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及之后的战争,就是在原本没有民族国家的地方,强行制造出民族国家的概念来。

但无论按照哪一种理论,都产生了不小的矛盾。

于是在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战争,在中国,则造成了辛亥革命之后的战争。

抗日战争从本质上讲,和法国大革命后的拿破仑战争是类似的,不过和法国不同的是,没有通过神意的裁决。

建立民族国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把国民的边界划分清楚。

法兰西的主权属于法国人,德意志的主权属于德国人。

中国的主权属于中华民族,如果要建立中华民族,你首先就要把中华民族的边界划分出来。

不属于你的族群,你要像德国对待犹太人一样,要么把它们驱逐,或者把它们同化抹除。

对外,就是确定主权,撕毁原先那些模糊不清的多层次结构。

这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必备条件。

那抗日战争之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是又一种新的规则加入了进来。

这种体系不同于封建制、民族国家、也不同于儒家天下观,这个体系就是就是列宁主义国家。

列宁主义构建的这种新型体系,没有边境的存在,“无产阶级没有祖国”。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的观点是: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形成了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本质上是敌对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且对立的矛盾不可调和。

“民族国家”无非是为了抹杀、掩盖的国内阶级斗争的实质,目的是反对外国的资产阶级,以便利于自己的统治,使得无产阶级的统治无法实现。

全世界的无产者不分国界,所以要打破这一虚假的边界。

因此,列宁主义的新型国家,和法国所代表的民族国家,本质上是不两立的。

以国共战争为代表,就是列宁主义推翻民族国家,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于是就出现了这一局面,在国民党还没有建立起民族国家的时候,就要颠覆民族国家。

颠覆民族国家是为了建立一个列宁主义政权,列宁主义政权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消灭资产阶级。

民族国家是什么?

法国就是法国人,和德国人、英国人是敌人或是外人。

而列宁主义国家是,全世界的无产者是战友,和世界上其他的资产阶级是敌人。

我们的目的是,防止内部不断自发产生的资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行使无限战争权力,把自发产生的资产阶级和萌芽全部消灭。

对外,要消灭那些已经掌控政权的资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他不是国家,无产阶级没有祖国,但是在世界革命成功之前,我们还是要和法国这种虚伪的民族国家打交道的。

所以我们为了统一战线,制造出一个半国家的国家状态。

这个状态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是双重的,核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的基础上,但为了和资本主义这些虚伪的国家打交道,形式上还有一个资产阶级的国会,但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面。

像是列宁建立的远东共和国,虽然在名义上是独立的,但主要是由苏俄控制,目的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的滨海地区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

该国对外宣称保护私有产权,可以进行正常的外交关系和对外交涉,同时一切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里面。

这样,远东共和国就能做很多事情。

像是协约国武装干涉西伯利亚事务,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兵占领海参崴,日本人来了就不肯走的。

那怎么样才能把日本赶走呢?

日本是跟列强保持一致的,不承认破坏规则的苏俄政府的,如果海参崴还是在苏俄手里的话,日本是肯定不会撤出海参崴的。

但是有了远东共和国这一形式上的国家,日本就可以和远东共和国签署条约,撤出西伯利亚。

当日军撤离海参崴没多久,远东共和国就被撤销了,然后合并到苏俄,因为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而外蒙古要比远东存在的时间长,那就是因为民族国家的存在,外蒙古就不能被纳入苏联。

不然就必须接受神意的裁决。

新的秩序不断产生,与原有的体系相互作用,看上去每个人都有道理,而每个人又都没有道理。

于是就出现了很矛盾的现象,因为不同的人对秩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像是“国家”这个词,到底什么才是国家?他包含多少种不同的意义?

