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MEM本周的“周二见”,着实给了不少考生一个意外惊吓!今年提前批面试材料审核结果已于昨日下午三点公布,很多考生第一时间登录系统查询结果,刷新页面的双手或许止不住还在颤抖,而半数考生申请凉凉却已既成事实!虽然鉴于去年严酷淘汰形势早有预备,但今年筛选比例之高,审核标准之严仍在意料之外!即便22届申请增幅趋势显著,而近乎一半提面申请生源直接拦腰斩断的结局也为多数考生所难承受!

“提面申请的审核筛选维度究竟何在?”,对于很多材料关就被动“炮灰”的考生来说亟需讨要一个说法!为何管理层级、团队规模皆显出色的考生屡屡被刷,为何资历平平、毕业三年者却在材料关平步青云?为何同为大专学历,有人直进面试有人却被一票否决?……浙大MEM材料淘汰高达四五成,这一盆冷水泼下来不仅把今年多数考生浇得“透心凉”,更是让很多含冤抱屈的考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到底为什么会被刷这件事,或许浙大还欠考生一个交代!

北大mem提前审核材料(材料关猛刷五成)(1)

与此同时,小易基于一定量样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对浙大MEM这个项目的把控判断和敏锐度,大致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主要评判维度和筛选动向,鉴于样本容量的有限性和主观分析的臆测成分,仅供各位考生酌情参考。虽然浙大MEM材料评分标准并未公开可视化,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结合多重维度整体评分的概率比较大,但不排除某些特别显著加分项的“一票通过”,材料审核中或也存在某些筛选维度的“致命项”。一、强化学习潜质,名校/证书/专利/论文很加分!对于MEM项目招生,不仅要考虑生源定位和项目契合度,随着课程设置和考核难度的提高,对生源学习潜质和论文写作能力也有着更为侧重的考量,特别是近两年浙大MEM在生源论文设计和写作方面遇到的棘手问题,使得对于能够在申请材料中凸显学习能力和潜质的考生独有青睐!学习潜质比较抽象,具体呈现在材料审核环节则可能会通过学历/名校/考证/竞赛/专利/期刊等维度来考评,尤其对于有着“211”“985”名校和发明专利等特别突出背景考生,即便在其他维度有着硬性致命伤,浙大方或将也会因为其凸显的“学术光环”而网开一面。

二、凸显职级职称,年限/管理/团队/企业强相关!

对于MEM定向研究生而言,职业履历和管理经验是不可避免的重要参考项!工作岗位层面的考量认证不仅直接与中高级职称有所挂钩,也综合体现为各种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工作及管理年限、下属团队规模等硬性维度。当然,职称评定并非限定于中高级,对于技术体系内拥有同样资质和认可度的认证也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比如阿里P级认证、技术专利授权等。

这里小易还想额外提醒一点,助理/初级工程师、PMP项目认证虽也在参考加分项之内,但迫于申报形势的内卷潮,在技术背景考生本身基数占比大的情况下,这类资质的加分优势已经呈现被急剧弱化的趋势。此外,工作/管理年限虽被作为参考项,但鉴于申报生源群体日益年轻化,年限和岗位层级的考核已渐趋弱化,阿里、大华、吉利等名企背景虽有加分,但在两权相利取其重的激烈竞争中,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强调的软性素质和学习能力。

三、分化生源两极,中间量综合维度考评,方向选择或有影响!

与往届浙大MEM材料筛选相比,材料关或将存在一定趋势的“一票通过/否决”维度,在对背景特别突出的生源实行一票准入标准同时,也不排除对其他层面并未有突出表现的考生采取专科学历淘汰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对于提前批报考浙大MEM的考生来说,专科是否成为致命项不能一概而论,此类考生若能提供某些优势突出项与之相抵消,还是能够在提面环节弥补学历短板的,反向言之,“专科”可能就会成为不少考生提面申请的红线预警!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浙大MEM提面生源中,两极分化背景的考生仍占少数,大部分生源都处于中间量的正态分布区间,以单一固定维度的考量显然走不通,考核筛选层面也必须结合多重维度的综合评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多数考生背景看似相近但却出现材料关的差异分流现象!

今年浙大MEM材料审核维度所透露出的些许动向变化点着实有点意思,材料关的审核虽没有一以概之的绝对标准,但对某些特定维度的倾斜和考量着实应该引起MEM考生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提前批建设/制造/信息/标准化/金融/创业等不同方向的选择或许也在材料审核方面存在一定影响,对于报考热度居高的信息化以及生源指标极其有限的金融工程,在提前材料申报环节不知浙大方是否也会作前置性地筛选考量,这一点仍将有待后续观望。

彼竭我盈,胜负尚未敲定。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提面唏嘘过后,笔试暂且蛰伏,过了国家线才算真好汉!(易考原创发布,转载注明出处!)

北大mem提前审核材料(材料关猛刷五成)(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