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白崇禧的兵团一直盘踞在武汉,总兵力达25万。因为他自持内战中并未遭受多少损失,同时借长江天险和江防工事拥兵自重。

1949年9月30日解放哪里(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1)

白崇禧与蒋介石

国共和谈失败后,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全线突击敌人的长江防线,打响了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大军向浙赣迅猛推进,隔断了白崇禧集团与汤恩伯集团的军事联系,造成从赣入湘粤,从南面切断白崇禧后路。同时先后占领武汉东、北、西三方广大地区,对武汉形成半月形包围。

1949年5月9日,由毛泽东主席起草、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出的《关于四野提早渡江和用兵问题致林彪、肖克电》中指出:“以据白崇禧的意图不是准备在衡州以北和我作战,而是准备逐步撤至衡州以南,因此,你们全军拟有提早渡江时间的必要,并且不必全军到达北岸然后同时渡江,可以采取先后陆续渡江的方法。”四野“应全部推进至以郴州为中心的区域,并准备在该区域与白崇禧打一仗(应估计白崇禧部约25万人左右可能在该区域和我军作战)。”

1949年9月30日解放哪里(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2)

久经沙场的白崇禧十分清楚:在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民怨掀天的武汉地区与锐不可当的解放军决战,既无物资基础有无群众基础,难逃覆灭命运,莫如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必要时退守广西老巢另作他图。1949年5月10日,白崇禧集团主力第三兵团开始南撤。11 日,除汉口城防部队外,武汉长江北岸的国民党军队已全部南撤至武昌。

1949年5月15日,人民解放军从团风至武穴段渡过长江,位于汉口正面的解放军先遣兵团肃清武汉近郊标子湾、刘家庙之敌,完成了对武汉的战役包围。兵锋直薄武汉城下,国民党第十九兵团司令张轸率3个师2.5万余人在武昌金口一带宣布起义,下午3时许坐镇武汉的“华中王”白崇禧乘“追月号”专机仓皇南逃,晚7时许,国民党守备司令鲁道源发表书面谈话称放弃武汉,午夜时分,最后驻扎武汉的国民党军第58军全部撤离。

1949年9月30日解放哪里(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3)

1949年5月16日,素来有“兵家必争之地”的武汉解放,武汉人民从此告别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但武汉的解放过程,既不是长春那样因困难导致据守者起义而和平解放,也不是绥远那样由敌对双方协商保持原状、留待日后解决,更非如北平那样据守者因被重兵围困而进行谈判同意和平接管。武汉的解放是据守一方有实力与进攻一方抗衡,却最终弃城而逃,形成“真空”后,进攻方和平进驻,于是出现了解放战争史上特有的兵不血刃和平解放武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