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1)

幸福里BANNER

熊猫贝贝专栏内容:地产话题第四百四十一期(NO.441)

专栏内容提要:

关于“泡沫、赚钱,财富”的深度思考。

资深地产人,凭良心写作,讲人话,结善缘,有态度。

客观行文,理性看事。 还请各位读者朋友多多支持。

拒绝标题党,坚持耕耘深度专业内容

(独家内容,侵权摘抄必究,首发头条号)

我是@熊猫贝贝小可爱,地产行业策略研究者,房地产和楼市观察分析者,欢迎关注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2)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441篇原创文章:

年前的一次饭局上,笔者的一位导师级别的忘年交老友,说了这么一句话:“厌恶经济泡沫,恐惧价格泡沫,抵触泡沫现象,甚至是看不懂泡沫的人,注定贫穷,并且永远无法摆脱自己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中,永远底层的命运”。

颇为触动,也就有了撰写一篇文章进行思考和研究的动机。

没有人的本性本能中,会缺少好吃懒做,坐享其成,安逸恶劳的成分。

谁不想轻松赚钱,生活舒适,物质满足,过上心满意得的好日子?

但是前提是,经济社会环境之下,所有的物质层面的获取,都是建立在经济收入的基础之上。

很简单,想要过得好,就得会赚钱,不管是学富五车还是身怀绝技,不能实现价值产出和货币回报,都得饿肚子。

所以,谈赚钱,没什么尴尬的,也并不难堪。

赚钱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投资,也就是钱生钱,也就是财产性收入,这是完全解放劳动力的收入状态。

但是人都是厌恶风险的,而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才说投资是逆反人性的。

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是追逐利润,是创造财富,只是绝大多数人,不能理解泡沫,甚至是对泡沫有一些顽固的误解,所以,绝大多数人所获得的财富,都是有限的,而只有极少部分人,真正掌握了“泡沫的真相”,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触摸财富,帮助自己和家庭实现阶层跨越。

“泡沫的本质,是财富最高效率的转移途径,也是创造财富效率最高的方法”

所以,泡沫的风险也是最高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是不是和投资一样的?

这篇文章,就用一个理性,客观的态度,从赚钱的模式本质出发,对经济环境中的“泡沫”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逻辑的思考和讨论。

本文没有任何投资引导和广告,只是一次认知和思维的探索和分享。

请放心阅读,文章略长,部分内容可能较为直白扎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进行思考。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读者通过文字选择作者,作者也在通过文字选择受众。

如果有帮助,欢迎关注,每天看点有深度的房产和楼市的内容,帮助您更好地认知财富,资产,还有中国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3)

图片来源:网络

一、从赚钱的模式上,看懂财富的转移、分配的规律

在这个世界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和经济体,所有的经济活动无非就两件事,转移和分配。

而决定转移和分配的,就是赚钱的方式。

泡沫是经济环境中的必然产物,要聊泡沫以前,就必须要看懂赚钱的模式和层次的不同:

第一个模式,是纯粹的生产剩余价值,就如同农民种地,扣除生产资料(土地和农具)的使用成本和自身生存的成本(衣食住行)以外,通过种地获得的粮食剩余,就是生产剩余价值。

这个模式毫无泡沫,完全就是实打实的剩余价值积累,还是以生产剩余的形式表现,这是效率最低,安全性最高的赚钱模式。

第二个模式,是出卖自己的劳动价值,获得劳动回报的模式,最终获得的财富回报,是劳动价值被剥削以后的剩余价值。

不管是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还是写字楼白领,绝大多数人,在经济环境中都是用这个模式进行赚钱的。

这个模式同样没有泡沫,任何人通过“打工”获得的回报,都是建立在有剩余价值基础之上的,能力越高,价值越高,一旦没有剩余价值的存在,那么回报必然中断。通过这个模式赚钱,效率要高于上一个模式,因为剩余价值的产生,有规模效应,能够剥削剩余价值的主体,比如公司,企业,行业,行当等等,能够产生承接和分配的财富总量绝对要比个人要强。

第三个模式,是通过贸易关系中的利润进行赚钱,也就是差价利润价值获得。

无论是自己创业开店还有通过贸易业务实现收入的群体,再到公司企业性质的商业贸易模式,只要是通过商品的交换过程中的利润获得财富的,都属于这个模式。

这个模式无论从效率还是数量上,对获得财富来说,都比上一个模式要快,因为交易这件事本身不产生价值,北京的特产拿到广东买,东西还是那个东西,没错吧?

