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学写作文了,很多孩子却很怕作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后,孩子常常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可是新教改后,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作文都是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作文的分值,小学占30分,初中占60分,高考占70分,几乎是语文总分的一半因此,学好作文是小考、中考、高考的基础然而,很多孩子因为作文写不好,造成语文成绩上不去,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可以说,辅导孩子写作文,成了很多家长最怕的酷刑但作文是有规律的,如果家长能掌握作文规律,辅导孩子写好作文也就不会太难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孩子作文差怎样学会写优秀作文?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作文差怎样学会写优秀作文(指导孩子写好作文)

孩子作文差怎样学会写优秀作文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学写作文了,很多孩子却很怕作文,老师布置一篇作文后,孩子常常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可是新教改后,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作文都是占分比例最大的一道题。作文的分值,小学占30分,初中占60分,高考占70分,几乎是语文总分的一半。因此,学好作文是小考、中考、高考的基础。然而,很多孩子因为作文写不好,造成语文成绩上不去,严重打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可以说,辅导孩子写作文,成了很多家长最怕的酷刑。但作文是有规律的,如果家长能掌握作文规律,辅导孩子写好作文也就不会太难了。

这个规律是什么?就是“五段作文法”,也称“简易作文法”。家长可以按照“五段作文法”来指导孩子写作文,开头点题,中篇详写两件事、略写一件事,结尾扣题,总共五段。年级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小学三年级孩子先学写三段:开篇点题、中篇写一件事、结尾扣题。小学四年级孩子写四段:开篇点题、中篇二段详写一件事略写一件事、结尾扣题。小学五年级以上的孩子写五段:开头点题、中篇三段详写两件事略写一件事、结尾扣题。初、高中写议论文也是如此,只是把写事改为写论据而已。

记叙文分为写人、记事两类,写人的记叙文要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记事的记叙文要通过人去做事,这事可能是一件事的几个片断,也可能是几件不同的事。如《勤劳的妈妈》,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要通过妈妈做的几件事来表现妈妈的勤劳;《一次特殊的考试》是一篇记事的记叙文,文章要通过我在考试这件事中的几个片断来表现某个中心思想,表达作者一种情感。家长指导时要让孩子明白这种逻辑关系。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不是所有的好车都叫“奔驰”,但“奔驰”一定是一辆好车。不是所有的佳作都是用“简易作文法”写成的,但用“简易作文法”写成的一定是一篇佳作!我们家长可以提前研究这种“简易作文法”,然后再指导孩子作文。

一、教孩子学会开头点题和定义

1.要点好题。作文开头就是要点题,也叫开门见山,明确“作文与题目的关系”。开门见山,这个“山”,就是题目或题目中的中心词、关键句。“点题”,就可以避免跑题、偏题、离题。家长要指导孩子学会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说“勤劳的母亲”中心词是“勤劳”;“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中心词是“有意义的劳动”。刚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不明白中心词,有时找不准,家长可以多找一些作文题目来让孩子试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能正确找出中心词来。

2.确定中心。在弄清题目要求,重点和范围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打腹稿,在头脑里放电影,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3.要写好开头句式。作文只要拟定出题目,那“题目”就等于帮我们开了一半的头,余下的就是作者要补上一个自“定义”的内容而已。例如,郭沫若《白鹭》一文的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其中“白鹭”是题目,后面的“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作者对全文中心主题的“定义”。开头典型句式:开头=题目(或关键词、句) 定义(单一或多面)。《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满分作文》,甚至《中、高考满分作文》等里面选编的作文开头大都是这样写的,这就是开头的“普遍法则”。家长可以从这些作文选编中找一些作文开头来让孩子研究、学习,然后引导孩子仿照这些开头去写。

4.学写个性化开头。作文的“开头”不难,但个性化开头就有一点“难”。等孩子作文上路后,可以教孩子试写个性化的“开头”。例如,以“题记”的形式、排比句形式、反问句、设问句形式、寓言的形式、名言警句形式、故事形式等开头。好的“开头”对于下文乃至于全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头”,作文成功一半;好的“开头”要“出奇”制胜,好的开头也是作文的一大亮点。

二、教会孩子写好中篇

1.写好承上启下。“承上”就是承接开头“点题定义”所确立的中心话题、范围与内容;“承上”就会确保作文的“中篇”内容不偏题、不离题、不跑题,并紧扣中心主题、重点突出。启下,就是从第一段过渡到第二段(中篇)。过渡要顺,不能东拉西扯,甚至出现“跟着感觉走”“想哪写哪”“不知写什么”“不会分段”,以及南辕北辙等问题。

2.教孩子学会理顺材料。开头有了明确的“定义”后,中篇就可以紧紧围绕“定义”这一目标“详写、实写、细写”。这时要教孩子要迅速从脑里找到与“定义”相符的事例来。刚开始学写作文,可以允许孩子记流水账,没关系,要鼓励孩子,哪怕有一个句子写得好也要拿出来表扬、欣赏,千万不能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行,一篇作文被你批得一无是处,把孩子写作文的一点点信心都打压下去了,以后孩子一看到要写作文都害怕。如何理顺材料,可以参照文后所附的《简易作文法精髓》来指导孩子。很多孩子会说,我根本就没有材料来写,脑袋里什么也没有,那么家长就要细致、耐心指导孩子如何收集生活中的材料,要像鲁迅先生说的“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那样,去发现生活的美。平时要让孩子多参加家务劳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走进大自然,引导孩子学记日记,开始日记用流水账方式记不要紧,把这些当作以后的作文素材。

