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根据最新的一项7万人调查报告显示,91%的调查参与者都有过孤独感。
什么是孤独?
当你进入办公室的时候,同事围绕一圈正在谈笑,你一进来,他们突然停止了谈笑,你有什么感觉?
即使你有很多要好的朋友,温柔的妻子,能实现你人生价值的工作,你也无法逃避孤独。
无论何时,只要一回顾,在你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影子。人一定会有影子,不可能没有孤独。
有位诗人写了一篇诗,名叫“丧家之犬”,这首诗就是孤独的真实写照。
一只丧家之犬跟在我的后面,
难看,又跛了脚。
啊!我不知何往,
在我行走的路途上,
大杂院的屋顶被风挂的嗒喇嗒喇响,
路旁阴凉的空地上,干透了的叶子抖抖颤颤。
啊!我不知何往,
月光模糊浮显前方,
在我背后,
那丧家之犬拖着那长长的尾巴。
啊!无论何处、何时,
这丧家之犬紧跟在我身后,
趴在肮脏的地上,
胆小又可怜模样,
偶尔,吠向那寂静的月亮!
究竟,这只狗代表什么?其实,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这位诗人将人类的孤独比喻为这只又病又孤独的小狗。
孤独,存在人人心中
在我们的心里面,可能会经常闪过一丝如同丧家之犬的孤独感。
养育孩子的不顺利,朋友升迁而自己没有,失业,失恋等等……
除此之外,即使你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你也会时常感到孤独。因为你从要好的朋友,或者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的眼神中,看到了羡慕、嫉妒。成功的人,伴随着胜利而来的是孤独。环顾人生,到处可见孤独的影子。
人的生存,是靠自己的感觉思考决断的,任何亲密的人,都无法代劳。想想看,你恋爱和考试的时候,那成功和失败的滋味,都只有你自己经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任何人都不能代替。
在这篇文章中,我所使用“孤独”这个词,并不是指“独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中或荒无人烟的地域。
举个例子来说:我把你扔在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中,你所感受到的并不是孤独,而是恐怖。
所谓的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会中产生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他处在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
总结来说:“孤独”是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或者心理觉察,指个体的交往水平未达到效果时的不愉快的心理体验。
什么样的人容易孤独
德国精神医学家克莱基玛根据人体型与性格的关系划分了四种容易孤独的性格:
一、瘦长者是分裂性格。
二、肥胖者是急躁性格。
三、强壮而又仔细的人富有洞察力。
四、发育不良者是神经质性格。
这种分类方法曾经非常流行。究其根源来说,这种分类方法只限于人类幼稚的性格轮廓。说它是德国派精神医学的界限也不为过。
在英美派的精神医学界里,完全不局限于德国的性格分类,而依生活感情的常识性人格类型来加以分类,以下十二种类型是容易孤独的性格:
一、立即反抗型
这种容易孤独的人,在性格上有“立即反抗”的现象发生。比如:他被别人命令做事情,他就举起盾牌对别人不理不睬,或者说“你自己不能干吗”以攻击的方式回应他人。因此,“立己方式生存的自我防卫”过强者,就会形成攻击性格,为所有人厌恶,而走上孤独的道路。
二、寄生型
这种人对于奉承,阿臾无动于衷,外表始终是老老实实的样子。他们被判定具有胆小、怯懦的共同性格。目中无人,只考虑家世显赫的人成为他的朋友,并且一味追求比别人多的收入,所以吃不了苦,而且非常自我。他们不相信所谓绝对的善与能力,他们相信的是社会外表的变迁,不论用什么手段,最后只要有钱,有地位就行。因此他们非常不负责任,是世俗所谓善于处世之道的人。
三、情绪易变型
在昨天以前这种人给人的印象开朗、活泼。今日却好像精神萎靡,而让见到他们的人留下坏印象,这种情绪起伏的现象,使周围的人感到压抑。在精神医学上,这种类型的人,被命名为“循环气质”。
他们一旦成为“循环气质”的人时会因为生活上的小事而大受刺激,异常激动。
比如,你在和他打完电话,你先挂了电话,他可能就会受到刺激,情绪非常不稳定,这样下去,他只会越来越孤独。
四、评论家型
这种人发言踊跃,乍见之下,他说的话似乎句句都很有道理。虽然身居要职,却经常“不,那个问题是……”地将事物评论一番。他们常常担心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害怕别人说他知识浅薄,并认为有所不知是一种耻辱。然而此种习性却成为周围人群的笑柄,只有他自己尚不自觉,悲剧也就因此产生了。
五、暝想型
一到下班,不管工作做没做完,直接回家。回到家中,整个晚上却是空空洞洞的,没人说话,没人聊天,在公司里,和同事无法谈工作以外的事,在工作中,虽然想接近他人,但总觉得别人对他不热情。这种类型的人,在性格分类上,是与生俱来之孤独感最强的人。
六、不满型
这种人在生活与工作中和同事聊天中不发言,不爱说话,但是在背后,他却是叽里呱啦最爱发牢骚的人。因此,这种人在社会上,始终扮演消极的受害者角色,一旦有事,总是持着“最好不做”或“最好慢慢耗时间”的态度。
七、独乐型
精神医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自我显示欲”。这个名词的意思是标识一种希望别人注意自己,或希望经历高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也就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表现欲。这类人被认为是爱卖弄自己。他们不仰仗外物,一心一意地想成为别人瞩目的焦点。这种类型的人,为了达到此种表现欲,不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尽管别人厌恶他,他们也认为,总比没人搭理我要强,所以一直执迷不悟。
