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宏

浙江发布行动方案(这个重磅方案印发全国)(1)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还有两条消息,和它有关:

一条是今天下午,浙江召开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推进会;

另一条是5月17日,《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公布。

它们有个共同的关键词:乡村。

已阅君要来聊聊它们背后的事。

这三件事,一件一件讲起,先聊《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昨天方案全文发布后,新华社随即刊发了解读文章。

两方面很值得注意:

一是它谈到了对乡村建设,外界比较关注的三个问题:比如说乡村建设建什么?答案是加强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怎么建”这一问题,答案是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至于“建成什么样”,答案是不搞大拆大建,保留乡村风貌。

二是一个关键词:“183”行动。

相关解释是:“1”就是制定一个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8”就是实施八大工程,加强道路、供水、能源、物流、信息化、综合服务、农房、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3”就是健全三个体系,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

从中,可以看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大致内容。

那就是:它既涉及到“硬件”建设,比如说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涉及到“软件”建设,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等方面。

再来聊第二件事。

今天下午这个会,提出一个目标:浙江要打造全国领先的乡村人才生态,争创乡村人才先行省,还提出培育壮大乡村振兴领军人才、乡村产业经营人才、乡村服务优秀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5类人才,不断提升乡村人才综合竞争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侧重“软件”方面。

至于浙江前段时间公布的今年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民共富行动、强化工作保障。

因为是年度实施意见,中间有不少“硬件”任务指标:像新(改)建农村公路1600公里、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800公里、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成新时代电气化村900个等;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到“软件”方面。

这三件事,所涉及到具体领域不同,任务也不同,但都为了同一个目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那么,它们将起到什么作用呢?

已阅君这里举几个实例。

现在,淳安县的下姜村因“绿富美”而出名,像2018年,下姜村就接待了游客11.65万人次,住宿1.94万人。但如果回溯以往,就会发现下姜村曾是个贫困村,位于千岛湖库区深处,山高路远、人多地少。

浙江发布行动方案(这个重磅方案印发全国)(2)

衢州市柯城区有个余东村,这个村也挺有名:全村800多人,参与农民画创作的,就有300多人,被誉为“全国十大农民画村”。这个村刚开始卖画,后来卖版权、卖文创,还带动研学游、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发展。2021年光农民画的产值,就达1500万元。

此类的村子,浙江各地都有不少。

现在上网,经常会看到各种视频或文章,大赞浙江的农村不但富裕,而且美丽如画,可谓是宜居宜业。

这些村庄,为什么能“跃上枝头变凤凰”呢?

都并非偶然。

如果细细去看,就会发现:在这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乡村振兴。在硬件方面,比如说不断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建设各种基础设施;软件方面,比如说大的方面有选好带头人,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小一点的方面则有为村子发展做好规划、提供服务等。

有这么一句话: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为事先就在“硬件”、“软件”方面作了相当多的准备,当机遇来敲门时,这些村子才能牢牢抓住。

而这,就是今天要聊的这三件事的意义:为未来做好准备。

任何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像德国在1947年启动乡村振兴,30年后才见到成效;日本启动乡村振兴之后,花费了将近半个世纪,才见成效。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是提出到2050年分“三步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近期我们看到的这些消息,只不过呈现了在这个征程中的某一个片段,浙江是怎么努力的。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这种准备和付出,将会持续很多年,我们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宜居宜业。

有志者,事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