最近两年,我亲戚有两个女儿送我家来让我给她们辅导,我每周打扫卫生时,留下客厅和餐厅来不打扫,给她们辅导后,让她们负责打扫,我让她们体会劳动的美、劳动的快乐,让她们进行劳动竞赛,真正理解“干活、干活,越干越灵活”的含义。然后,我给她们出题《记一次快乐的劳动》《姑夫教我拖地板》《我在劳动中成长》《干活、干活,越干越灵活》等,从不同角度教她们写作文。由于孩子有实践,写起来就不难了。要告诉孩子,没有劳动和实践,就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多去做一些善事,多去服务家人和同学,你就会有很多东西写。

3.教孩子懂得抓住细节来写。一篇好的作文一定要在“细节性”上下功夫,“细节”决定成败。如何才能写实写细?我曾以喝茶为例,来给我当时读六年级的孩子谈。我让孩子当一回客人,我泡茶招待。我把泡茶的过程从头到尾给他演示一遍。我要求他从我把茶具端到阳台冲洗开始,一直写到泡好茶,把茶杯递给客人。这个过程中,我要他争取把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写出来,尽量用不同的动词。比如:我把烧开的水,冲入泡杯,先冲洗茶叶,之后再将开水冲入,十几秒后将茶滤出,倒入洗好的茶杯,双手递给客人。客人微微站起身,快速地伸出双手接过,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回茶几上。我说你看这一连串有多少个动作?我的动作有:拿、提、冲、泡、递等,你的动作有:伸、接、抿、放等,你先还可以观察泡茶时的水汽、茶的香味、茶的颜色,以及我的待客态度等等。

完成了整个泡茶过程,我问孩子,你看清楚了没有?孩子说看清楚了。我说,好,现在你用2分钟时间,把你刚才看到的动作回忆一遍。然后我请她来写一篇作文,我说你可以只写整个过程中我的动作和你的动作,也可以加进一些我们在完成这些动作时的状态,比如我刚才说你的这句话:“你微微地站起身,快速地伸出双手接过,轻轻地抿了一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回茶几上。”其中“微微地”“快速地”“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这些都是完成这些动作时的状态。我说这样就是写实写细,这样写就会显得更生动。我又问,从刚才我泡茶时的这些动作,以及完成这些动作时的状态,你又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孩子说,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热情好客,平易近人等。孩子又明白通过写人做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道德品质等。后来,我教孩子写了一篇题为《泡茶》700多字的文章。因此,生活既作文,离开生活,孩子很难写好作文,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多去做事,多去服务别人,他就会有很多素材来写。

三、教会孩子写好结尾

1.做到呼应深化。呼应,就是在作文落笔时照应“起笔”的定义主旨,避免“豹头蛇尾”,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常见的“呼应”方式,就是用开头或开头句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或主要意思作为“结尾句”的中心词,以起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就是深化全文的主题,进一步指明所述“主题”的意义和价值,阐述作者的意图、态度、感想或抒情表志。“深化”通常被解读为“文章的点晴之笔”,是作者思想的“亮点”。

2.掌握结尾句式。有了“开头”,“结尾”等于写好了一半。无论什么体裁的作文,都要教孩子在“结尾”里面学会使用“开头”的“关键词”“关键句”或“主要意思”。最经典的是:“结尾”与“开头”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不差。但大多数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会不相同。其典型句式:结尾=开头(或中心词、句等) 深化。如郭沫若《白鹭》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就是这种典型句式。家长开始也是从作文选中寻找例子,让孩子学习、研究,然后再模仿。

3.结尾要自然真实。好的结尾必须是自然的、真实的。“自然”——就是符合作文的逻辑关系发展,就是符合作者的经历、年龄特征,人为地“拔高”或口号似的“深化”只能起到破坏性作用。“真实”就是讲真话,说心理话,不说大话、套话、虚伪话。如茅以升《赵州桥》的结尾:“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自然而然地升华了主题。

如果你的孩子掌握了“五段作文法”,就等于拿到了进入作文“自由王国”的金钥匙,孩子就可以在作文中取得好成绩,并且不会害怕写作文。

最后特别说明一下,为了确保作文不离题,一定要教孩子学会使用标题中的关键词或中心词,开头要出现一次中心词,中间详写、略写也要出现二次以上的中心词,结尾也要出现一次中心词。通过在不同的段落使用中心词,确保文章不会离题、偏题。

参考文章:《简明作文》2009年第1期、2010年第2期相关文章

附:简易作文法精髓

头、中、尾

形象比喻

简 快 写 法 三 句 话

补 充 说 明

开 头

像凤头: 小巧精美

扣 题 定 位 引下文

把题目中的 确定写作范 引出下文

中心词,写 围;完成情

进第一段中 感定位

确定写作范围:

定位小,下文单一写;

定位大,下文多面写。

完成情感定位:

对所写人或事,是喜是恶?表明观点。

中 间

(可分3段)

像猪肚: 内容充实

承 上 陈 述 详重点

接续开头 有条理地 详写重点

的内容 叙述 部分

围绕主题,设定一条线索,选择2-3个典型事例叙写。3-4年级详写一例,略写一例。6年级以上详写二例,略写一例。

结 尾

像豹尾: 简洁有力

照应开头 写所感

联系、呼应开头 写出自己的感想、感部分的内容, 受或感悟(只写其中

再次使用开头部 之一即可)

分的中心词

升华主题的方法:

1.通过以上叙写,写出真实的感想或启示。

2.或通过联想,写出独有的认识或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