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哥和大家聊到江南人家端午节多于门窗悬挂水菖蒲叶,但是临床用的最多的菖蒲却是石菖蒲。很多人在问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今天正哥就和大家接着聊一聊石菖蒲。

石菖蒲亦属于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和水菖蒲为近亲。石菖蒲多生长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砾石之间,株型相对矮小,故名石菖蒲;而水菖蒲多生长在浅水淤泥之中,株型相对高大,故也有泥菖蒲、泥昌、大叶菖蒲之称。

石菖蒲开窍明目(石菖蒲开窍益智)(1)

石菖蒲

石菖蒲也以根入药,处方名为“石菖蒲”,以根呈九节者为佳,又称“九节菖蒲”。相比水菖蒲而言,石菖蒲辛香气味更加浓烈,而且没有水菖蒲那种泥腥味,因此古人认为石菖蒲药用价值更佳。正如《本草新编》言:“石菖蒲,必须石上生者良,否则无功”,《本草蒙筌》言“生石涧而叶细嫩者,名菖蒲,根小节稠,味甚辛烈,堪收入药,通窍开心;种池塘而叶粗长者,名菖阳,根大节疏,味兼和淡,惟取作饯,餍酒点茶。故古方中但用此味,特加石字于上,示其所优,使人之不误取也”,古人对水菖蒲及石菖蒲药效的评价可见一斑。

石菖蒲开窍明目(石菖蒲开窍益智)(2)

石菖蒲

石菖蒲性味辛、温,气芳香。具有开窍化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疗疮解毒之功效,可用治多种疾病:

1.痰蒙神窍、神志不清:古方治疗温病或痰湿蒙蔽心包出现神志不清、意识朦胧者多用之,与郁金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价格昂贵的安宫牛黄丸。用新鲜的石菖蒲根50g和郁金15g研磨成汁,频频喂服。

2.健忘:古人认为石菖蒲为神草,具有开窍、益智的功效,所以治疗早衰、健忘的古方中多用石菖蒲。前段时间浙大教授带领学生炼制“孔圣枕中丹”而轰动一时。该丹药中就有石菖蒲,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

3.湿困脾胃、纳差呕恶:石菖蒲气味芳香,能够化湿和胃醒脾,正哥在临床上治疗湿困脾胃,出现纳差、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者,多用佩兰、石菖蒲各10~15克,以化湿醒脾、和胃止呕。

4.皮肤生疮:据《本草衍义》记载,有人遍身热毒疮,痛而不痒,痛不可忍,渗出粘着衣被,朝夕不得睡。后用石菖蒲挫成粗末,放在席上,让患者躺卧上面,不出一周,疮疡痊愈。

现代研究表明,石菖蒲具有镇静、抗惊厥、止咳平喘,促进冠脉血流增加、促进消化液分泌等药理作用。

石菖蒲开窍明目(石菖蒲开窍益智)(3)

石菖蒲药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菖蒲除了受到医家青睐之外,也颇受仙道之士以及文人墨客的喜欢。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石菖蒲的仙风及傲骨跃然纸上。在广州白云山,有一条溪涧因盛产石菖蒲而得名“蒲谷”,相传战国时期著名术士郑安期曾在此采集九节菖蒲为民治病。后秦始皇召见郑安期,想得到长生不老之术。郑安期不理他,悄然而去。秦始皇再次下令召还,郑安期不甘屈服,便于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在白云山的云岩跳崖自尽。当跳崖时,忽然有只白鹤飞来,载着郑安期腾空升仙而去。现当地仍有“郑仙岩”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