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田嗓音纯净,音域宽广,演唱讲究韵味,在朴实无华中显出细腻。她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根据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在唱腔中不仅有流畅自然、情真意切的意蕴,而且也有或甜美活泼,或低沉委婉,或缠绵悱恻的情感色彩。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崔兰田的唱腔以豫西调为主,同时又借鉴了祥符调的技巧,并吸收融汇了秦腔、曲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音调,形成了深沉浑厚、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感染力很强,在豫剧各流派中以唱工最具特色。
一、从“崔家炮铺”走出的一家人
清朝时,开封有五座城门,南、北、西各一座,东面有两座,偏南的一座名宋门,直通旧称宋州的商丘,偏北的一座名曹门,直通旧称曹州的荷泽。商丘与荷泽相距180华里,虽然一个在河南,一个属山东,但文化传承同出一源,老百姓的风俗习惯非常接近,河南梆子在这一地区早就广为流传。
商丘与荷泽中间,是在鲁西、豫东赫赫有名的曹县。 曹县古称亳,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700年,商汤在此建都,成为商朝早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历史学家称为“华夏第一都”。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政治家伊尹、古朝鲜第一国王箕子、哲学家庄子、军事家吴起、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农学家汜胜之等历史名人。
曹县东门里有一家专卖炮仗的商店,人称“崔家炮铺”。炮铺老掌柜共生了三男两女,最小的孩子名叫崔焕臣。崔焕臣五岁时,父母和长兄相继去世,他就跟着二哥和两位姐姐过活。后来,二哥继承了祖业,大姐、二姐也都嫁了个殷实人家,他们在曹县北门里赁间破房,给崔焕臣娶了媳妇。崔焕臣媳妇姓朱,名叫石姐,也是贫苦出身,很泼辣能干。崔焕臣是个老实人,没啥别的技能,平日里就靠卖破烂、扒火车、贩硝盐为生,有时也在赌馆里给人端茶递烟挣个小钱。
1926年,崔焕臣小两口生了个清秀漂亮的女孩,取名大田。破屋里虽然多了清脆的笑声,但多了一张嘴,日子更加艰难。迫于生计,崔焕臣随同乡远赴山西,在阎锡山麾下的部队当了一名勤务兵。1930年,山东大旱,石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千里寻夫,来到山西高平县,过了一年相对平静的日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部队里关于打仗的传闻越来越多,抱着“混碗饭”吃的态度当兵的崔焕臣,悄悄脱下军装,偷偷溜出军营,一路穿山越岭,披星戴月,来到郑州。
郑州旧称郑县,位于黄河南岸,往东,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往西,是伏牛山系的余脉,丘陵起伏。远古时候,人类就在这一带狩猎耕耘,繁衍生息。南边数十里的具茨山,相传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北边不远处,绵延百里的邙山走到尽头,黄河向东滔滔奔流。西南数十公里,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最早建都的阳城,现称登封,少林寺是驰名华夏的武术圣地、禅宗祖庭。商朝时,曾在郑州建都,史称“郑亳”,遗址犹存,近年被“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郑州处在开封和洛阳两大中原都会之间,曾饱受江山更替的兵火之累。