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和杨家将有关系吗 他是见官大一级的双天官寇准(1)

双天官寇准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皇上打断他的话说:“朕已传下旨意,谁要再给杨家保本,就和老太君、杨六郎一起开刀问斩!寇爱卿,你不是要替杨家求情保本吧?”

寇准说:“非也,非也,臣不仅不替杨家保本求情,臣还要参他们一本,他们罪有应得,该斩该杀!”

“噢?”皇上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他想,双天官寇准平时不是和杨家走得很近吗?这次是怎么了,不仅不帮杨家求情,还要落井下石参杨家一本?

这是为什么呢?各位看官朋友们是不是也和皇上一样觉得难以理解呢?莫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下经典评书《杨家将》中,为保忠良杨家将操碎了心的文官——双天官寇准的故事。

寇准和杨家将有关系吗 他是见官大一级的双天官寇准(2)

经典评书《杨家将》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对人物的塑造很成功,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很多有血肉的勇将、猛将,对文官的的塑造也很成功,比如说丞相王延龄、双天官寇准等,其中尤以双天官寇准的故事最多、最精彩。

话说太师藩仁美公报私仇害惨了杨家,杨六郎到京城告御状,双王呼延丕显下边关将潘仁美押解回京。该叫人审理潘、杨之案了,可是谁也不愿审理此案,为什么呢?

因为潘、杨两家在朝中地位非凡,两家的主心骨潘仁美和杨六郎不仅都是当世人物,而且他们还都和皇家沾亲带故,他们一个是皇帝的岳丈,一个是八贤王的妹夫!因此,大家伙都不愿接手此案,因为两家都是惹不起的主。

怎么办呢?还是八王想到了办法,他夜看《清官册》圈中了峡谷县的七品县令寇准,便亲自到皇宫向皇上大力举荐。

皇上准了。

寇准被皇上用尚方宝剑调到京城接替刘天祥的天官之位,并由其主审潘、杨之案。

寇准十分聪明,在港版《杨家将》电视剧中,更说他是天上的“天机星”下凡。

寇准到任后,几次审理,老贼潘仁美的牙齿咬的很紧,他啥也不肯说。

没有办法,寇准只得另辟蹊径,他通过私设阴曹地府的方法,套取到了潘仁美的真实口供,成功地破了潘、杨之案。

皇上因此对寇准刮目相看,他道:“寇爱卿,你断案有功,你想要朕如何赏你?”

寇准还没有出声,八王出声说道:“皇上做得对,有功就应该行赏。按照之前的约定,寇准破了案就可以正式封他为天官之职,以他的才能,不要说一个天官,两个天官都能当……”

八王话没说完,寇准连忙向八贤王行礼谢恩:“多谢八千岁!”

八王还没转过来呢,皇上说话了:“皇侄,他谢你封他双天官呢。”

“啊——”八王这才想起自己身为八王八千岁,也和皇上一样不能乱说话,君无戏言嘛,自己虽然不是皇帝,但也有举荐高官之权。也罢,反正自己说的是心里话,这寇准确实能当双天官。想到这里,他将眼光看向皇上,对叔皇赵光义说道:“陛下,臣觉得寇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有资格当双天官,万岁觉得呢?”

皇上一听,心想,你都当着群臣的面说寇准够资格有能力当双天官了,红脸都给你当了,难道叫我当黑脸吗?这寇准竟能想出私设阴曹地府的方法断案,确实非比寻常,难得的是潘家送礼给他,他竟敢不收。想到这里,他回答道:“皇侄所言不错,寇爱卿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说到这里,他将眼睛转向寇准:“寇爱卿听封!”

寇准连忙跪下:“臣在!”

皇上说:“寇爱卿审理潘杨之案有功,朕加封你为双天官,从此领两份天官的俸禄。”

寇准道:“谢主隆恩!”

后来,因为宋皇答应了潘妃的求情放过了潘仁美,本来要秋后问斩的老贼改判为充军温州。

杨六郎知道后十分生气,他想到自己一家被老潘害得够呛,不杀潘仁美怎么对得起死去的父兄和七弟?想毕,他决定既然皇上不为杨家作主,他就自己亲自前去报仇。

于是,杨六郎守在潘仁美充军必经之路的黑森林中,等潘仁美父子经过之时,用手中的蟠龙金枪三下五除二几枪就把他们杀了。

寇准和杨家将有关系吗 他是见官大一级的双天官寇准(3)

杨六郎上殿自首,皇上大怒,说:“胆大杨六郎,朕既已改叛潘家父子充军温州,你竟半路杀人,你眼中还有朕吗?来人呀,将杨六郎拉出去斩首示众!”!

