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于《怀念长老想起佛教》文中,提及虚云老和尚到处修复废圮的古刹,领众搬砖运土,而又不忘坐香参究、早晚课诵、半月诵戒,保存古代禅门风规,最难能可贵的是,师功成而不居,随缘修复,随缘付託,无丝毫私心!师圆寂前一个月,对来访的弟子开示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就要认认真真做去;做好之后,就要像这块竹板一样,空无所有!师以“照见五蕴皆空”的般若妙慧,受一切苦不以为劳,于诸功德不取不舍,表现出真修菩萨行者的本色!一九五九年农曆九月十二日,师以一百二十高龄示寂于江西云居山,遗偈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又曰:“正心正念,养出大无畏精神,度人度世。”师护法心切,至死不渝;临终前,还谆谆告诫身边弟子:“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班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是我拼命争回的!”师殷切斯待弟子要坚决守护此一领僧衣,而永久保守的要领,便是人人“以戒为师”。师不只“抛却己事,专为人忧”,圆寂该年孟夏,师于众执事法师前,交代一己后事,谓:“……火化之后,将吾骨灰碾成细末,以油糖麵粉做成丸果,放之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激不尽!”并作偈曰:“虾卹蚁命不投水,吾慰水族身掷江;冀诸受我供养者,同证菩提度众生!”

虚云老和尚的48件奇迹(民国高僧之虚云老和尚的故事)(1)

  观音送子

  传闻老和尚俗姓萧,梁武帝的后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乡,父亲名叫玉堂,母亲姓颜。清道光初年,父亲是科举出身,分发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无子为虑。读书人总以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母亲信仰观音菩萨,一天赴城外观音寺祈子,见寺宇残破,及东关桥樑失修,发愿兴建。回家后夫妻同梦一长须著青袍的老人,头顶观音跨虎而来,跃卧榻上,醒后互相惊告,遂有娠,次年父调佐泉州府,母怀胎十月,生下一肉球,剖出即今日的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的48件奇迹(民国高僧之虚云老和尚的故事)(2)

  物大如山

  传闻清咸丰元年(岁次辛亥十二岁)二月,老和尚的父亲因事赴台湾,携带老和尚行,初乘小洋船,由厦门出发,忽于茫茫大海中,现出一怪物,体大如山,高出海面数尺,全船的人都合掌念观世音菩萨,船行约半小时,始见这个大怪物现出鱼尾形,其长不知若干裡,而全船的人安然无恙。

  欢喜法器

  清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十三岁)老和尚跟随乃父送祖母生母的灵柩,回湘乡安葬,请僧人到家裡做佛事,老和尚看见三宝的法器,生欢喜心。家中藏有佛经,初看香山传,观音菩萨成道等书,熏染根深。八月又跟随乃叔进香南岳,遍游各寺院,流连不愿回家,好像有夙缘一样。

  岩洞生活

  清咸丰九年(岁次己未二十岁)老和尚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法名演彻,又名古岩,字德清,他的父亲常常派人四出寻找,他不敢露面,隐山后岩洞中,礼万佛忏,有时遇见虎狼,也不畏惧。如是三年,他的父亲因独生儿子失踪,心灰意冷,乃告老还乡,鼓山职事来山洞告知其事,并说:'苦行固是好事,但必须福慧双修,你的父亲既然回去了,可不必匿避,还是出来回山任职,给大众服一点务吧!'因此老和尚就出洞回山,任职四年,自水头,园头,行堂,典坐等苦行事,寺中常住时有单衬,也不领受,每日只吃粥一碗,而体力强健。山中有古月禅师,在众中算是苦行第一,老和尚常常请教他。后来想想,以为任职多年,对于修持不无少碍,又想从前玄奘法师赴印度求学,十年前先习印度方言,日行百里,又复试验绝食,先由一日起竟能绝食若干日,以防沙漠荒碛,连水草都会绝迹。古德苦行可以效法。于是辞去鼓山职事,尽散衣物,仅携一衲,一裤,一履,一蓑衣,一蒲团,复向后山中作岩洞生活。

  如是又过三年,吃的是松毛和青草,喝的是岩泉涧水,日子久了,裤子鞋子都已破敝,祗有一件衲衣蔽体,头上束金刚圈,鬚髮长盈尺,双目炯炯有神光,人见了以为是妖怪,恐怖不敢近前,老和尚也不同人谈话。初一二年常常看见胜境,老和尚毫不动心,不以为异,一心观照及念佛,处在深山大泽中虎狼不侵,蛇虫不损,不受人怜,不食人间烟火。真有'幕天席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老和尚心中欢悦,自以为是四禅天的人。古人说:'一钵轻万锺。'老和尚并一钵都没有。无挂无碍,自自在在。因此胸境洒脱,体力一天比一天强壮,耳聪目明,健步如飞,自问也不知其所以然。到了第三年更进一步随心所欲,随意所之,有山可住,有草可食。是年老和尚才三十岁,清同治八年(岁次己巳)。

  剃髮沐浴

  清同治九年(岁次庚午三十一岁)老和尚一日行至温州某山,栖息岩中,有一位禅人来洞岩访问,说:'久闻高行,特求开示。'老和尚被那禅人一问,深深地感觉惭惶,很谦虚回答他说:'智识愚昧,又少参学,望上座慈悲指示。'禅人问:'你如是行径,究竟有多少年?'老和尚详细告诉几年来的经过。禅人说:'我也少有参学,说不出什麽来,你可到天台华顶龙泉庵,请问融镜老法师,他是天台山第一个有道德的和尚,必能饶益你。'老和尚听到这句指示,即直上华顶,到茅庵外,见一僧,即问老法师在家没有?那僧人答:'补衣的就是。'老和尚向前顶礼,法师全不顾视。老和尚说:'学人特来亲近老法师,望慈悲开示。'法师顾视良久开口问:'你是僧呢?是道呢?还是在家人呢?'答:'僧'。问:'受戒没有?'答:'已受具戒'。问:'你这般行径,有多少时候?'老和尚略说经过。问:'谁教你这样做的?'答:'因见古人每多苦行成道,因此想学。'问:'你知道古人持身,还知道古人持心麽?看你所作所为,近似外道,不是正路,枉用了十年功夫。岩栖谷饮,寿命纵有万年,也不过是如楞严经上所讲的十种仙之一,去道尚远。即进一步证到初果,也不过是一个自了汉而已。若菩萨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度度人,出世间不离世间法,你勉强绝人间烟火,连裤子都不穿,未免标奇立异,又何怪工夫不能成片呢?'老和尚被法师痛处一锥,直透到底,复顶礼求开示。法师说:'我教你,若听,就在这裡住。不听,任你他去。'答:'特来亲近,怎敢不听?'法师即赠以衫裤衣履,令剃髮沐浴,作事,并教看'拖死尸是谁'的话头。老和尚一一听从,并试吃粥吃饭,学天台教观,从此老和尚又是一个新生命。

虚云老和尚的48件奇迹(民国高僧之虚云老和尚的故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