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出售旗下电商业务的消息,让主营业务连年亏损的中葡酒业再次站到了行业前端。近日中葡酒业发布公告显示,拟将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徐州中信国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州电商”) 的过半股权进行转让。而就在6月下旬,金额高达27亿元的购买国安锂业股权案宣告失败一事,也引发了业界对于中葡酒业经营情况的关注。事实上,主营业务持续多年表现不佳,一度寄予厚望的电商业务投入巨大却扭亏颇难,让业界质疑中葡酒业能否持续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而并购国安锂业的“开源”之举受挫,此次出售徐州电商,被认为是中葡酒业的“节流”之举,以避免企业在2018年重蹈2017年整体亏损的覆辙,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整体表现。
出售电商
根据中葡酒业8月15日发布的公告,企业将徐州电商的64.92%股权进行转让,其中30.00%股权转让给中信国安(西藏)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基金”),28.00%股权转让给江苏普源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4.74%股权转让给安徽大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18%股权转让给徐州市通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这合计64.92%股份最终交易价格 为3,342.21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徐州电商将不再纳入中葡酒业合并报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中葡酒业控股股东中信国安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也是创新基金大股东,且中葡酒业也持有创新基金8.75%的股权, 因此本次交易构成了关联交易,关联交易金额为1544.46万元。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从中葡酒业方面了解到,此次交易是为了满足徐州电商业务快速发展的多方位需求,借助包括创新基金等受让方的资金和平台优势,帮助徐州电商业务快速发展。同时,本次交易完成后徐州电商不再纳入中葡酒业合并报表范围,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对外投资结构,继续推进公司葡萄酒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北京商报记者试图进一步从中葡酒业方面了解此次交易的详细情况,但对方表示企业的相关信息以公告内容为准。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营业务连年亏损的中葡酒业,在此前重组国安锂业寻求新利润点的尝试失败后,耗费巨大成本却未能盈利的电商业务,成为中葡酒业“节流”的选择。
据了解,中葡酒业在6月8日召开董事会,决定终止与青海国安旗下子公司国安锂业之间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而中葡酒业购买国安锂业一事可谓是一场拉锯战,从2017年7月执行,至2017年10月9日透露,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形式购买青海国安持有的国安锂业100%股权,并确定国安锂业100%股权的交易价格约27亿元。这一交易彼时被业界视为主业疲软的中葡酒业的一次“开源”之举。而中葡酒业决定终止资产重组,被企业解释为重组事项面临重大的不确定因素,继续推进的条件不够成熟。
主业不振
值得注意的是,业内有声音指出,中葡酒业近期无论是尝试收购国安锂业股权,还是出售徐州电商,都与企业持续不振的主营业务密不可分。尤其是此次出售徐州电商,是因为徐州电商在仍未盈利的情况下,已成为中葡酒业最大的成本来源。根据中葡酒业2017年财报显示,电商类业务的营业成本达到1.18亿元,超过酒业类营业成本的1.12亿元,在总营业成本中的占比已超过一半。中葡酒业方面也坦诚,2017年营业成本暴涨的主要原因,也是来自于徐州电商业务起步带来的成本。与此对应的,是从2015-2017年,中葡酒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03亿元、2.64亿元、4.02亿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1万元、1273万元、-8988万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中葡酒业则连续亏损,2015-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1.33亿元、-1.16亿元。
对此,中葡酒业董事会秘书侯伟此前在说明会上坦言,公司目前现有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佳,主营业务发展面临瓶颈。
中葡酒业主营业务的不良表现,在市场上也可见一斑。北京商报记者对北京市部分主要商超以及烟酒行渠道进行调查时发现,作为中葡酒业旗下主要品牌的尼雅葡萄酒难见踪迹。在对和平里片区、方庄片区、国贸片区以及中关村片区的部分小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进行调查时也发现,尼雅葡萄酒的知名度仍不高。
据了解,中葡酒业目前主要市场为华东地区与新疆地区,两区域合计占据中葡酒业营业收入比重约82.3%。酒业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华东作为葡萄酒消费集中的区域,中葡股份的产品只是二线品牌,竞争力显然弱于一线品牌。与此同时,从数据上来看,中葡酒业在华东市场的表现仍在走低,2018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了27.52%。尽管新疆地区的销售增长了28.62%,但在业界看来,无论是从市场规模和消费频次上来看,华东市场的缺失,对于中葡酒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问题。
前景堪忧
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葡酒业业绩持续疲软的态势与企业内部战略失衡有重要关系。中葡酒业主打的小产区概念从出发点来看是为了提升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形象,但从葡萄酒行业整体的环境来看,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于小产区概念的认可度并不高,这也导致企业在营销推广层面的发力点不够清晰,进而导致企业的战略推进出现问题。同时中葡酒业目前的产品难以支撑企业进行大规模营销推广,小产区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广的力度和影响力。
事实上,市场对中葡酒业的担忧,从近期企业经销商的连续减少也分不开。数据显示,在2018年第一季度,中葡酒业酒类产品新增经销商 1 家,退出经销商 9 家。而根据2018年一季报,企业在报告期末共有经销商 135 家,较 2017年年末的143家减少 8 家。而在2017年第三季度公告发布时,经销商数据为155家。有观点指出,若在2018年半年报发布时企业的经销商数据仍处于下跌态势,那么中葡酒业在市场覆盖上相较于竞争对手的差距,将被进一步拉大。
据了解,中葡酒业在2017年成品酒与原酒的生产量合计为25600.36吨,销售量则合计为8963.25吨。而同为国产葡萄酒企业的张裕2017年葡萄酒板块生产量为97620吨,而销售量为104016吨。可以说,中葡酒业无论是产销量与线下覆盖率上均不具备优势。而线下的弱势地位在线上同样有所表现。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电商平台进行查询时也发现,中葡酒业旗下的尼雅葡萄酒及其他品名的葡萄酒销售量与竞品有很大差别。中葡酒业在京东平台上的尼雅线上专营店内,销量排名第一位的,售价349元的新天星光特酿赤霞珠干红葡萄酒750ml*6 瓶装,商品评价数量466条;在京东长城葡萄酒旗舰店内,价格相近,售价458元的长城特酿6年解百纳干红葡萄酒750ml*6瓶装,商品评价在37万条以上;而价格更高,售价1488元的长城五星赤霞珠干红葡萄酒750ml*6瓶装,商品评价也在12万条以上。
有观点指出,随着进口葡萄酒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产葡萄酒市场空间遭挤压,本土品牌之间的竞争进入拼杀红海。在这一市场环境下,中葡酒业若在产品创新以及市场运作方面均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是与一线国产葡萄酒企之间的差距将持续拉大,未来的前景也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