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因清初建吉林乌拉城而得名,简称“吉”,省会长春市,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下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包括60个市辖区、县级市、县。

康熙在吉林市的传说(吉林一个县康熙)(1)

辉南县,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麓,是长白山脉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带,是进出长白山的重要通道和门户。

辉南县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上古为思慎氏地,周朝为肃慎地,两汉时属挹娄地,南北朝属勿吉地,隋唐属靺鞨地,后入渤海国。辽朝时,始在此建镇设府;金朝时,属上京会宁府辖地;元朝时,属海兰府辖地。明朝时,县境为扈伦四部之辉发部落所据,辉发部落于隆庆年间在此筑城建都。

康熙在吉林市的传说(吉林一个县康熙)(2)

到了咸丰、同治年间,到此地移住、私自开垦的流民渐渐的多起来。光绪四年(1878年),围场开始放垦,相继设置海龙厅、东平县、西安县等。光绪五年(1879年),县境属海龙厅辖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沙俄武装占领东北,此地遭到破坏,“民居焚掠殆尽”,老百姓纷纷逃避,“畏沮不归”;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海龙厅升为海龙府;为了开垦“东南一带伏莽”,“招抚”逃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样子哨添设分防巡检,仍隶属海龙府。样子哨位于三统河转弯处,该河流至此处形成一个小于90度角的急转弯,俗称胳膊弯,当地又称呈牛轭状,因牛轭俗称牛样子,故名样子哨,即今辉南县样子哨镇。

宣统元年三月二十七日(1909年5月16日),盛京将军奏请在辉发河南、海龙府的东南析置辉南直隶厅;5月19日(四月一日)旨准,设辉南直隶厅,治所驻大度川,土名大肚川,后来由于大肚川一带荒僻,“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谢家店却四通八达,“人民易于招聚,商旅便于往来”,故迁至谢家店。1910年(清宣统二年),完成修建县衙的工程,8月厅治正式迁至谢家店。因位于辉发河的南面,故名辉南,驻所谢家店也更名为辉南,即今辉南县辉南镇。

民国二年(1913年),辉南直隶厅改为辉南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析辉南县部分地方,置金川设治局;同年3月,改金川设治局为金川县,治小金川,后来县治迁往样子哨镇。沦陷时期,1941年7月撤销金川县,将样子哨镇、大椅子村、板石河村、小金川村划入辉南县,其它地域分别并入柳河、通化两县。

建国后,1949年11月辉南县人民政府迁往朝阳镇,从此,朝阳镇成为辉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老县城仍称辉南,1956年设辉南镇,后废;1964年复置辉南镇,在今县城朝阳镇东南19公里,位于县境中部。

康熙在吉林市的传说(吉林一个县康熙)(3)

目前,辉南县总面积2275平方公里,下辖11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6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