20世纪以来,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相继修通,郑州正处在东西、南北两大交通动脉的交叉口上,商贾云集,人烟辐臻,成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并在新中国成立不久成为河南省的省会。崔焕臣夫妇逃到郑州,在杜岭的一个大杂院租间房子,靠贩卖青菜、硝盐谋生,不久又生下一个儿子,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地熬日子。
那时的郑州虽然还不足10万人,但也远比山东曹县、山西高平繁华,各路戏班纷纷前来闯码头。女儿大田是个小戏迷,一听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就忍不住钻进戏院看戏,不觉间便记了许多戏词,大杂院里时常飘荡着她清脆的童音,1936年冬,时局动乱,回老家贩硝盐的崔焕臣被阻隔在曹县。没有了生活来源,石姐只好带着三个孩子在瑟瑟寒风中上街讨饭。屋漏适逢连阴雨,船破偏遇顶头风,大雪天石姐生了重病,高烧到昏迷不醒,上街要饭、养一家人活命的重担便落在才刚刚10岁的大田肩上。好不容易熬到春天,石姐的病终于好了,正巧有个戏班在附近的破庙里招学员,大田就缠磨着石姐给自己报了名。招生的赵师傅从头到脚打量了大田一遍,又让她唱几嗓子,就欣然收下了。
二、闻名遐迩的“豫剧十八兰”
这个戏班,正是大名鼎鼎的太乙班,班主是堪称豫剧一代宗师的周海水。太乙班招收的这一科学员是“兰”字辈的,大田从入科起,就改名叫“崔兰田”。周海水带着戏班,还经营着长发戏院,平日里忙得脱不开身,科班的教学和其他事务就由周银聚负责。 周银聚是周海水的二哥,1892年出生,12岁时带周海水沿街乞讨唱小曲,13岁时入密县太乙戏班学艺,工文武小生,唱腔别具一格,武功尤其出色,身段干净利落,算得上是一位演戏的“好好”,在豫西有“活周瑜”之称。
科班的老师中,有一位名叫贾锁的老艺人,籍贯不详,1881年出生,年纪最大,以演红脸著称,兼演小生、小旦、老生、老旦等行当,会的戏很多。他一辈子没有结婚,以戏班为家,对学员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爱护照顾,教学认真细致,深得学生尊敬。解放后,担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的崔兰田,把贾锁接到家中奉养,1961年,80岁高龄的贾锁去世,崔兰田亲自率领贾锁的众弟子为他戴孝送终。 在周海水、周银聚、贾锁等几位师傅的教导下,崔兰田和“兰”字辈的同伴们进步很快,几个月后就能登台演戏了。
从1937年到1941年,5年的光景,太乙科班的学员们跑遍了荥阳、汜水、巩县一带的高台和庙会,名气越来越大,有个姓牛的老秀才编了几句顺口溜:
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脸。
毛兰花、王兰琴,她俩色艺俱超群。
兰田兰玉和兰贞, 同称五魁在周门。
这句顺口溜一传唱开来,“豫剧十八兰”的名头就叫响了。
“十八兰”中的头牌旦角是师姐毛兰花。毛兰花1924年出生在长葛县老城镇大赵庄,本名叫毛正义,小名叫毛妮。毛兰花自幼父母双亡,8岁时随舅父讨饭来到郑州,进入周海水戏班学戏。毛兰花的眼睛不大,但却清秀水灵,面相姣好,身材袅娜,扮起戏来煞是漂亮。她天资聪颖,性格坚韧,由于小时候吃过很多苦,学起戏来特别认真,很得老师们的青睐,到13岁时便让她挑大梁担任主角了。首演《大祭桩》,毛兰花唱得悲切缠绵,声情并茂,一鸣惊人,很快就和汤兰香并列头牌。
抗日战争末期,毛兰花来到当时有“小上海”之称的安徽界首挂牌演出,和马金凤、阎立品、徐艳琴一起,被观众誉为河南梆子的“四好名旦”。1948年淮海战役后,毛兰花随丈夫朱振家离开大陆,飘萍台湾,辗转高雄、屏东等地。 1953年,台湾空军几个河南籍军官效法海军的“飞马豫剧团”,组织“大鹏豫剧团”,毛兰花担任总教官,培养出许贵云、田运显、封君平等豫剧演员,为豫剧艺术在台湾的传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崔兰田的唱,姚淑芳的浪”
