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庙,提起祈福许愿,你会想到什么?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

高香、红绸带、红牌牌?为什么看这质量就觉得不灵呢?

同样是宗教场所的祈福用品,不妨借鉴下日本的,每个神社或寺院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有两大宗教,即神道教和佛教。前者是本土宗教,后者则从外面传来。现在,两者都很兴隆,并有相互渗透之势。佛教活动集中在寺庙,神道教活动则集中在神社。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2)

凡是给神社做功德的企业(大多是社区的企业),根据钱数回馈大桶的清酒或灯笼供奉。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3)

“御守”,中文是“护身符”的意思。日本的御守,主要由一个用于固定袋口的绳结,带有精致花纹带有祈愿类型标识的小布袋和内部填充物组成。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4)

祈愿学业合格的铅笔。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5)

也有一些神社的学业成就守或合格守是放在小的透明塑料夹子或纸袋中。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6)

据说内部填充物一般是由写着神明名字的小木片、一张印有经文或祈愿内容的小纸片组成的,不同神社的御守内部填充物也不一样。打开御守会放走神明的能量,所以只能随身携带但是千万别打开。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7)

御守的类型有很多,最早用来辟邪和解除厄运,逐渐衍生到交通安全、安产、良缘、学业、健康等方面,不同寓意的“御守”可以以各种形式携带,有铃铛、锦囊、纸袋、吉祥物、牌子等,我最喜欢1000日元那种小童书包样子的御守,也是跟孩子的学业有关,是不是很可爱呢?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8)

这叫“绘马”。这种祈愿形式产生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当时,祈愿者总是带着马匹前往神社或寺庙。后来,不带马匹了,就在木板上绘制一匹。据说这就是“绘马”的由来。再后来,人们不只在木牌上绘制马匹,还可随心所欲地绘制其他图案,然后书写上具体的祈愿文字。木牌上的马匹图案就渐渐消失,但“绘马”这一名称却流传下来。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9)

除了绘马还有另外一种木架也很常见,绑着无数雪白的小纸条。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0)

这是卜签自取的地方。大铁盒里面装有很多卜签,自行把钱放进木箱中,就可以摇动铁盒卜签。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1)

摇出的签子上面写着编码,找到对应的小抽屉自取签文。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2)

卜签分吉凶两种。无论吉签还是凶签,上方都印有俳句或和歌一首。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3)

在俳句或和歌下面,则是“运势”(运气)栏,就交友、恋爱、婚姻、生育、疾病、考试、就业、旅行、迁居等事项做出具体描绘和建言。拿到吉签者,一般都把卜签带走,寓意是“吉祥伴我走”;拿到凶签者,一般都把卜签留下,并牢牢地系在木架上,意思是“把凶兆永远甩开”,以求逢凶化吉。

日本御守文化解读(日本的御守灵不灵)(14)

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或者是不是灵验,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在一个小小的“御守”,作为传承数百年的文化现象,竟然有这么多讲究,做得如此之精致,让人感受到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比起粗制滥造、一味忽悠你多花钱的国内寺庙,是不是值得借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