我们如今讨论的这个国家,大致可以包含三种意义。

首先就是帝国,中华古代王朝所代表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区的一种普世价值观。

皇帝是文明的社会最高领袖,代表着礼仪、道德上的权威。

第二种则是我们如今所说的民族国家的概念,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第三种,就是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构建的这种新型国家,没有边境的存在,“无产阶级没有祖国”。

所以很多人在说“国家”这个词的时候,本身就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意义,都是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讨论,当然不会得到结果。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我们革命的首要问题。

就像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贵族们和路易十八跑到国外,领着外国兵打回来,对革命党说:你们弑君窃国,路易十八是合法继承人,我打你们这帮乱臣贼子,是正义的。

而革命党说:我们是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国王,国王如果不忠于国家,我们推翻国王也是正义的。

那么他们双方谁说得有道理?

都有道理,且又都没有道理。

如果按照欧洲传统封建体系,当然要忠于国王了。

如果国王被乱臣贼子抓起来杀了,这还得了,这可是大逆不道,当然要带着国王的亲戚回来为国王报仇了。

至于是普鲁士国王还是奥地利皇帝,这并不重要,因为法国并不是按照地域和民族划分的,而是按照契约建立起来的。

可按照民族国家讲,应该是忠于国民,而不是忠于国王,你效忠国王,带外国兵来打法国,你就是叛国。

总之在双方眼里,对方都是叛国者,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是因为双方的游戏规则不一样。

放到清末也是如此,清廷忠于中国吗?

不对,他们忠于大清皇帝。

辛亥革命后,皇帝是中华民国的敌人。

而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了推翻民族国家。

这是不同的概念,是不同游戏规则的问题。

在民族国家下,法国人杀法国人,这是谋杀,而要杀了德国人,这就是战争。

民族国家定义了国民,就不能杀本国的资本家,但是可以杀敌国人。

如果是列宁主义国家,民族国家是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的的谎言。

那我就要和其他的无产阶级去打资产阶级,我杀本国的资本家,这属于阶级斗争。

所以革命首要的事情,就是划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像是犹太人自以为是德国人,我是犹太人,但也是德国人啊,但是希特勒不这么认为,你犹太人压根就不是德国人,你就是敌人。

因为你不是(同体),所以你才是(我敌人)。

你以为你是自己人,但人家把你当敌人,那整你岂不是很简单?

在无产阶级看来,你是阶级敌人,还混入革命队伍,那比敌人还可恶。

所以你最好不要把那些你以为的规则,当作真实秩序。

就像在法国大革命,国王都被杀了,你还说国王不过是按原有的规则办事,你不就成反革命了?

那假如保王党胜利了,法兰西共和国垮台了,你说他们不是弑君,只是想引入新的秩序,你可能就会被保王党处死。

文明五怎么建造城市(文明五)(1)

这不能手软,如果手软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共同体了。

当然,你要是聪明的话,也可以恰好相反,国王在的时候,你说根据封建体系是忠于国王,民族国家的时候,你说是忠于人民。

你用这种原则再去考虑清末的历史,清末的问题在于哪呢?

一方面是各个规则混在一起,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但民国成立后,就又发生改变了。

辛亥革命打的旗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后又变成五族共和,之后列宁主义国家又来了。

另一个问题是,中国跨域太大,从规模上看,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对应。

中国的体量相当于整个欧洲,欧洲在转变的时候,从封建转变为民族国家,也用了差不多上百年的时间。

中国和法国、日本这些小国家来说,是没办法比的。

如果把中国和整个欧洲比,其实你会发现,中国的表现并不能算差。

欧洲从封建体系转变为民族国家,也是经历了一战、二战、冷战之后才稳定的。

对比来看,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北伐战争、我们付出的代价并不算太高。

至于美国,看上去美国没有流多少血,是因为美国的前半身在欧洲。

他的血已经在欧洲流够了,在战争之前,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现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的概念。

而是由各个国王和其诸侯组成的契约网络,然后由革命产生的现行民族国家。

不是说原本就有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而是在原本没有民族的地方,通过革命创造出了民族国家。

列宁同志想要模仿这个过程,用阶级共同体代替民族共同体。

这才是近代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逻辑所在。

从封建体制到民族国家,国王为什么要和人民签订契约,这说明了国王与人民之间是唯利是图的关系。

而民族国家呢?人民就是国家,国家就是人民,人民和国家怎么能签订契约呢?

列宁主义呢?

