涝灌溉两不误。

唐乾元二年,颜真卿上表唐肃宗,请求建造放生池。

何谓放生池?

在历史上,最早的放生池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建康(今南京)报恩寺。在汉代,佛教寺院非常流行放生池。

放生池,主要是信奉佛教的人放养鱼鳖之类的动物用的。人们通过将鱼鳖之类的动物放回水中,借此来行善积德。

颜真卿之所以提倡放生,主要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圣明和慈爱。

为此,颜真卿先后撰写了《天下放生池碑铭》,隔了三年,又写了《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请求建造放生池。

唐肃宗李亨在看完奏表后,批准了。

于是,颜真卿奉诏在全国36州县建放生池81处。其中,南京乌龙潭就是最大的一个,潭边还建造了放生庵。

唐元和年间,乌龙潭放生池旁边建造了放生庵,并且设立了颜真卿的神位,来纪念颜真卿。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放生庵改称“颜鲁公祠”,又称“放生祠”。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5)

3、颜鲁公祠

颜鲁公祠,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祭祀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祠庙遗迹。

现存颜鲁公祠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有大殿,配殿、东西厢房12间,占地1500平方米。

1982年,颜鲁公祠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颜鲁公祠已按历史原貌修葺一新,原存七块碑刻均完好嵌于殿内墙壁上,并在原放生井上恢复修建了新放生亭一座。

庭院内增设景点,栽种名贵花木。

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题"书坛泰斗",镶金匾高悬与大殿内正中上方。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6)

4、颜真卿诗词作品(遗憾,暂未找到与乌龙潭公园有关的)

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

上人居此寺,不出三十年。

万法元无著,一心唯趣禅。

忽纡尘外轸,远访区中缘。

及尔不复见,支提犹岌然。

其中,颜真卿的《劝学诗》较为著名。《使过瑶台寺,有怀圆寂上人》一诗,能感受到颜真卿出仕在朝,也有一颗向佛之心。

万法唯心,境由心造。红尘世界,一切由自己的心起。那些放生池,皆为颜真卿的向善求禅之心。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7)

四、乌龙潭公园游记

我告诉好友,我要去乌龙潭公园,游赏一整天,预估一天的时间都不太够。这样的话,大概劝退了好友一般的普通游客。

乌龙潭公园,位于南京鼓楼区清凉山北麓,属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7万多平方米,1700多年历史,有“西城之冠”、“西城明珠”、“小西湖”的美誉。

怎么说呢,距离我们之前探游的石头城遗址公园和清凉山,非常近。

胖一不在,我独自游览。

当日,南京气温蹭得冒到了37度。我喝完一杯咖啡,宛若勇士,从汉中路转弯至虎踞路。

虎踞路上,梧桐栉比。一路皆是民居住宅,还有一家小卖部,对着马路,敞开窗户,做着买卖。

不出2分钟,偌大的“乌龙潭公园”五个字出现在我面前。我连国庆节的人潮汹涌都没见着,直接入了公园西门。

甫一进门,一处哗啦啦的人造喷泉,夺去我所有视线。说起喷泉,你还别说,乌龙潭公园得名,与喷泉相关。

据闻,东晋时期,此地有4个喷泉,喷涌不止。某一年6月19日,4条乌龙飞来,环绕喷泉起舞。此后,每一年都会出现这般奇异的景象。

当然,古代人道不明的景象,数不胜数,如今留给我们尚好的谈资。

后来,4个喷泉逐渐干涸,而乌龙也不再现身。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神奇的景象,便命名为乌龙潭。

乌龙,乌龙潭。你还别说。乌龙一词,竟然也多住在我心爱的诗词中。譬如,南宋陆游《乌龙雪》,“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

乌龙潭潭水,由西南向东北流过,我选择了西面的小径漫游。

在此,有一幅乌龙潭群贤图,收纳了魏源、陶澍、颜真卿、谭元春等人。一直向北,依次是魏源故居、颜鲁公祠、颜真卿书画院、曹雪芹雕像等等。几处,不约而同紧闭大门,一视同仁不接待游客。

我望了望日子,任是国庆节期间,整座公园依旧冷冷清清,游客甚至都是三三两两。

我在魏源故居旁,寻了一处长椅,静静地坐下。

南北方向,南面一条小小路径,不时走过老老少少。居然,还有拖着行李箱,咕噜噜,看似一家三口的人走过。而北面,截然相反,一处广阔的广场,如果驻足,能欣赏一番魏源的雕像。

乌龙潭潭水,在初秋树木的遮蔽下,看不清丝毫模样。如若一探究竟,还需抻直脖子,拨开这云雾一般的树枝。

没多久,隔岸传来小孩的哭闹声。那声音,不减反增,一时穿透密密匝匝的花草,缭绕在耳畔。

任是我平时习惯了胖一的闹腾,也实在无法抵御这魔音一般的摧枯拉朽。我赶忙喝了两口水,收拾东西,继续向前走。不时,还回过头,望了望这声源。

原来是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小孩,小孩仍然在哭,不依不饶,老夫妻想尽办法哄着他。

到了曹雪芹雕像前,我十分轻松发现了园中珍贵的清桂。一株400年树龄的清桂。

夜色逐步降临,我突然想起,谭元春曾经在乌龙潭三次游历,并且写下三篇游记。而谭元春为乌龙潭写的一首诗《七月十二夜宋献孺招泛乌龙潭》,“夜夜潭光不尽然,即今流止已非前。”却为我欢喜。

在乌龙潭内,除了一个“三游乌龙潭”的雕像,再无有关谭元春的景观,而谭元春对乌龙潭的爱意,尽在云霞与渔灯之中了。

因为这首诗,我从颜真卿书画院又绕回了公园西门,买了一杯饮料,静待乌龙潭的夜色。

这一汪潭水,终究变得黑而沉。远处的高楼,映衬着初秋的晚风,涟漪幻灭。

园内几处灯火,是唯一的照明。黑黢黢,惨淡淡,浓墨一般的黑。

有一家三口突然奔向这里的黑。而我,则要走回公园外的虎踞路上。那里,灯火显然红透了半片天。

南京金陵最美的诗句(跟着诗词逛南京)(18)

五、南京乌龙潭公园最新攻略

1、门票信息

无门票,免费

2、地址信息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215号

3、营业时间

07:00~19:00

4、交通攻略

地铁

南京地铁2号线汉中门2号出口步行约8分钟

自驾

公园西门有停车场,小型车辆白天6元/时,晚间4元/时

5、旅行美食攻略

地铁汉中门2号口出来,就有吃的。

6、贴士

入公园前,要出示72小时核酸证明

公园内厕所在维修,不太方便

西门,毗邻宛在亭,只有一处自动贩卖机

树木花草较多,需防止蚊虫叮咬

#天天古诗词##南京##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