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1)

疾病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突发疾病。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现场处置不当可直接危及生命!

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2)

心梗

常见诱因

1、劳累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3)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吸毒过量也可诱发。

临床表现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但是也有很多患者发病前并无任何征兆,突然起病,往往措手不及。

心绞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01 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疼痛有时向手臂或颈部放射,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有些患者无剧烈胸痛感觉,或由于心肌下壁缺血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但其他症状会表现更加严重,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02 少数患者无疼痛

有一半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胸痛,仅有胸部憋闷感。还有的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03 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04 神志障碍

可见于休克患者或“脑心综合征”患者。

05 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濒死感、周身不适。

06 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

07 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08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09 乘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4)

现场急救

01 早期识别

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普通的心绞痛不会超过5-10分钟,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

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02 安静休息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原地休息,并及时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切忌不要自行走动,更不要自行走到路边等候急救车。因为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直接导致患者猝死。

03 呼叫120

据调查,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统计发现,心梗患者中有近一半是自行到医院,认为这样更快捷,只有不到26%的人通过呼叫急救车到达医院。但实际上,很多病人由于处置不当,死在了自行去医院的路途中。

拨打120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序号

内容

1

电话拨通时,首先讲清目的:“这里有病人,需要急救车”(注意首次接电话的可能是分流席的工作人员,确认呼叫目的后会转接派车席调度员,此时千万不要挂断电话)

2

讲清患者所处的地址:依次描述区、街道、小区(胡同)、楼号及门牌号,可借助显著的地标描述。

3

简要描述最紧急最主要症状:如创伤、胸痛、呼吸困难等:

(注意:有的时候根据本地调度人员的询问程序,2和3可能的次序可能有变化)

4

简要描述患者资料:尽可能提供患者大致年龄、性别、人群特点等。

5

补充特殊情况:大型事故灾难,如煤气泄漏、火灾、爆炸等。群体伤尽量提供受伤人数、伤势和事故原因。

6

留下可联系电话并保持电话畅通。

7

听从指导:有时调度员会在电话里具体指导报警人如何在现场急救,如实施心肺复苏等。报警人应听从120调度员的电话指导。得到120调度提示后方可挂断电话。调度员在问询过程中即可调派急救车,回答调度员的问题不会延误医疗救助。

04 一般处理

让病人平躺或半卧位,保持安静,减少受刺激。冬季要注意保暖。如果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可给予吸氧。但是吸氧不是常规,过多吸氧反而有害。

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病人服药。如果在突发心脏病时发生便秘一定不要强行排便,应到医院听从专业处理。否则可直接导致病情恶化。

05 防止猝死

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心律失常就是室颤。室颤是指心脏处于不能泵血的乱颤状态,形同于心脏停搏。如果不立即救治就会发展为猝死。

此时,应立即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呼叫患者,如果没有意识并判断呼吸,如果在5-10秒钟内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立刻在现场做有效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按照其指示操作。直到专业人员到达现场。

06 挽救心肌

挽救心肌的核心是配合医生,做好医患沟通。

医院的急救能力有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专门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一定要听从急救医生安排,送到有能力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医院就医。病人如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溶栓、导管等特殊治疗,但现实生活中,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医生非常着急,家属却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还有的家庭,要把所有亲戚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或者是为了免除决策者的责任,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被浪费。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进行特殊治疗。

-END-

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5)

急性心梗的10个危险时刻(急性心肌梗死的现场急救)(6)

公众号ID:BEMCpropaganda

关注

分享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