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词对碰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1)

“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全诗如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式的七言律诗。


“别时容易见时难”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诗如下: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一首叫《浪淘沙令》的词牌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2)

人物解析:

前诗作者: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河南荥阳人,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由于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一生不得志。


后词作者:李煜,南唐末代君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


相差约80年,将近差一个世纪的两个人,却有如此相似的诗句,也是一种缘分。为什么说是诗句,因为词又叫诗余。一个善于写诗,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一个善于写词,是一位亡国的君王。他们如何有交集呢?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姓李。

但两句相似的名句,确实是产生在不同的创作背景,寓意也截然不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3)

作品解析:

李商隐的《无题》,是以个女子的口吻来创作的苦情诗。诗的总体意思,是两个相爱的人难能再相见,分离是苦不堪言。暮春之季,无需东风吹,自然凋落,是自然现象,人力不可为。春蝉把丝吐尽,一直到死,蜡烛一直燃烧成灰烬方才休止。女子晨时照着镜子,看着自己,很怕变老,担心会失去美丽的容颜而犯愁。男子在夜晚吟唱愁苦,似觉月光都是冰冷的。蓬山虽不远,却有万重阻隔,无法到心上人的身旁,只能让青鸟替她去探望。


李煜的《浪涛沙令·帘外雨潺潺》,是一首亡国哀歌之作。全词的大概意思是,外面下着雨,春即将结束,罗锦的被子也薄了,无法抵御五更时的寒冷,只有在睡梦里才不觉只是一个过客,还能有一时的欢心。不该独自一人倚着栏杆去眺望那美好的江山,失去的时候是那么容易,再想回到过去,就难了,犹如奢望。流水把落花带走了,正如把自己的一切都带走了,相差的距离之远,恰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4)

结束语: 传承与变通,让文明璀璨,是国之幸,民之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