那么这个利润就有很大弹性了,当一个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没有实际增量的价值增加(当然要刨除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运输,仓储,损耗,保管等等成本),那么就可以看做是一种基于交易关系而凭空产生的财富,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利润不管高低,是不是一种大众认知中的泡沫?

没有利润,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交易和商人就不复存在,所以,通过商业交换生存的群体,都是依赖利润,也就是依赖泡沫的。

第四个模式,是完全没有商品交换的货币交易模式,也就是通过中间凭证(股票,债券,存折,虚拟资产,有形资产等等)作为货币桥梁,通过货币在资产,资本之间的转换,实现货币价值增长。

毫无疑问,这是所有赚钱模式里面效率和质量最高的模式。到了这个模式,赚钱这件事已经完全脱离了劳动力,脱离了商品交换环节,货币在不同中间凭证之间的流动,产生出来的货币价值,就是这个赚钱模式的核心。

这其实就是经济泡沫最集中的模式,是没有实体价值的纯泡沫赚钱模式

也就是说,通过货币交换的过程赚钱的模式,是终极的赚钱模式。

2020年有句话很有意思,就是说互联网的终点是高利贷,其实就是上面四个模式的进化的一种表现,不仅仅是互联网,其实所有的行业发展盈利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出现金融化的进化:资本逐利,人性懒惰,当财富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必然资产化。

其实不用只盯着互联网行业,大型国企,品牌企业,有几个没有对外放贷的业务?

更别说金融机构银行的生存根基,就是放贷。

就算银行是国家的,接受严格管控,但是“影子银行”永远存在。

简单来说,从赚钱的四个模式的认知中,泡沫经济是赚钱的模式,毫无疑问。

举个例子:在赚钱,也就是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这件事上面,种田的比不过打工的,打工的比不过做业务搞贸易买货的,实体交易搞不过货币交易的。

而货币交易,就是没有实体经济价值产出的纯泡沫模式。

这个逻辑,世界通用,永恒不变。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4)

图片来源:网络

二、“泡沫”究竟是什么?

一说起经济泡沫,基本上没有什么正面积极的看法和态度,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和理解中,经济泡沫就必然意味着高度风险和危机。

这个感觉没错吧?其实这还是得益于各路专家和媒体的“危言耸听”。

先看公开的“经济泡沫”定义:

经济泡沫是一系列资产 (尤其是虚拟资本) 价格膨胀,即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大幅度上涨,使其市场价格远远超过了它实际代表的价值,形成虚假繁荣和含有过多“泡沫” 的经济总量。就一国的国民总资产来说,一般可区分为有形资产 (包括土地)和金融资产两个部分。在当今的资产市场上,最大量买卖的上市资产集中在股票和房地产上,因此,资产价格膨胀特别表现在股票和房地产上。

特别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高房价的房子”和“高估值的股票”就是经济泡沫。

(备注一下:经济泡沫是针对特定资产的状态,比如房价泡沫,股价泡沫,而泡沫经济是一种宏观的经济环境的状态,以1990年以前的日本为代表。)

先不说这样的认知理解是否正确与否,但其实从泡沫本身来说,这种认知理解就是一种狭隘偏见的看法。

上面也说了,泡沫的本质是利润,是财富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泡沫的存在,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以,泡沫本质其实没有那么强烈的褒贬色彩。

然后就从房价和股价上面,来看一看,泡沫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房价,高房价是不是泡沫?肯定是的,但是高房价存在的逻辑,还有房价上涨的逻辑是什么?