八、计算型
对于自己有直接利益的,例如自己的收入,升迁等,就会努力去做,,但如结果正好相反,则一概不做。这种类型的人,虽然只考虑以自己的利益优先,但计算力太强却造成障碍,而关闭了自己的路。
九、狂信型
为了打出“人生如何如何”“社会如何如何”的理想论调,他们与四周环境形成对立。理想伦本身与人的性格坚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引起一种自我睡眠的效果。所谓的思想,主义狂热信奉者的性格就是此种类型。他们不断地吹嘘自己的理想伦,一旦不被接受,他们就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十、固执规则型
这种性格的人在生活与工作中有强烈的强迫倾向,比如。他们对洗手的方法,水杯放的位置等等都要按照自己的规定去做,一旦违反,他就无法心安理得,此种性格一旦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心理异常。
十一、溺爱宠物型
狗也好,猫也好,身边总是围着动物的人,属于溺爱宠物型。虽然不是所有的宠物爱好者并不一如此。但在爱好宠物者的心理,隐藏着人际关系无法满足的代偿作用。
十二、自夸美貌型
任何人都具有爱自己,护自己的本能,但如果过度,就有变成自恋狂的危险。这种本能的弱点和人体一样是赤裸裸的本来面目,原本无可厚非。然而自我美化的倾向过强,他的孤独心理也就越强。
如何挣脱孤独
如何才能由孤独中挣扎出来?
没有朋友,拿起电话不知该打给谁,想出去玩,但口袋空空。每一个人都一定有过这种不知如何排遣无聊孤独时间的经验。
在我看来,要跳出孤独,大致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主动的,自己积极地打破这种孤独状况;一种是被动的,等待周围环境向你接近。所谓的等待周围事物的接近,并不是要你守株待兔和从前一般的生活下去,而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使自己易与接受到周围对你的接近。也就是说,不论你采取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只在脑子里想着,而是要采取行动寻求解决的方法。
那么,哪一种行动才可以由本身积极推动呢?
主动打破孤独状况方法
一、伸出友谊之手
在生活或工作时,周末在家无所事事时,我们最渴望温馨时刻的来临。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都市中的人际关系的话,我想“人间沙漠”在贴切不过了。我们在生活中会与很多人交际,但是能够坦诚相待的又有几人?这时候我们多么想找到一个能坦诚又亲密交谈的人。一个人在这种时候几乎没有挺身而主动找人交往的勇气。虽然“寂寞”虽然“孤独”却仍然将自己禁闭于寂寞孤独之中。
自我极端地忍受着孤独,拒绝于向人招呼,微笑。可以说是一种怠惰。本身不求有所付出,却期待着他人的回报,这算盘未免打得也太好了吧!
因此,与其渴求着交谈对象,不如在多向人打招呼,亲切交往上下功夫,如非如此,则心灵之空虚将永难获得满足。
二、待人亲切
客观来说,渴求谈心对象的,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有强烈依赖心的人。
招呼哭泣的儿童,问路的人,或在公交车上让座,或是问候同事,虽然是如此轻微的关怀,对方也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我们自身的孤独衣因此而解脱。总之,对别人亲切正是免除自己本身孤独的第一步。
但是,我们往往吝啬与对别人的亲切。
考虑对方是否会感到难堪,是否不希望自己打扰,往往失去了表示善意的机会,提起勇气表示亲切是使自己挣脱出孤独的必要条件。人们很少注意到,表示亲切所需要的勇气,正是治疗自己孤独的特效药。
三、熟记认识之人姓名
我们常会感到孤独,希冀能有三、五好友以舒心事。事实上,却往往是自己忘记了对方的姓名地址。一般人至少和五十人左右有所交往,然在我们试着去拟一份熟人名单时,会很惊讶的发现,真正能正确记忆出的姓名,竟是如此稀少。
我学校中,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学长,能叫出我姓名时的欣喜,公司中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同事叫出自己姓名时,都会使人莫名感动。
卡内基曾说过“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莫如互换吾人名姓者”。人只有在被人呼唤时,才会四思考对方是何人。故此,希望自己的名字为别人所牢记,便应该去记熟别人的姓名。
四、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我公司楼下有一家饮品店,因为我经常去的原因,我认识了一位工读生,他家人每个月都会给他寄生活费,但是由于入不敷出,他只好来饮品店兼职做服务员,工作学习得忙碌没有时间交朋友。
他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足球,只要有比赛,他一定到球场,看完比赛之后对自己说“真过瘾!”然后踏上归途,脑海里浮现的又是一天的工作。
在我和他闲聊中获知他的种种,我认为他目前的生活并非不可改善。
他的确深谙自娱之乐,虽是孤独一人,因对足球的热爱,他对足球每种信息都如数家珍。
可是,这样还不够,他只能享自愉的乐趣,不能与人同欢。
其实何不推己及人,己乐人乐呢?如组织业余球队。即使现在没有能力,也可以去参加别人的小型足球俱乐部,聚集各方爱好,那么他所获得的乐趣将不仅限于足球,或许还可以从其中得到终身密友呢?