1941年农历八月,郑州时局日趋紧张,周海水带着小科班的几十个孩子徒步来到洛阳,在背靠北城墙的世界舞台演出。崔兰田的嗓子好,扮相俊,唱戏又很卖劲,很快就在洛阳这座历史名城崭露头角,名气越来越大,传出了“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的顺口溜。很多观众到世界舞台买票看戏,就是冲着她这位才十五岁的小演员去的。崔焕臣夫妇听说女儿在洛阳唱响了,也带着二妞二小前来投奔。
周海水带着戏班在洛阳演出将近一年,收入时好时坏,眼看难以维持,就让科班提前出科,演员各奔东西。世界舞台的经理楚公民是个在江湖上混得开的精明人物,效法樊粹庭,把自己办的戏班取名为“豫声剧社”,看到崔兰田越来越红,就力邀她留下来,并拍胸脯说要请名角为崔兰田配戏。果然,过不几天,艺名“狗头”的王相臣、艺名“狗尾巴”的王遂朝、艺名“地牤牛”的贾保须以及大名鼎鼎的张庆官都被邀请过来。
王遂朝是郾师县人,1901年出生,15岁入科班学戏,主工须生,天生一副好嗓子,唱腔声大音洪,甜中带沙,婉转流畅,回肠荡气,余音袅袅;表演武戏刚中有柔,分寸适度。贾保须1908年出生在宜阳县张村,13岁到洛阳学戏,拜蜚声豫西各县的著名净角演员爨金声为师,20岁左右就名噪豫西。因其腹藏本戏二百余,被人称作“戏包袱”、“活字典”。贾保须音域宽广,声如洪钟,行腔粗犷豪放,底气充沛,最擅长大段唱词和悲愤哀伤的腔调,唱起来酣畅淋漓,哀婉动人,群众特送艺名“地牤牛”。王相臣是王遂朝的堂兄,1892年出生,须生、武生兼工,虽然比王遂朝稍有逊色,却也享有盛名。
崔兰田对这几位名艺人很是敬重,虚心学习,哪怕是有一声一技之长的,便纳为己用。尤其是对著名男旦演员张庆官,崔兰田更是躬身求教。张庆官1888年出生,郾师县人,自幼学戏,青年唱花旦,中年唱青衣,老年改唱老旦,戏路宽,功底厚,表演细腻真切,落落大方,尤以寒腔、鼻韵绝技享誉梨园。张庆官的点拨指导,使崔兰田攀登上新的高峰,对她日后艺术发展和风格流派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童年的苦难磨砺,使崔兰田小小年纪就谙熟人情,不但对同科出身的王兰琴、李兰菊、王兰巧等不摆第一主演的架子,就是对前来搭班的祥符调演员姚淑芳等也亲切相待,视同姐妹。
姚淑芳的出身比崔兰田还苦。她1922年出生在开封县南北堤,原姓韩,从小被卖入青楼,跳出火坑后学戏,曾拜小火鞭为师,在开封的舞台上小有名气,曾有“门搭子点炮,姚淑芳坐轿”之称。抗日战争爆发后,姚淑芳来到西安,曾为常香玉、陈素真配戏,演技臻于成熟。到洛阳加入楚公民“豫声剧社”时,姚淑芳已经是20岁的大姑娘了,出落得妩媚漂亮,一双大眼睛顾盼生辉,灵动传神。 姚淑芳的唱腔以祥符调为本,兼融豫西调之长,用二本嗓行腔,俏丽明亮,口齿清楚,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她在表演方面尤其擅长,扮相俊美漂亮,独具风韵,走起台步犹如风摆杨柳一般。在《桃花庵》中,崔兰田扮演窦氏,姚淑芳扮演妙善,配合默契,各展所长,可谓是珠联璧合,洛阳的戏迷很是喜欢,传下了“崔兰田的唱,姚淑芳的浪”的俚语。后来,《桃花庵》一剧经樊粹庭的指导和崔兰田的不断雕琢打磨,成为崔派艺术的代表作“四大悲剧”(《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之一。
姚淑芳在和崔兰田同台演出时,与崔兰田的师哥、唱须生的常年来一见钟情,爱得如胶似漆,死去活来,因遭家庭反对,曾吞金自杀,终得喜结连理。解放后,姚淑芳、常年来加入开封市人民豫剧团,1954年调到河北邯郸地区豫剧团,1959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演出,对京剧艺术颇多借鉴,唱腔演技别具一格。1968年,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飙中,姚淑芳不堪凌辱,自缢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