是房产在产权转移的过程中,接盘者愿意,并且有能力,通过自己的生产价值和财富(当下和未来)为代价,换取房子的所有权。

也就是高房价中的泡沫,被购房人用自己当下和未来的财富价值进行夯实和填充。

其次是股价,肯定是有泡沫的,在股票市场里面就没有低估的说法,谁信谁倒霉,一个年利润只有2千万的公司,股票市值随便过亿非常正常,那这样的股价表现,百分之80%都是泡沫,这个逻辑没有问题吧?

那投资者为什么还要买这样的泡沫呢?因为股价高估逻辑非常简单:用公司和企业未来的生产价值收益和公司利润,可以实现对这个股价的估值消化,因为公司在发展,业绩很稳定,增长很顺利,这个股票的估值就会持续走高。

高股价,是对应公司的生产价值和未来的收益利润,对股票估值进行消化。

也就是说,即使是泡沫,也有其合理性存在,只要是不危及这个合理性,那这样的泡沫就是安全的。

安全的泡沫存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活跃分配和流动的重要原因。

客观理性地来看,在安全范围内,对泡沫的投资,是获得财富最有效率的办法。

举个简单例子,杭州马老师的蚂蚁金服IPO估值是2250亿美元,这个估值是不是泡沫?

开玩笑,让马老师的所有员工,加上公司固定资产,再加上公司资源和各种技术,别说2250亿美元了,恐怕换成日元,泰铢都达不到。

所以经济泡沫的存在,还有一个本质,那就是最高效率的资本收割和财富转移渠道。

看懂了这个本质,就能看懂李嘉诚,巴菲特这样,站在财富巅峰的富豪和代表,是如何通过“制造泡沫,转移财富,收割财富”的核心逻辑了。

大家都在地球上面,有人赚大钱赚快钱,一定是有人要买单,要亏损的。

只是经济泡沫,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这才是关于泡沫最靠谱的理解,全网独家能算吧?

PS:那些抄袭搬运,拾人牙慧的,就不要自取其辱了,这种层次的认知和内容,也不是你们这些网络乞丐能弄明白的。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5)

图片来源:网络

三、“经济泡沫”得以存在的根基和意义

通过以上内容,建立了对“泡沫”的理性客观认知以后,就要说一说关于泡沫的风险问题。

大家先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经济泡沫能够得以持续存在的根基,是什么?

因为泡沫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可能很复杂,而且这个过程时间非常难以预计和把握,就像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事实上面对房价已经是处于一个泡沫环境中了。

每个时代,都有经济泡沫的存在,要想认知泡沫的风险,追本溯源,还是要从泡沫存在的根基上去理解。

很简单的逻辑,根基决定稳定,根基都出了问题或发生变化,那么必然风险爆发。

对经济环境中的大量经济泡沫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后,可以发现经济泡沫能够持续存在的根基有五个:

第一个,是市场共识,就算是泡沫现实,但是市场依然对这样的价格承认并接受;

第二个,是市场环境中购买力能够支撑;

第三个,是作为泡沫载体的中介商品,具有现实的价值支撑;

第四个,是流动性稳定,也就是需求关系持续存在

第五个,是最终可以由外来的价值增量对泡沫持续进行夯实和消化。

注意,这五个根基因素是并列关系,没有重要排序性。

任何经济环境中“泡沫破碎”的情况出现,也就是风险出现,必然是其中一个根基出现问题。

以藏獒,兰花为例,那就是流动性出现问题;

以日本房产泡沫为例,那就是外来价值增量中断(政府不再为房价买单);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那就是次贷信用破裂,也就是购买力脱节(债务终端偿还能力不足);

结合任何时期,任何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环境来看,经济泡沫的存在,无疑是经济活跃的必然,经济泡沫的发展扩大,必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而经济泡沫的风险,其实最终还是一个价值夯实和估值消化所决定的。

有一种说法,是形容泡沫的,有刚性泡沫和风险泡沫。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5个根基都存在,并且持续稳定,那么泡沫其实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但是要5个因素同时存在,并且稳定,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经济学难题了。

这也是所有经济高速发展国家,都必然会面临和需要去解决的核心问题。

但是,不管在什么领域出现的经济泡沫,只要这个泡沫在风险没有爆发以前,就是这个经济环境之下,实现财富量级增长,效率最高的渠道和途径,这就是经济泡沫存在的意义。

比如在中国,大可以说房价有泡沫,但是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得以快速实现,是不是因为房价泡沫的存在而得以实现的?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买房并且伴随泡沫增长,是不是最轻松,最高效率,而且最稳定的财富增长手段和渠道?