民族国家是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的的谎言,你要是按照法国那样建立民族国家,实际上就是分裂无产阶级共同体。

无产阶级没有祖国,无产阶级就是国家,国家就是无产阶级共同体。

这种理论可不是胡说,除了这种理论你找不到其他方法把我们这个国家团结在一起。

文明五怎么建造城市(文明五)(2)

我们现在的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辛亥革命并没有推翻大清朝,实际上是南方各士绅阶层无法与清廷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大清解体。

大清解体后,地方各省把赋税纳为己有,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因此继承大清的政权很难建立。

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像之前的朝代交替一样,陷入分裂直到再有一个人站出来统一天下。

但是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民族国家体系传入,加之列强环绕,中国很有可能像奥斯曼帝国或是西班牙帝国解体后,形成一系列分崩离析的国家。

这个时候袁世凯为了避免发生更大规模的战争,与列强借了一笔钱收拾残局,就是善后大借款。

然后袁世凯与各省之间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就是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

无论是北洋也好,满蒙也好,之所以认袁世凯,就是因为地方的收入已经被各省截留了,而袁世凯能借到钱。

文明五怎么建造城市(文明五)(3)

大清是什么?

简单地说,大清是满清提供军事,南方士族提供粮饷的结合体。

满蒙负责打仗,南方士绅们负责出钱,这样大清就可以维持下去。

但是甲午战争之后,满清变得不能打了,于是南方士族们就不愿意出钱了,大清解体也是必然的。

新军就是南方士族们自己花钱组建起来的,南方士族们不需要满清提供军事了,而清廷又无法接受南方统治。

此时只能从外国借钱维持民国政府,能维持下去中国就是一个国家,若搞不来钱,各地就被军阀们分割了。

为什么辛亥革命之后,我们走了这么多的弯路。

其实就是不同种规则全部搅在一起,第一种还没建立起来,第二种又出现了。

清末时,我们要建立民族国家,国会、选举、宪法等等,这些都是十九世纪欧洲人的逻辑。

而抗日战争之后,欧洲自己就已经变了,按照19世纪资产阶级的想法,你首先要把你自己养活,你才能参与治理国家吧。

就像我们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自己都养不活,连自己老婆孩子都顾不好,你怎么有能力治理国家呢?

所以我们制定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财产权谁也不可以侵犯,包括国王,有产阶级就是国家本身。

而马列主义说,民族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为了剥削无产阶级的的谎言。

所以我们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然后就导致了资产阶级政党完全没有意料到的现象。

就拿德国来说,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国防军也就十万人。

而群众性政党开始产生,他们可以把群众组织起来,这些群众性政党都是有几百万人的,群众性政党比国防军还要强大得多。

社会民主党有他们的国旗队,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有他们的冲锋队,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他们的武装部队。

社会主义民主党说我代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者。

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说我代表的是工人阶级,总之,他们都属于群众性政党,都要通过武力来说话。

那么资产阶级政党怎么办呢?那就是没有办法。

因为他们认为可以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压根就没有做打架的准备。

新型国家的构建,需要长期博弈从而产生稳定的宪法结构。

于是出现了共识政治,无产阶级代表一方,资产阶级代表一方,国家只是分配的机构。

如今我们感觉这个体制非常的稳定,但是欧洲刚刚转型的时候,是充满血腥和混乱的。

法国也好,德国也罢,包括英国,整个欧洲都是腥风血雨,群众性政党这样的私人武装在大街上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比叙利亚内战时期好不到哪去。

我们总看到网络上讲国民性如何如何,其实整个世界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欧洲人、日本人哪怕是以“绅士”著称的英国,其实和你我都是一样的。

现在看上去表现得不同,那是因为发展阶段不同。

任何体系,在进入稳定的阶段后,都会显得文明而有序,而一旦发生新旧秩序交替,必然会出现混乱与暴行的。

欧洲也是如此,一战、二战新旧秩序交替,也是充满混乱的。

原本的体系还没有完善,新的体系就出现准备推翻旧的体系。

新旧秩序交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后,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秩序就会稳定下来,直到面对新秩序的挑战。

我们下次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