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绿叶玉石板,金色鱼儿浮水面,釜中两沸即成餐。这几句诗形象生动,说的便是黄陵的棍棍面,因面反复揉和,食油充分渗入,故而入口绵软柔长,口感厚实。2012年,棍棍面被列入黄陵县县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1)

说起棍棍面,石腰子棍棍面的名号在黄陵县可谓是响当当,50岁的蔡亚先是黄陵县店头镇关村人,1989年她和丈夫周德正便开始做起棍棍面的生意。蔡亚先告诉记者,石腰子棍棍面出现在饭馆里,和大车司机有关。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2)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3)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4)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5)

石腰子是店头一个村,来往车多人多有了商机,村里有人就开始卖面,好吃顶饱,大受天南地北“下苦人”欢迎,打出了招牌。

周德正

以前吃棍棍面的都是咱们黄陵人多一些,现在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吃棍棍面,咱们家的棍棍面实惠、顶饱还好吃。

棍棍面,顾名思义,面条粗如小棍棍,口感筋道,因为手工揉面,又有盐水加持,所以面条极具韧性。 拉面用汤煮,而棍棍面的烹饪方法主要是“炒”。面条下锅煮好,可选肥瘦肉、鸡蛋、火腿或素菜炒。掌勺的师傅一般下手重,青椒、西红柿是金牌配角,盐、辣子加得毫不留情。往往吃得人满头大汗,抱着肚子,长叹一气,心满意足。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6)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7)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8)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9)

蔡亚先

咱这个石腰子棍棍面必须是一份一炒,不能是一锅炒几盘分出来的,大家都不爱吃那种,就喜欢我家这种棍棍面。

这些年,黄陵县像蔡亚先夫妇一样会做棍棍面的人越来越多,在村里和县城相继开起了特色面馆,闻名乡里的棍棍面,不仅是黄陵的地方特色美食,也成为了黄陵人重要的致富产业。

老陕油泼棍棍面(黄陵石腰子棍棍面)(10)

蔡亚先夫妇

我们卖石腰子棍棍面已经三十多年了,毫不夸张地说,半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我们家的棍棍面在县城非常受欢迎,所以会将面店一直经营下去。

来源:黄陵县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