这里请不要带有色眼镜和偏见,有一说一,事实如此。

而美国,就是股票市场。

俄罗斯和欧洲地区的国家,为什么最近这些年经济增长和财富繁荣平淡无奇?

没有经济泡沫嘛!

看懂了决定泡沫风险的根基,看懂了经济泡沫的存在和财富意义,那么就可以说触摸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环境中的财富密码。

当然,解开密码光看见看懂还不够,这个文章下面继续研究。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6)

图片来源:网络

四、普通人想要在财富层面实现逆袭,突破和超越,必然需要一场“泡沫”

对于当下的普通群体来说,最期望的,莫过于是财富获得,凭借财富实现阶层提升,过上更好的日子,享受更好的生活。

这种需求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社会要发展,经济要进步,总是要有追求的!

普通群体,要想实现在财富层面的逆袭,方式有多种多样,首先要期望、同样鼓励的是通过自身努力/拼搏/付出,为社会创造财富从而获得应有的物质回报,进而跻身有产一族行列,实现完美蜕变,这是过去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从偏僻农村,小城市,边缘地区走出来的无数普通人最主流,最靠谱,也是最符合国家对经济发展规划的成功路径。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任何国家和经济体,都必然会趋于社会财富固化,阶层固化,剥削关系建立和巩固,出现贫富分化,出现阶层割裂……

很现实,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量高速实现的状态下,勤劳致富,积极进取,努力拼搏,所获得的财富回报比例和效率是非常之高的,改革初期,摆地摊卖小商品都能迅速致富,随便开个饭店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在这种状态下,只有因为懒而穷,只要努力,就是笨都可以赚钱发财。

比如老干妈,还有一些到今天都家喻户晓的品牌,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家致富的。

这是基于物质贫乏到富足的经济过程所决定的,当然,因为不同群体的勤劳程度和际遇不同,必然造成了贫富分化,这也能理解,凭什么躺着不动的人有资格和起早贪黑,敢于拼搏的人去比呢?这就是市场经济。

但是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是不可能永远存在和持续的。

增量环境,必然走向一个存量环境,经济增长必然放缓,那这样,财富逻辑就会从原本的增量中比效率,转变成为存量环境中分蛋糕。

不吹不黑,先富起来的群体,对于财富的占有和增量的追逐,已经渗透到血液和本能之中了,让富人失去财富和持续获得财富的状态,就和普通群体被砸了工作饭碗,永久性失业,是一个性质的东西和威胁。

所以已经掌控了财富的群体,在分蛋糕的环境下,会用尽一切手段和办法,来维护自己财富基础上,不断的打压和加大对普通群体的剥削。

人性使然,必然如此。

比如说对剩余价值的压榨加大(996,007的劳动时间垄断),比如说通过金融手段去降低和破坏普通群体的财富根基(消费主义洗脑,透支消费鼓励,通过负债建立起深度剥削)。

根据社会2-8定律来说,正常情况下,是20%的人掌握80%的社会财富,剩下的80%的人,掌握20%的社会财富。

而现在是20%的这个群体,不满足于80%的份额(因为怕被阶层突破分食,恐惧普通群体认知提升而进行复制,碾压,掠夺),再加上对财富的人性贪婪(谁也不会嫌钱多,有钱的想赚更多的钱),就必然会导致通过金融手段,让普通的80%群体手上的20%的财富完全转移到自己手上,并且还让这80%的群体背负债务。

得,一无所有还不行,还得打工还债。

这并不残酷,这就是存量环境里面的现实。物竞天择而已。

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什么P2P,网络贷款,信用卡,各种庞氏骗局,传销等等,是不是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大量出现了?

对应的,是实体行业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不仅仅是实体,就连生产端,开网店的,最近几年下来,钱可还好赚?

