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995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开启了动画电影制作领域的全面革新,使计算机技术首次进入电影制作过程之中。

那么1999年至2003年先后上映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则使得CG特效技术成为未来商业电影发展的一种主要趋势。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

在这之后,《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由安迪•瑟金斯扮演的“咕噜”这一角色,更是开创了动作捕捉技术运用于电影制作的先河。为后来《极地特快》、《阿凡达》、《猩球崛起》等商业大作的最终成功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什么才是电影真正的灵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影特效制作在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间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特效制作费用也在商业电影总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电影人开始摈弃以故事情节为重的电影创作方向,转而采取故事服务于特效技术的创作态度。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2)

2010年的《阿凡达》是各种特效技术综合运用和发展的开始,詹姆斯•卡梅隆以一己之力实现了电影拍摄制作,乃至整个电影行业的现代革新。

在此之后,以“漫威电影宇宙”为代表的漫改电影在先进特效基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而像“终结者”、“星球大战”、“007”等一堆经典IP也在先进特效制作的带动下焕发新的生机,科幻和奇幻大片开始扎堆呈现。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3)

可单凭CG特效,没有故事情节的突破和人物塑造的创新,想要取得商业成功可行吗?

我们不得不肯定在特效技术日新月异,取得长足进步的今天,技术在电影制作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电影创作理论就一文不值,电影故事本身的突破和创新依旧是电影成功的关键。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4)

同样是漫改电影,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和近些年的《正义联盟》、《超人大战蝙蝠侠》形成了鲜明对比。

前者凭借着充满现实主义的社会探讨和出色的人文主义关怀在赢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亦赢得极高的口碑评价。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5)

后者则一味追求特效制作,忽略了对故事本身的构建,千篇一律的起伏转折和狂轰滥炸的特效应用让人昏昏欲睡。

而同样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系列作品,充满人性和生活气息的《钢铁侠》系列与虚无缥缈、狂轰滥炸的《惊奇队长》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特效技术和故事本身究竟什么才是电影的灵魂?

答案不言而喻。

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而起的CG动物电影狂潮

乔恩•费儒绝对是迪士尼的一大摇钱树,他不仅成功执导了《钢铁侠》及其续集,为整个漫威电影宇宙的发展夯实基石,还凭借《奇幻森林》的成功,为迪士尼开辟了新的商业天地。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6)

在此之前,迪士尼虽然早在《爱丽丝梦游仙境》就开始了对自家经典动画片的重塑,并相继推出了《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一系列真人童话电影,但是始终没有摄制以CG角色为主导的真人童话电影。

因为根据“恐怖谷效应”,利用先进的CG特效技术制作大量比拟真实的人物角色,可能不仅不会引起观众的观看兴趣,反而会极大加剧他们的恐惧感。

而《极地特快》、《夏洛特的网》、《贝奥武夫》以及《丁丁历险记》在口碑和票房上的平庸似乎也完美地映照了这一猜想。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7)

但是乔恩•费儒偏不信这个邪,李安那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中,不也有大量依靠CG技术制作的动物角色么?

在迪士尼高层的支持下,《奇幻森林》项目在大量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进展迅速,最终在2016年上映之后为迪士尼赢得了近十亿美元的票房成就。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8)

有了《奇幻森林》的珠玉在前,迪士尼开启了新的童话改编方向,不仅是《奇幻森林》的续集,经典童话《小飞象》,连当年掀起全球观影热潮的《狮子王》都成为了CG技术运用的对象。

盛极而衰

前面已经说了,电影真正的灵魂不在于它所采用的技术有多么先进,而在于它的故事本身,一个精心构建的故事相比上亿成本的技术应用更能推动电影的成功。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9)

在《奇幻森林》取得成功之后,作为迪士尼真人童话电影的开创者,《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波顿被确定为下一部以CG角色为主要人物的《小飞象》电影导演。

他的电影始终充满了浓郁的哥特风格和精灵古怪的奇思妙想,典型作品可以参照当年的《蝙蝠侠归来》、《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大鱼》。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0)

如果按照十年前的标准来看,《小飞象》绝对一部标准且成功的商业类型电影,故事的转折起伏,人物角色的举止行为乃至每一个场景画面堪称完美。

但是,《小飞象》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它太过于因循旧例了,已过不惑之年的蒂姆•伯顿在电影圈闯荡了数十年依旧还是只会不断重复同一种类型和风格的电影模板。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1)

整部《小飞象》的电影就像是《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剪刀手爱德华》、《大鱼》等几部蒂姆•波顿代表作的结合体,毫无新意可言。

