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认的心脏食物(欧洲心脏杂志:)(1)

菜端上桌,觉得没有味道

再加点盐或者来点辣椒酱提味

这个举动是不是大伙都有过?

不过最新一项研究显示,

这个习惯可能会和过早死亡挂钩......

近日,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针对超过 500,000 人的研究显示,在餐桌上的食物中添加额外盐的人因任何原因过早死亡的风险更高。(此处的过早死亡被定义为死亡 75 岁之前死亡)

与从不或很少额外在餐桌上加盐的人相比,那些总是在烹饪好的食物中加盐的人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了 28%。

世界公认的心脏食物(欧洲心脏杂志:)(2)

给端上餐桌的食物中加盐是一种常见的饮食行为,与个人长期偏爱咸味食物和习惯性的盐摄入量直接相关。在西方饮食中,餐桌上的添加盐占总盐摄入量的 6-20%,由此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评估习惯性钠摄入量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英国生物银行研究的 501,379 人的数据。在 2006 年至 2010 年期间加入这项研究时,通过问卷调查参与者报告他们是否在食物中添加盐:(i)从不/很少,(ii)有时,(iii)通常,(iv)总是。研究人员调整了他们的分析,以考虑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剥夺、体重指数 (BMI)、吸烟、饮酒、体育活动、饮食和医疗状况(如糖尿病、癌症心脏和血管疾病)。研究随访中位数(平均值)为九年。

世界公认的心脏食物(欧洲心脏杂志:)(3)

▲研究摘要图

这项研究首次评估了在食物中添加盐与过早死亡之间的关系,这提供了新的证据来支持改变饮食行为以改善健康的建议。即使是通过在餐桌上少加盐或不加盐来适度减少钠的摄入量,也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健康益处,尤其是在普通人群中。

世界公认的心脏食物(欧洲心脏杂志:)(4)

▲在对于特定原因的过早死亡分析中,研究发现在食物中添加盐的频率越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的风险越高。

研究人员也表示,大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减弱向食物中额外添加盐与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如何做到食盐减量?

我国是食盐摄入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中国,近40%的死亡由中风和心脏病引起。而过多摄入食盐、高钠低钾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血压升高,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世界公认的心脏食物(欧洲心脏杂志:)(5)

除了像上文研究中提到的,尽量不在餐桌上加二次盐,最新的《中国膳食指南》也提出了5点建议:

1. 选用新鲜食材,巧用替代方法

烹调时应尽可能保留食材的天然味道,这样就不需要加入过多的食盐等调味品来增加食物的滋味。另外,可通过不同味道的调节来减少对咸味的依赖。如在烹制菜肴时放少许醋,使用花椒、八角、辣椒、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来调味。

2. 合理运用烹调方法

烹制菜肴可以等到快出锅时或关火后再加盐,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食盐的用量。

3. 做好总量控制

在家烹饪时的用盐量不应完全按每人每天5g计算,也应考虑成人、孩子的差别,还有日常食用的零食、即食食品、黄酱、酱油等的食盐含量,以及在外就餐,也应该计算在内。

4. 注意隐性盐(钠)问题,少吃高盐(钠)食品

鸡精、味精、蚝油等调味料含钠量较高,某些预包装食品往往属于高盐(钠)食品。为控制食盐摄入量,最好的办法是少买高盐(钠)食品,少吃腌制食品。

5. 要选用碘盐

为了预防碘缺乏对健康的危害,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实施食盐加碘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碘缺乏病的流行。除高水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应推荐食用碘盐,尤其有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