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不同题材的影视剧,看完却有同一种唏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流浪月球表面2 流浪月球2观后感?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流浪月球表面2 流浪月球2观后感

流浪月球表面2 流浪月球2观后感

本身不同题材的影视剧,看完却有同一种唏嘘。

很早的时候酷爱周星驰的电影,基本都看好几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大话西游》,说实话第一次看我睡着了,周氏无厘头的桥段很少,一度认为是星爷最差的电影。

很多年后我和初恋分手,年少莫名的责任感作祟,总感觉配不上她,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我去了南方,把她永远的丢在了北方。

回北方参加她婚礼的飞机上看起了电影,正是大话西游,哪个人好像一条狗,那个人不就是我吗?我悟了,竟然流出了些许热泪。

跑题了,说正题,《狂飙》是难得的扫黑题材剧,而且大胆的说一句现实也是如此,有过之而不及,言止于此,这个没有什么可避讳的,若非如此也就不会有中央巡查组。我愿称他为现实主义题材,我们明知道结果会怎样却依然深陷其中,大概率是被演员的演技和个人魅力折服。而前期一直围绕黑恶势力的成长进行展现,看的很上瘾,就连高启强唆使杀人这种事我们都感觉“干的好”或者“可惜了”仅此而已。一度以为这部剧会提前下架,热度太大,且全员恶人,弘扬黑暴。

直到来到了结尾几集,其实我有所失望,前半段颂文老师演技已体现的淋漓尽致,后半段也该张译出手了,一黑一白。正道的光却变成了纪录片。强行升华,强行点亮正道的光,强行煽情,连嘴唇都对不上字幕了。若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节奏和表演方式,和观感体验,这部剧活不过前十集,我们都知道这是为了过审,但是我觉的是为了赶紧收官。肯定有更好的展现方式,更好的表演场景,更好的故事来让人们自己升华。剧审八成锅,导演也得接两成。

再说《流浪地球2》,特效满分,叙事宏大,我愿称之为中国科幻里程碑电影,以后那些动画片再说自己是科幻片,我第一个给差评。标杆和样板给你了,你不会抄就该死。这部电影香蕉人,殖人如果看了会非常厌恶,因为中国人站起来了,发明量子计算机的是中国人,提出移山计划的是中国人,联合国里面郑地有声的依然是中国人……。所以我说他们会急,惯用伎俩就是挖苦,嘲讽,抹黑。说了这么多是害怕你们把我当狼打,先给自己发个金水。

太多了以至于很多地方我都想说,好了,我知道了,能不能快进,不要强行煽情。观众不笨知道中国很牛,本是体现全人类团结的场面却被中国抢了镜,很多场戏没必要,尤其最后重启北京根服务器的时候,雪健老师痛斥联合国总指挥官,高喊“我相信我们的人能完成任务”。朋友,人都死光了你还相信,虽然结果是我们的人顺利完成任务,但此处处理多余,强行煽情,强行代入价值观。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是否换种手法比如时间快到大家死灰一般,突然连接成功再一片欢呼更好。当然我非专业,只是觉得突兀。类似强上价值观的场景很多。总感觉导演想让人们知道两件事1.这是全人类共同的事情,2.中国很牛。但是我已经说了,我已经知道了,你给多了,给我点空间让我自己思考和想象。

总结一下,小时候阅读课文老师总是让提炼中心思想。而如今中心思想几乎在每一帧上都有,就好像我要享受做饭的乐趣,却总是获得现成的快餐并且强硬的塞到嘴里。很多题材就算源于现实也不敢像现实那样结束,甚至烂尾。有些叙事就像看一首赞歌,没有曲折就算有也被重复多余的价值观所掩盖。总之国产影视进步了,能拍的敢拍的更多了,长期看好国内影视剧,随着大人们对政策的逐步放松,肯定有更多更好的剧集展现,导演们也需要适应一下观众的口味和新规则。否则,就会彻底变成了爆米花电影,不会让我多年后再看起想起热泪盈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