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母亲突发意外,溘然长逝悲苦之情,涌上心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怀念让我们敬仰的妈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怀念让我们敬仰的妈妈(缅怀我的妈妈)

怀念让我们敬仰的妈妈

2013年,母亲突发意外,溘然长逝。悲苦之情,涌上心头:

覃恩未报母不在,过往岁月涌心头

经年累月奔波忙,未尽孝心悔当初

此后,世上没有妈妈,也没有了母亲。这个世界再也没有如此疼我爱我,时时牵挂,处处支持我的人了,再也没有一个我最亲最爱,万分不舍,天天想念的人了。“风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种懊悔与无奈深深地永远地印刻在心坎上。

此后,母子相隔,永世不再有相见,除了心中念想和梦中偶遇。母亲已逝,心痛不已。生命中少了至亲,生活里缺少了温暖。幸好,还有父亲,是心中最好的慰藉和依赖。不由感慨:

母不在世万事难,往昔祥和不复现

心安唯有父健在,静待时日把家还

很是认同这样一句话: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会感受到温暖,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是的,双亲在,时时感到温暖,也很安心,进而满怀希望地生活,即便遭遇困难,也会迸发磅礴的力量,唱响生命的赞歌。而今母亲已离我而去,自己更要努力好好生活,活出该有的样子,至少,在人生低谷时也不失去勇气和斗志。同样,在人生顺遂时,更要懂得稻熟低穗,人熟低声的道理。正如左宗棠有言: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母虽去,长相忆:

少小求学少回家,念母之情每日新

而今母亲已不在,遥想往昔泪沾襟

妈妈不在了,但妈妈永远占有心中柔软的一角,偶尔也会在梦中见到妈妈。梦中的妈妈总是年轻很多,那种形象栩栩如生。

妈妈是我一生中最疼爱也最依恋的人,特别是在小时候,总担心找不着妈妈了。由于从农村一路走来,尽管也读了大学,但经济条件一直欠佳,为了谋生,为了改变,也为了将来,毕业后长年在外奔波,偶尔回家。一直很少有时间陪着父母,陪着妈妈,现在一想起也很后悔,也很难过,这一辈子没为妈妈尽半点儿孝心,非常遗憾。和妈妈交流的太少了,尤其是妈妈在武汉带孩子的那一年,天天忙于工作,在外忙碌,没有和妈妈经常交流,没有理解,没有懂得她心中的苦,这一点特别的后悔。

记得上小学五年级之后,就住在学校,一个星期回家一次,这种情况一直到高中毕业。每次回家,妈妈都会为我备上一个星期的菜,还会做一些干粮,心里时常对妈妈充满着感激之情。大学期间及后来工作后,回家的日子更是屈指可数。偶尔回家时,穿现成的衣服,吃喜欢的饭菜。特别享受妈妈做的饭菜。干净卫生,味道鲜美,营养均衡。在家时日子过得很舒服。不做家务活,什么也不用做,妈妈和爸爸也不让做,只顾自己玩得开心。

妈妈对我一直关爱有加。有许许多多让我记忆深刻永生不忘的事情。

记得读初中时,因身体健康问题不得不休学在家。这可把爸妈急坏了。他们既要为生计劳作,又要为我治病而四处奔波。妈妈怕我夜里没盖好被子着凉,让咳嗽变得更加严重,就专门给我做了背心,以免着凉。我的病久治不愈,爸妈整日焦虑不安,一直四处求医问药,也到处打听良医好药,甚至尝试了各种偏方,乃至占卜问卦、求神拜佛。

因为吃惯了妈妈做的饭菜,很难钟情外面的饮食。毕业工作后,时常从家里带粮拿菜。为此,妈妈专门为我做了腐乳和豆鼓,还有辣椒,爸妈准备好我很爱吃的自己压的面条等。

妈妈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妈妈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是在生活中处处都是一个有心人,从不糊涂。她的处世为人无不彰显智慧。

勤俭二字在妈妈的身上体现得充分而具体。自我记事以来,妈妈长年累月总是忙碌不停。家里家外的事情也总是做不完。开荒、种地、喂猪、打扫、洗衣、做饭,一件件,一样样,全都妈妈做。一天忙到晚,而且有时也忙到深夜。妈妈总是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卫生。妈妈的勤劳让我们的衣食有了保障。在那个年代,在那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吃饱穿暖已是不错了。再者,爸爸也是开明之人,无论多难,都全力支持我读书。毕竟,读书总要花些钱的,更重要的是,读书就干不了农活,不能帮家里减轻负担,反而增加了额外负担。所以,那里村里父母支持孩子读书的很少。许多适龄儿童因为父母的原因,早早辍学在家,帮父母干农活。

妈妈一生生活俭朴。早年的时候,因条件所限,吃穿用度,一切从俭。后来,条件好了一些,但妈妈依然保持十分节俭的生活。明明有好吃的东西,她从不放开肚量去吃,总想着留给我们吃。一旦家里来了亲友,妈妈总是慷慨大方。把最好吃的东西拿来招待客人。即便有时碰到非亲非故的路人,也会不计得失,尽心款待。“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用在妈妈身上,恰当不过。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咏史》中凝炼了他对家庭社会最深刻的思考:“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因为妈妈的勤劳、俭省,把一家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衣食丰足,也让我安心读书,从不担心缺衣少食。

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妈妈的善良对我影响很大,或者说我遗传了妈妈的善良。唐代诗人韩愈有言,“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于普通人而言,内不愧心之人必是善良之人。不做任何伤害他人之事,不说任何诋毁他人之语,并且尽己所能方便他人,实属难得。而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在妈妈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我也成为了这种人。决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善待万物,敬畏天理。

有关妈妈的事,想念妈妈的情,写不完,道不尽。虽止笔,言不尽!

仅以此文缅怀妈妈,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