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

@翻开历史书带大家一起回到晚清那激荡不安、同时也是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去看一看、去瞅一瞅,然后去冷静的思考一下、感悟一下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

1840年是晚清的命运转折点,同时也可以看成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转折点。这一年,晚清被英国列强砸开了大门,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起开始彻底执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宣告破产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3)

往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和比较熟悉了,既然门被列强砸开了、既然又打不过人家,那就没啥好说的了——一路的割地赔款、一路的落后挨揍了起来。其实从1840年以后,在长达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面,我们基本上都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4)

晚清的统治者们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其实已经尝到了西方列强的厉害了,人家的准现代化武器已经把晚清军队打的是落花流水、满地找牙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5)

可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于晚清统治者们的伤害并不是很大,割的地也不是很多、赔的款也是有限的等等。

说白了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没有打醒晚清的统治者们,他们还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无法自拔。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6)

可是往后发生的两件事情算是彻底的让晚清的统治者们坐立不安、如坐针毡了起来。这两件事情:

一是,1851年开始的太平天国运动,这可是直接奔着晚清的老命去的;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7)

二是,1856年——1860年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次的战争可比第一次更加让晚清统治者们刻骨铭心多了。这一次,晚清的首都被占领、皇家园林圆明园也被烧了、咸丰帝也不得不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去“避暑”了——结果咸丰帝就死在了那里。

这两件事情发生了以后,晚清统治者们以及慈禧本人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洋人之所以厉害,那是因为洋人的武器比较厉害。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8)

于是乎,19世纪60年代开始大清朝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变革运动——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可谓是声势浩大,朝廷里面有开明派的积极支持,例如:恭亲王奕訢;地方上有借着太平天国运动崛起的各路汉臣们,例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们等等。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9)

往后的事情大家肯定又都知道了,1894年开始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晚清又是一败涂地。洋务运动最大成果之一的北洋舰队也全军覆没了。这也同时宣布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算是彻底地破产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0)

甲午海战的失败再一次打醒了慈禧们,他们看到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同样曾经被列强侵略过的日本人靠着明治维新一下子崛起了起来,然后乱拳打死了自己曾经的师傅大清朝。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1)

于是乎,慈禧们又开始进行了第二次的变革:戊戌变法走起了。这一次比上一次的洋务运动更深入了一步,不单单是要学洋人的经济思路了,号称还要学人家的模式。当时光绪帝在康有为们的鼓捣下准备搞——君主立宪模式。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2)

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肯定也是知道了:这场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模式变革仅仅持续了100来天就又失败了。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也被斩杀于菜市口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3)

1900年的时候,大清朝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庚子事变到来了。这一次由于慈禧本人的误判而采取了主动的宣战,直接导致八国联军一口气再次打进了大清朝的首都。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4)

慈禧这次跟他的丈夫咸丰帝一样选择跑路。不过慈禧这次属于是仓皇逃窜,吃得苦、受得罪可比他的丈夫咸丰帝大多了,一口气从京城跑到了西安。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5)

这件事情过去以后,慈禧们坚定的认为:再不彻底改变的话,大清朝恐怕是要彻底的玩完了——清末新政又走起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6)

不得不说,这次清末新政慈禧还是下了一定的决心的,例如:把实行了几千年的科举制度都废除掉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7)

载沣剧照

可是当慈禧和光绪在1908年死了以后,接班的载沣们又开始往后走了——皇族内阁走起。

这一次大清朝的行为算是彻底的让所有人都绝望了,不管是知识分子、清朝官员、还是保皇派们、革命党们,他们都对大清朝绝望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8)

于是乎,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清朝在武昌起义的声浪中轰隆隆的倒台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和宣统帝在袁世凯的逼迫下宣布退位了。

以上的过程就是晚清“自我变革”的起因以及最终的结果了,反正三次变革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大清朝亲手埋葬了自己所谓的江山社稷。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19)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大清朝的变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呢?其内在有什么必然的逻辑呢?

这三次大清朝的变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清朝都是在自己被逼无奈下的被迫选择而已。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0)

洋务运动是被太平天国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逼出来的;

戊戌变法是被甲午海战逼出来的;

清末新政是被庚子事件给倒逼出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变革是不是大清朝发自内心、自我觉醒后的主动变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变革基本都是权宜之计而已,并不是大清朝出动出来搞的变革。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1)

这样一来,这些变革的本质目的就存在问题了。说白了就是:大清朝搞这三场变革的目的并不是富国强兵然后收复失地或者彻底打败洋人等等。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2)

大清朝搞这些变革的本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通过这些变革来保住自己的江山、保住爱新觉罗他们家的祖宗基业而已。

在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下面,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变革是不可能彻底成功的,也不可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的。

按照逻辑分析的话,慈禧的出发点或者说目的都错了,那么这变革还怎么可能成功。既然晚清变革的目标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和大位的话,那么这些变革就不可能触及到任何根本的模式和制度问题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3)

举几个例子: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后就出现了——官督商办的企业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4)

当时大清朝的地方官们都开始办企业了,然后这些企业就出现了各种奇葩的事情,例如:不懂业务的乱管理、任人唯亲、把企业当成了官员们的取款机、各种迎来送往铺张浪费极其严重等等。

按晚清官员的那一套办企业,这企业永远是办不好的。一个是搞人的,一个是搞经济的,思维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5)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大家也应该知道了,说白了就是变法触及到了慈禧们的根本利益了、要动那些既得利益者们的饭碗了。这样一来,慈禧就开始反扑,然后变法就失败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6)

清末新政其实情况也差不多,慈禧死了以后,载沣认为即使要变、要组阁也没有汉人什么事情,应该由爱新觉罗他们家的人来组。于是乎就直接组了个皇族内阁,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搞法而已。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7)

废话说得差不多了,我来深刻地总结一下:晚晴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清末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吧!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三条:

一是,晚清的统治者们之所以搞变法或者变革那都是被现实环境所逼的而已。一旦现实环境稍微好一点、稍微对他们有利一点了,其实他们本质上是不想变得——退堂鼓也就打起来了。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8)

二是,慈禧们不管搞变革、还是搞变法也好,本质目的是要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而已,本质目的并不是要富国强兵的。

这样一来,只要任何的变革触及到了慈禧们的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发动一切力量反扑、然后涛声依旧的。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29)

第三个也是最核心的原因:

首先问大家一句:慈禧知不知道西方列强之所以强悍的本质原因呢?其实慈禧是知道的,本质原因只有一个:西方列强的模式靠谱而已。其实所谓的先进武器也是靠那一套模式才能研制、才能制造出来的。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30)

可是即使慈禧们知道西方列强的模式厉害,但是这玩意不能学也不敢学。如果晚清照单全收的话,慈禧大位、爱新觉罗的江山也就没有了,这才是慈禧最核心的利益所在。

在这样一种指导思想或者底线思维的支撑之下,这些变革是不可能成功的,也不可能让晚清强大起来的。

晚清戊戌变法(晚清发起的洋务运动)(31)

说白了逻辑是这样的:晚清严重不行的本质原因是模式不行,可是一旦这些变法开始积极学习西方列强模式的时候,慈禧以及爱新觉罗家族就会完蛋了。这样一来,他们是永远不会自己革自己的命的。

以上就是:晚清连续三场变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了,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没有。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