被动打破孤独状况方法
一、去除悲观情绪
凡事都往坏处想,刚要做什么就做最坏的打算,这种性格,从好的方面说是细心持重,然而过分钻牛角尖仍然是损多于益。与人交往时,悲观思想尤其要祛除,否则,郁郁寡欢的性格,只会给对方带来不快。相反的,有一种人,只要他在就有欢乐,他一口开,就会带来笑声。拥有这迷人性格的人,必然是一位乐观主义者。
作者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返回祖国,虽然在国外读了几年的书,但是回国后,却身无分文,在国内也没有任何可依靠的亲友。面对全然陌生的街道,我像是大洋中的孤舟,孤立无援,前途茫茫。
但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保持愉快的面容。所谓“和气致详”,人都乐意向春风满面的人招呼问好,而不愿与满脸阴沉的人搭讪说话。
悲观和深思熟虑是两码事,悲观决不会有任何收获。除了失望还是失望,我们可以断言,孤独所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悲观。让我们停止那毫无益处的悲观思想,培养“永不放弃”的思考模式,这是我们被动打破孤独状况的第一步。
二、活泼自己
没有人会认为紧绷着脸,一言不发的人是快乐的。也没有人会觉得跟这种人说话是一种乐趣。沉默,板着脸,都可以说是一种任性、自私的行为。
我有一位来访者向我诉说她的困扰。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她一直无法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友谊。他说:“我在寂寞无聊的时候,自己去商场,因为在那里我可以看见好看的衣服,时尚的化妆品。之后我会去商场的咖啡店买一杯咖啡。逛商场的目的,不是为了购买,而是想接触那儿热闹的气氛。”
这位女孩来自偏远的农村,在城市没有朋友。浓重的乡音使她羞愧于开口,更不知道该如何交友,如何来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因此,她总是孤零零的去逛商场,又孤零零的回家。
为了使她能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给予了她两点建议。首先是要她早上与同事碰面时,必须清晰而热切地道早安,点头明确些,以使对方能感觉到。
其次,遇到问题时,不要吝于启齿请教。即使自己会做,也最好请别人再加以肯定,没有人会因别人的谦虚求教而感到不快的。
一个月后当她再度来访,变得意外的开朗,好像已经忘了自己的烦恼,快活地,不停地和我说话。
经过询问,才知道她以前完全被误解了。同事们因为她的沉默寡言,又不打招呼,而认为她是一个傲慢的女孩。但是看到她变得谦逊有礼,虚心求教后,他们对女孩的态度就发生了改变。
三、不要过分强调自我
在很多公众场合,我们听到或者见到很多人,他们不是在自我吹嘘就是满腹牢骚,开口闭口全是自己的事。像是这样的人很难交到真心的朋友。
整天把“我”挂在嘴边的人,最易使人反感,受人轻视。他们被认为是强迫性的自我推销,故遇到事情也不愿与人商讨,他们也因此陷于孤独的沼泽中。
同样的,打断别人的交谈或无故转移话题,也都是造成孤独的原因。
四、给人留有余地
在我们焦躁急迫的时候,往往会说出一些甚至令自己吃惊的刻薄来。尤其是在辩论中或面对交恶的人时,这种情形更是普遍。在窘迫的情况下与人争论,由于情绪激动,浮现他脑海中的就是如何击溃对方。
卡内基的《法兰克林传》中记载着,法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朋友对他说话方式的忠告。
“班,你实在很糟糕。对于意见不同的人,总是给与猛烈的攻击。这样下去,将没有人肯听你的意见。且现在朋友们都因你不在而感到轻松愉快。你自认学问渊博,不接受他人意见。为了避免引起冲突不向你进言。如此以来,你的知识将不会进步,而你目前的学识还是急需充实的。”
记住,即使是辩论也要给对方留条退路。理屈的一方自然会明白自己的错误。如果你使对方无地自容,将引起他人不必要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