当然,还有房价暴涨。

都是经济增长放缓,增量环境转变为存量环境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财富保卫战”,围剿和反围剿。

在这种环境下,获得财富的模式,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实话实说,如果还是用一根筋的勤劳,自身努力/拼搏/付出,在一个阶层趋于固化,资本和劳动价值关系趋于稳定,经济环境增量有限的大环境之下,要吃好喝好,持续生存,那是可以的,但是要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财富积累,借助财富实现阶层跃升,改变个人和家庭的财富地位,想都不要想。

就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老老实实打工,勤奋努力,规规矩矩的劳动产出,获得的收入,能跟得上房价吗?能买得起房子吗?有了房贷以后,会有压力吗?

在一个社会财富进入存量状态,社会财富总量增加效率下降,增量变小,残酷现实的财富分配争夺的环境里面,想要实现财富的爆发,就必须要依赖一次安全,可控,能承受损失的经济泡沫。

在当下996,富裕群体高度警惕并且变本加厉加大剥削的环境下,对于所有的普通人来说,资产泡沫对财富暴增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辛勤的工作,有多少人是靠工资实现财务自由的?!

35岁中年危机,外卖员这样的基础岗位劳累致死(还不给主动赔钱,各种套路规避,资本剥削凶残可见一斑),基础职业内卷严重……

不是劳动不值钱,不是勤奋没意义,只是环境和时代不一样了而已。

这是现实,要敢于面对,现在随便创业开店,都没有亏损坚持的说法,都是猝死。

这里要做一个声明,不是说鼓励普通群体打了鸡血,不顾一切地去跟风炒作,疯狂逐利,特别是思想认知和理解能力还有对自己欲望的控制都达不到收放自如,智珠在握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去追逐经济泡沫,炒作资产泡沫,妄想套利。

特别是楼市和股市,在这样现实已经存在的泡沫现象的资产投资市场,或其他资产领域高负债加杠杆的乱买一气,大概率是往火坑里面跳。

要知道,经济泡沫对财富增长的效率有多快,那么吞噬财富,让个人经济基本面滑入负债深渊的速度同样有多快,这篇文章,只是和各位看到的朋友交流财富理念。

做不到理性客观,做不到量体裁衣,做不到认知建立,不仅现在穷,而且永远都穷,即使一时运气风口使然发起来,很快就不行了。

赌桌永远有人赢,赌场永远最后赢。看这篇文章,就是要理解赌场的逻辑,知道如何增加自己的胜率,是一个认知的提升,而不是叫你去赌场赌钱。

在中国,想要存量环境中,实现财富暴涨,就一定需要有资产意识:

富人因有资产做抵押显得更有信用,也就更容易获得贷款,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就是在“印制”货币,富人持有货币过多会引发资产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上涨会让拥有资产的富人更富有,没资产的穷人更穷,两极分化加剧。

每一次信贷扩张,都是一次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过程,财富从普通人手中向拥有资产的人手中转移,货币刺激政策的信贷扩张是贫富分化的重要推手。

在社会财富缺乏增量的情况下,所有的财政/货币刺激政策都会造成存量财富的转移,而拥有资产即拥有了吸附财富、分配财富的媒介。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有产者通过资产对无产者进行财富转移和掠夺,所以,对于普通群体来说,首先要对抗的,是货币层面的掠夺,就是要让自己“有产”。

而这个从“无产”到“有产”的过程,就是一个从认知经济泡沫,到接受经济泡沫,最终到拥抱经济泡沫的过程。

如果不能认知经济泡沫的现状和理念,那永远处于财富分配最底层,财富增量效率降低,被剥削加剧,结果会如何?

如果不能接受经济泡沫的现实,那就是“流氓无产思想”,你弱并没有理,跟不上经济环境而已,被淘汰是必然。

如果不去拥抱经济泡沫,那么想实现财富暴涨,通过财富实现阶层跨越,那就是做梦。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运气和风口,想要在财富上实现逆袭,在当下现实的经济环境中,必然需要一场“经济泡沫”。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7)

图片来源:网络

写在最后:几点思考和建议

不知不觉也写了这么多,最后进行一些思考层面的总结和建议:

经济泡沫的载体,只是一个交易工具,一个转移财富的媒介,比如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子,虽有居住的使用价值,但其价值被严重高估,但这不妨碍投资者从中大赚特赚。

现实如此吧?