几个金瓜武士进来将杨六郎绑了,拉着他朝午门外走去。

老太君上殿求情,皇上不准。老太君八个儿子只剩杨六郎在身边,此时一见六郎也要被斩首,心灰意冷的她向宋皇讨了一根忠孝带,自愿随同儿子杨六郎一起赴死。

这下不得了啦,老太君二十岁开始保大宋,年轻的时候随丈夫杨继业一起征战沙场,立功无数,因功被封为一品夫人,还获得御赐龙头拐杖一把。后来,她的丈夫和八个儿子一起出征,结果只回来了杨六郎一个,又被皇上加封为无佞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大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铁鞭王呼延赞第一个出来求情,皇上把眼一睁,说不准。

汝南王郑印、平东王高君保、护囯王曹礼、安乐王张千先后出来保本,皇上也是连连摆手就是不肯。

开国王石延超刚想出来,皇上说了:“不许再给杨家保本求情,谁若不听,一律问斩!”

石老王爷一听,只好收回了刚想迈出去的大腿。

双天官寇准看不下去了,他把袍袖一挥,站出班来紧走几步,来到距皇上三米之处启奏道:“皇上,臣有本奏……”

皇上以为他也是来保本求情的,便打断了他的话,问:“你也是来替杨家保本求情的?”

双天官寇准连忙摇头,说:“杨家之人该斩该杀,我是来参杨家本的!”

“噢?”皇上一听,奇了怪了,平日和杨家走得很近的寇准不仅不替杨家求情,竟然还要再参杨家一本,这是为什么呀?哎,不管他了,且看他参杨家何事吧!想到这里,皇上问他:“寇爱卿参杨家何事呀?”

寇准说:“我参杨家欺君之罪!”

皇上说:“好,你且参来。”

寇准说:“我参杨大郎金沙滩双龙会时,假冒圣上赴宴,此乃欺君之罪也。”

皇上说:“杨大郎扮成朕之模样,是替朕去赴死,此乃忠义之举,何罪之有?”

寇准又说:“那我参杨六郎幽州之战时,不尽儿子孝道,只顾自己先跑,不管父亲杨继业的死活。”

宋皇知道杨六郎在幽州之战不在杨继业身边,是因为他要保护自己冲出重围。因此他说道:“杨六郎不在令公身边是因为要护朕驾,不仅无罪,还是个大功臣!”

寇准说:“那杨大郎、杨六郎该不该杀?”

“不该!”宋皇一答完,心想,完了,又给寇准绕进去了。

果不其然,寇准一听皇上说“不该”两个字,连忙对皇上道:“皇上,君无戏言,您既然认为杨六郎不该杀,就请您放了杨郡马和老太君吧。”

宋皇一听,没有办法,只好下旨将老太君和杨六郎放回。这就是足智多谋双天官故意说杨家将该杀、然后巧语救杨家的故事。

后来,新科状元谢金吾夸官,不仅拆了天波杨府的上、下马牌坊,还打伤了老家人杨洪,老太君一气之下急火攻心得了重病。

一病不起的老太君感觉自己时日不多了,她心中特别想念儿子杨六郎,常叹气说恐怕临死也见不到六郎了。

八姐和柴郡主听了,就下边关将情况告知杨六郎,叫杨六郎回家一趟。

杨六郎安排好边关的防卫工作,随八姐她们回京探母。未曾想,孟良、焦赞也偷偷跟了前去。

到了杨府,焦赞听说老太君是被气病的,他一怒之下夜入状元府杀了谢金吾一家五口,还在墙上留下打油诗一首!诗曰:

杨花烂漫离边关,

延年风华满城观。

昭门牌坊谁推倒?

杀了状元救老娘。

这还是一首藏头诗,这下坏了,害得杨六郎又被皇上下旨说要将他斩首!

为了救杨六郎,岳胜带领边关众将反上京城,八王也拿出皇命金锏要打皇上,这样一来才救了杨六郎一命,杨六郎被改叛充军云南。

镇京元帅王强见害不死杨六郎,又诬陷六郎在云南与云南王密谋造反。那王强曾任皇上老师,皇上对他十分宠信,便派王强去云南提六郎人头。

结果任炳舍命全交替了六郎去死,杨六郎二次诈死埋名。

老太君心灰意冷要辞朝归田,皇上和八王拦住不准。

八王说:“我妹夫背上造反的罪名,太君要辞朝也应该等洗清六郎的罪名再走不迟!”

可是谁敢查此悬案呢?皇上又想到了双天官寇准。

寇准说:“哎呀,万岁,此案关系到镇京元帅和天波府杨家,臣官职低微,恐不能胜任啊!”

皇上说:“这个好办,朕现在就封你见官大一级!”

后来,“见官大一级”的寇准成功查到原来是王强这个奸细害的杨六郎。王强知道后,连忙连夜逃跑,后面被王兰英在路上将其捉住。

此后,双天官寇准为了保护忠良杨家将,继续三番五次明里暗里地相助杨家,可以说为了保护忠良,他真的是操碎了心。没有办法啊,俗话说得好:“忠臣一百个不多,奸佞一个不少!”在奸臣当道的大宋朝,最需要的就是像寇准一样足智多谋的忠臣。因此,寇准在书里书外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