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促进学习。而适量的训练则可以检测孩子是否把学和思结合起来了,同时也可以训练孩子学和思的能力。但是,又不能盲目地刷题,每个题目背后都有相对应的知识点,只有掌握好了源头的知识,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1)

今天的分享,本是小女的课外练习。其中有一道题,爸爸的解释并没有解开女儿心中的疑惑,于是有了此文的诞生。相信你看完以后,也能得到一些关于“如何辅导孩子学习”的启示。这也再次告诉我们,单纯的写出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2)

五花山的秋

一场秋霜过后,山上的树木色彩斑斓,五花山披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盛装。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儿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的,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3)

1.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2.短文中画“ ”的句子写树林“跳起舞”是把_____ 当成_____来写,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又把_____比作_____,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

3.短文写了_____ (季节)的五花山,这时,有的树林变成了__________色,有的树林变成了_____色,有的树林变成了_________色,还有的树林变得_________的,只有_________的叶子依然是翠绿的。

4.五花山的“盛装”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短文中描写的五花山的秋天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4)

戴老师说: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小散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五彩的秋天。通过这篇我们可以积累许多知识,比如:1、表示颜色的词(金黄色、杏黄色、火红色、紫红色、翠绿)。2、形容颜色多的成语(色彩斑斓、五颜六色)。3、在秋天收获的果实(杏、梨)4、自然现象:秋霜。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5)

教学重点:习题4。五花山的“盛装”指的是什么?

小女在这个题目上卡顿了很长时间。首先,她不明白“盛装”。其次,当她明白“盛装”的意思后,还是不明白五花山的盛装是什么,她写的就是华丽的衣服。

其实,知其然就能知其所以然,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这句话里的知识点,看看是不是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后就立马能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了。

一场秋霜过后,山上的树木色彩斑斓,五花山披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盛装。

这句话里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和拟人。这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比喻和拟人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6)

今天就先解决比喻吧!(明喻)

①概念:用与一个事物非同类而具有相似之处的另一个事物,来写这个事物。②构成比喻(明喻)的条件:本体、喻体、比喻词【什么像什么】

我们常说:把(本体)比作(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像、好像、仿佛、若、似乎……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戴老师要提问咯:句子中舞女的裙是什么呀?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把叶子比作舞女的裙。本体是荷叶,喻体是舞女的裙。

那么舞女的裙就是荷叶呀,是不是很简单呢?

回到习题4的句子中来,山上的树木色彩斑斓,五花山披上了一件五颜六色的盛装。这句话,把五彩斑斓的的树木比作是盛装(美丽的衣服),

那么,五花山的盛装就是山上五彩斑斓的树木。

拓展:
  1. 月亮像月饼。圆圆的月亮还能让你想到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7)

2、棉花糖像云朵一样,软绵绵的。还有哪些东西像云朵一样软绵绵的?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8)

3、我的烦恼像蜘蛛吐出的丝,粘住我,网住了我。你的烦恼像什么?

小学语文阅读修辞手法专练(阅读基本功修辞启蒙)(9)

我是墨默戴老师,关注我,和你分享接地气的教与学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