任何一种物品,只要被赋予过多的价值,并引起疯抢就具有投机产生泡沫的可能,字画、古玩、艺术品、黄金、大宗商品、期货……还有大家平常接触最多,而且最易参与的房子、股票、债券等等。

这些资产或投资工具本身没有多少价值(是的,房子有租金收益/股票有分红和价值提升/债券有利息/艺术品有观赏性,而这些只是产生泡沫的由头),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财富分配和转移的介质,如果想参与其中必须结合自己的经济/知识/精力等实情了解它们的特质,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认知和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行动之前的,如果不能对经济泡沫有充分的认知深度和本质理解,就绝对碰都不要碰。

炒股的人不少,买过茅台的人也不少,但是在茅台上赚钱的人,很少。

这和在一线城市房价泡沫膨胀过程中,本地人赚到钱的很少,是一个意思。

凭借经济泡沫赚到钱,发了财,实现财富膨胀的人,本质上不是什么投机取巧,而是一种认知碾压,赚的是认知差的钱。

每一个从经济泡沫中赚到钱的人,掌握了经济泡沫发财密码的人,别说什么炒房子,看准环境,什么都炒,李嘉诚,巴菲特,索罗斯,都是这样赚大钱的,都是拥抱经济泡沫致富的。

巴菲特坚定看好美国,不就是相信美国经济增长能够对他看重的美股实现高估值消化?

所以,对于普通群体,对于绝大多数依然需要通过劳动积攒财富的群体来说,这篇文章提供的对经济泡沫的解读和一些理念,非常关键。

至于能不能有耐心看明白,能看到什么程度,能对现实有什么帮助和指导,那就不是我的问题了吧?

最后有几个良心建议:

1、任何的投资和赚钱,都是利益关联,都是人性考验,所以,法律很重要,提前建立法律意识和相关认知基础,是进行任何投资和尝试以前,重要的保障基础。

2、重视信用,存量环境下的财富转移,最符合民情民意的,就是对老赖群体的财富分解。

这个不多说,懂的自然懂。

3、建立“资产意识”,就算不求大富大贵,也需要通过构筑个人和家庭的“底层资产”,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冲击。

(至于资产思维和意识,笔者会另行撰写专题文章进行分享)

4、最后,是认知不足,不要尝试,不要冒险,股市楼市,任何投资,都有风险,想赚多少钱,提前想想自己能不能亏这么多钱。

因为通过经济泡沫去发财,总是要有人为泡沫买单的!

击鼓传花的游戏的精髓是什么?

只要最后花不在自己手上,就是赢家。

2021年,经济波动和暗流涌动正在恢复平静,但是影响视野的大雾依然没有散去。

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能够心志坚定,做好准备,在2021年实现迷雾冲破,快意逐浪!

文章就写到这里。希望各位读者朋友能够喜欢。

或赞或骂,还请留个声音,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8)

图片来源:网络

思考,是对世界的尊重。探索,是对未来的准备。

每个人,都没有选择时代的权力,但是时代绝对可以选择人。

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是一个眼界和思维决定的未来。

希望能与有伟大格局和理念的群体同行。

做时间的朋友,做时代的弄潮儿,做命运的主宰,做财富的主人!

仅以此文,与各位读者朋友,分享。

经济泡沫来临如何避免(深度思考对泡沫)(9)

图片来源:网络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欢迎在下面留下您的想法和看法。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熊猫地产观,讲究和追求的就是在纷杂繁乱的信息时代,输出一种稀缺,宝贵的经验。

这就是本人自媒体的态度和初心:不做什么大路货,通过写作分享,记录对世界的认知。

熊猫不稀罕吗?你觉得我的文章不稀罕吗?哈哈哈哈……

不当什么专家,也不敢大言不惭说自己高明,只想通过写作分享,心存善念,广结善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