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属于青岛市管辖,”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南依崂山,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被誉为“胶东重镇,青岛之源”。即墨地名是因靠近墨水河而得名(即为靠近之意),即墨于2017年撤市划区,是青岛的第七个区青岛人俗称即墨为jimi。即墨全区面积为1780平方公里,在山东省136个县(区)中排名第19位,全区下辖11个街道、4个镇和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岛蓝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济新经济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即墨区常住人口1336077人,在山东省136个县(区)中排名第五位。下面让我们来深度了解一下即墨为什么能被称为胶东重镇,有着骨子里的骄傲: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1)

魅力即墨

一、经济强区,智造之城。

2020年,即墨区GDP为1278.36亿元,位于青岛市第二位,仅次于西海岸新区(西海岸新区为原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之后的新区),虽然即墨在青岛排名第二位,但是在山东的136个县区中排名第三位,仅次于西海岸新区和济南市历下区,经济相当强劲。2016年,即墨市(即墨还没有划区)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县(市)中排名位居全国第9位,是北方地区唯一上榜单位,被誉为“江北第一县”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2)

即墨市区

即墨撤市划区之后,定位于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城,争取成为青岛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极。拥有“中国童装名城”、“中国针织名城”、“全国模范产业集群”等称号的即墨区,传统纺织制造业是即墨的优势产业,在先进科技的支撑下,现正在向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目标迈进。新兴的汽车产业新城,正在打造从制造到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条,为即墨进入汽车工业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即墨下一步的跳跃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通用航空产业”、“大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为即墨经济的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也为即墨下一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提供了扎实的现代产业基础,即墨的未来发展不可限量。

二、千年古邑、文化名城。

说起即墨的历史,首先要区分“即墨故城”和“即墨古城”即墨故城位于现平度古岘镇,据传即墨故城附近有条近墨色的河流,遂将该城命名为“即墨”,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史记》等历史典籍当中齐国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国复国之战就发生在该地。即墨故城在历史上也非常富饶,战国时期曾与临淄齐名,史上素有“齐有即墨之饶”的说法,后即墨故城因战火被毁。隋朝时在即墨现址重建即墨城,被称为“即墨古城”,至今建城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即墨被称为“千年商都”就来源于此。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3)

即墨古城

1897年,德国武装侵入胶州湾。1898年,德国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行租借青岛,把青岛从即墨分割出去,“百年青岛,千年即墨”的说法即来源于此,也可以说历史上现有即墨,后有青岛。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4)

1898年德国租借地

即墨历史上文化古迹、名人大家众多。“王吉墓群”、“皋虞古墓”、“汉之壮武”、“明朝雄崖古所”、“金口古港”、“鳌山古卫”等古迹均有重要的文化和旅游价值。“即墨之法化”刀币铸造于春秋末期,是齐国法币,现存于青岛市博物馆,有相当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即墨历史名人众多,田横五百壮士,仰忠义高节之浩气;王吉鲠臣风骨,具犯颜进谏之胆识。蓝田为官刚正敢言,连上七疏,在“廷议”中逆鳞强谏;周如砥有“时天下士多出其门”之誉“即墨柳腔”、“田横祭海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5)

刀币

三、旅游名城、品质即墨。

即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海、岛、滩、泉”构成了即墨的旅游元素。马山石林是世界三大石柱群奇观之一;如珍珠般洒落在海水碧波中的诸多岛屿;世界罕见、国内唯一的海水溴盐温泉;道教圣地、“崂山之秀”的鹤山,将即墨打造成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生态示范区”。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6)

马山地质公园

四、商贸名都、开放之邦。

即墨骨子里流淌着商贸血液,围绕打造“江北最具影响力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规划了35平方公里的“即墨商贸城”,致力于建设辐射山东、全国乃至东北亚的国际服装贸易中心,在国际陆港运输优势的支撑下,引入全国知名的物流企业,构筑“陆海空铁”四位一体的物流通道。“重商开放基因”优良的即墨,必将成为未来“通达四方、商机汇聚”的商贸集散地,终极目标是打造可以媲美义乌的即墨商贸品牌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7)

即墨商贸城

五、美食即墨、幸福之城。

即墨美食众多,即墨麻片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酥类点心,成品为片状,具有酥脆香甜、色泽乳白的特点;即墨老酒也称即墨黄酒,被评为“全国优质酒”和“山东名牌产品”,销售遍及海内外,国外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蒙古、罗马尼亚、俄罗斯等国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鳌山绿茶”产于天柱山下,种植已有20年的历史,“鳌鹤春绿茶”、“鳌福绿茶”等茶叶品牌逐渐成为名牌产品,鳌山绿茶具有“余香绵绵、回味无穷”的特点,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00亩左右。即墨的优质特产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即墨最美江南(江北第一县即墨)(8)

即墨黄酒

即墨这个“今古同音、美丽激扬”的历史文化名城,必将传承“重义营商”的基因,将自己融入到大青岛的发展格局,未来必将称为青岛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提出批评指正,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