故事上的不走心严重了整部电影的观感,即使是电影中那只耗费大量特效技术打造,栩栩如生的小飞象也无法挽救电影的最终票房。

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

虽然受到《小飞象》的影响,出师不利的迪士尼依旧没有放弃即将于数月之后登场的《狮子王》。

在乔恩•费儒的亲自执导下,“真狮版”《狮子王》完美的复刻了当年的动画版本。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2)

既然别出心裁的走暗黑哥特风格不行,我用CG技术将当年的动画版本重新演一遍总行了吧?结果就还真不行。

“真狮版”《狮子王》基本就是用CG技术将当年的动画电影复刻一遍,除了当年那些给无数青少年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物角色变得更加逼真之外,整部电影基本毫无建树。

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也仅仅只是在部分情节和电影主题曲稍微做了增减。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3)

1994年的《狮子王》即便放在多年之后也依旧会是迪士尼的永恒经典。

它用和《伊索寓言》相似的手法,巧妙的借用了动物世界中的弱肉强食,将充满传奇色彩的“王子复仇记”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编与演绎。

而2019年的这部《狮子王》与其说是一部独立原创的电影作品,倒不如说动画版的附庸,整部电影充满了拿来主义和纯粹的CG特效炫技。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4)

在《奇幻森林》取得巨大成功之后,迪士尼完全放开了手脚,大肆发展VR、CG渲染等极具革新性的技术。

到2019年的《狮子王》拍摄制作时,技术水平已然达到了可以连摄影棚和实体场景都没有,完全运用计算机合成的地步。

过分强调真实体验感的迪士尼或许没有想到,动画版《狮子王》在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象。动画人物形象夸张的拟人性特征赋予了动画版《狮子王》无可替代的表现张力。

到2019年运用CG技术重新构建人物形象时,因为强调真实,这些夸张的拟人特征(特别是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基本被舍弃了。

这些动物角色表达情感和意愿的方式被完全限制在了真实的动物躯体之中,无法完全伸展。

就像有些评论家所批评的那样,2019版的《狮子王》好比是经过演员配音的动物世界纪录片。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5)

有人可能就会问了,为什么同样是CG技术运用,同样是根据动画片改编,同样拥有众多动物角色的《奇幻森林》会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

那就看看《狮子王》和《森林王子》两部动画片的上映时间吧,1967年的动画版《森林王子》现在到了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而1994年的《狮子王》由于上映时间较晚,同时还拥有火热的人气与出色的口碑,持续不断影响着无数观众。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6)

受原作动画影响极小的《奇幻森林》很容易就能够在观众面前树立起新的形象,而《狮子王》却由于原作人物形象在人们心中的根深蒂固,很难实现突破和创新。

在2019年版本的《狮子王》上映之后,有媒体评论表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与突破:

“《狮子王》标志着第一部在以实景美学指导布置的虚拟现实中拍摄的关键帧动画电影的诞生”。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7)

在此之后,迪士尼仍将会持续不断地推出类似采用VR和CG技术拍摄制作的影片,像《小姐与流浪狗》、《奇幻森林2》等等。

而迪士尼的竞争对手,诸如华纳、环球等电影公司也在持续跟进类似电影项目的制作。

对于这次技术上的革新,究竟是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创新,还是退步,现在还很难作出准确的评价。

寄予厚望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险》折戟

由环球影业出品的《多力特的奇幻冒险》,是经典IP《怪医杜立德》系列的重启版本。

为了这部电影,环球不惜重金打造了诸多栩栩如生的CG动物角色,并请来了小罗伯特•唐尼、汤姆•赫兰德在内的一众好莱坞一线明星。

如果这部电影最终取得成功,无疑将会极大的推动CG技术在虚拟人物构建上的运用和发展,同时也能使在迪士尼处于颓势的CG技术重现辉煌。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8)

然而,即便云集了一众好莱坞一线明星和先进的技术处理,《多力特的奇幻冒险》由于剧本俗套,故事混乱,空有特效最终还是使电影在北美一上映就恶评不断,并且在各大专业平台上的评分仍在持续不断的降低。

票房数据更是不容乐观,从一月中旬上映到一月底,累计票房还没有达到5000万美元。

多力特奇幻旅行(从奇幻森林到多力特的奇幻冒险)(19)

虽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受疫情和流感影响,中国等庞大的海外票仓突然取消了电影的上映,但是即使加上中国的票房数据,相信审美标准不断提高的中国观众也不一定就会为好莱坞的失败买单。

这部电影的失败也最终为迪士尼未来的类似电影发展敲响了警钟,也让CG技术在电影领域发展的未来前景变得有些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