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质量的度过夜晚,绝不是捧着电脑心情亢奋地刷剧,也不是一回到家就躺在床上倒头昏睡。

有人说,度过夜晚的方式,藏着比白天更高深的哲学。如果说白天将时间和精历卖给了公司、卖给了Boss,夜晚的自己真正找到了一种叫“存在的真实”。

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想将夜晚过得有质量一点,而不是一味地看剧,搞得第二天早上异常疲惫,不是像猪一般猛吃、昏睡,回忆一周的夜晚好像只有零食和呼声,顺带着添上了腰围的肉。

伴着压力、焦虑入睡,晚上12:00还是难以睡着,越是想要睡去,越是脑袋异常地清醒,以至白天萎靡不振、效率极低。时间一长,失眠成了常态,甚至要借助安眠药来寻回睡眠。再加上特别容易波动的情绪,直接导致生物钟紊乱,亲手将自己的生活品质不断拉低。

也许,这是当下更多人的生活写照,尤其是压力、焦虑、迷茫的青年一代。

凌晨1:00那句,“你睡了吗?”

成为夜晚不愿睡去人们的一种交流,也更多的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讽刺。

你觉得一天什么时候状态最好?你度过夜晚的方式(1)

02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一些人在开车回到家之后,迟迟待在车上不下来?

有一个回答,感染了很多读者。

“回到家,推开门,满眼是柴米油盐,家常琐碎,孩子的啼哭,妻子的盘问,狭小的卧室,凌乱的厨房,……随意一个都足以让自己烦躁不已。车子里,至少有一种独自的空间,至少有一点喘息的机会。”

夜晚这段时光,更像是待在车子里独自呼吸的空间。

白天的自己卖给了职场,晚上的自己嫁给来的家庭,懂得经营好夜晚的时光,生活中的运气不会太差。

一起喝茶的时候,与Cristina闲谈。不经意地对话,却让我们好像被掏空。

她说,晚上最好的休息方式,绝不只是睡觉。将夜晚定义的多元,才能让日子来得丰富。

晚上这段时间被她切割得精细。从晚上开始写作的那天起,这个习惯她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为了写作的需要,她已不知不觉读了100多本书,平均下来,也就是每3天就要读完一整本书。而且每天的夜晚形式不乏活动,周五的夜晚坚持看一场电影,周六的晚上也一定要和朋友去购物城浪一圈。

也正是在这些看似平凡简单的夜晚之间,她自学了法语,而她学习的理由竟然单纯是为了一个人去巴黎旅游。从一个法语白痴,一点点背诵单词和短语,熟悉法语的语法规则和构句模式,如今,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法语日常对话。

和Cristina相比,一眼就能看出,谁是我们中间段位最高的人。

优秀的人,善于利用夜晚的时光,更懂得这段时间的容量与价值,他们将夜晚定义得多元、充实、有趣,在不乏诗意的情境下,提升了自己的素养,构建起了自己生活的层次感、仪式感。

贫乏的人,则是单纯地将夜晚定义为吃喝玩乐,定义为呼呼睡眠,在我们将定义为狭隘和单一的时候,我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趣味也随之被限制,变得干瘪,变得索然无味。

你觉得一天什么时候状态最好?你度过夜晚的方式(2)

03

有一批狂人,晚上熬夜,白天找机会补觉。看似在别人睡眠的时候,自己夺回了一点珍贵的时间,但是与自己白天效率低迷的情形相比,昼夜颠倒,不过是作死,绝不是对自己的宠爱,也绝不是所谓的利用了业余的时间。

如果我们有心地去看一下身边优秀的人,发现他们很大的一个不同,即是对生活的专注。

工作时间,那么专心,心无旁骛,按照设定好的计划,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此同时,他们能够做到专心地吃饭、专心地睡觉,专心地在白日与夜晚之间穿插生活的规范,演绎不同的情趣。

《五灯会元》上有段对话:

源律师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禅师笑道:“用功”。

“如何用功?”

禅师再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禅师的意思并不是单指吃饭安眠的事情本身,而是指背后生活的态度和专注的意愿。

在充满仪式感的节奏下,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计划,从而将生活定义的多元丰富,才能让日子过得不会太差。

夜晚,是培养一个人情志,训练一个人专注品性的最佳时刻。

在精疲力竭的一天之后,试着定义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生活情趣,会让白日的疲惫,在安闲的夜晚得以安慰。

你觉得一天什么时候状态最好?你度过夜晚的方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