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解汉字现象举例(汉字解象85死)(1)

死,甲骨文字形,从歺从人。

乱解汉字现象举例(汉字解象85死)(2)

歺(è)同歹(dǎi)。甲骨文字形,上部像骨头破碎的裂纹,下像死人的空骨,指剔去肉的残骨。

说文段注:(歺)列骨之残也。《刀部》曰:列(裂),分解也,残当作㱚(cán禽兽所食余也,引伸为凡物之余)。从半冎,冎(guǎ),剔人肉置其骨也,半冎则骨残矣。

死,左边是具残骨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形,从其姿态上看,像是在躬身下拜凭吊死者。《甲骨文字诂林》罗振玉说,像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义也。

《说文》死,澌(sī)也,人所离也。从歺从人。段注:澌,水索也。《方言》澌,索也,尽也。是澌为凡尽之称,人尽曰死。人所离也,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从歺人。

乱解汉字现象举例(汉字解象85死)(3)

摄影 江备

死,作为肉体生命的消亡,是很自然的事。人所离也,形体与魂魄相离,倒是颇有意思的话题,跟西方思想比较,中国人更重视精神生命。

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靠近死的边缘,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死,是一个终点,生,是走向死的过程。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死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的消亡,而生命的意义就在向死步步逼近的过程中。

中国不讲“向死而生”,而是为生而生,生命是有无相生的过程:人从生到死,又有新生命诞生。王夫之说:《易》言往来,不言生灭,原与反之义著矣(《周易内传》卷五上)。人和物的死亡,原来是等待时机而复生。窦娥飘下六月雪,梁祝化蝶比翼飞,不是中国人不敢直面死亡,而是对生寄予无限的希望。生命往来,精神永续!

乱解汉字现象举例(汉字解象85死)(4)

摄影 金志宇

儒家学说真是独具魔力:舍生取义。居然能让人不惜用生命来换取义:为了义可以不食嗟来之食,宁愿饿死;战场更是典型的场景,中国将士奋不顾身,外国士兵缴械投降,这也构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又当如何评说?

义,作为一种文化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固然可以丢卒保车,舍弃个体生命顾全大局。但是对于个体而言,生命是其全部,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呢?从众生平等的角度讲,谁也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放弃生命。然而在以义为群居凝聚剂的社会里,中华民族繁衍发展至今,又有多少履仁蹈义的勇士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生与义无疑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生与义的两难选择,永远会拷问人的灵魂。孟子的信心在于: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里22个死字,辐射的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万死不辞的爱国精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绝唱,是用生命谱写的!文天祥处斩后几日,妻子欧阳氏前来收拾遗体,发现了衣服夹层里的绝笔诗《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长津湖》冰雕连组成的群像,那是摄人魂魄的生命的雕塑,塑造的正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乱解汉字现象举例(汉字解象85死)(5)

为您链接

象思维(100)相辅与相反

象思维(101)和而不同

象思维(110)殿试对策

汉字解象(84)庚和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