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1910年出生,江苏金坛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名满天下的数学家。

与很多毕业于各大名牌大学的科学家不同,华罗庚的求学之路十分坎坷,他没有别人那样的高学历,一生都只有一张初中文凭。

1922年,12岁的华罗庚小学毕业以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学习,数学老师王维克发现他在数学方面具备惊人的天赋,于是对他悉心栽培,希望他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1925年,初中毕业以后的华罗庚进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迫中途退学,所以他的最高学历便永远停留在了初中毕业。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1)

华罗庚退学以后,在家中帮助父亲料理杂货店,却凭借着对数学的热爱和惊人的毅力,花了五年时间自学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数学界引发了极大轰动,他也因此一举成名。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了华罗庚的数学才华和自学经历以后,打破常规,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华罗庚的人生命运,从这一年发生了转折。

在清华大学期间,华罗庚自学了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外国语言,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因此逐步被破格提升为数学系助理、助教和讲师。

1935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访问中国,发现了华罗庚在数学上独特的天赋,然后把他极力推荐给英国数学家哈代。

1936年,华罗庚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和学习,在这里度过了两年时光。要注意的是,华罗庚是以友好交流的目的来到剑桥,并非是留学生的身份,所以尽管他在世界数学界都已经声名鹊起,但最高学历依然只是初中毕业。

1938年,华罗庚从欧洲归来,在西南联合大学担任教授。

1946年,华罗庚前往美国,先后担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2)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当这一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之时,华罗庚的心情无比激动,虽然他身在海外,但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祖国。

在回国途中,华罗庚提笔写下一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在信中激情澎湃地发出号召:“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奋斗!

在这封信中,华罗庚还留下了一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是有自己的祖国的。

在华罗庚等人的号召和带领下,一大批留美的知识分子毅然抛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国之路,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1950年,华罗庚回国以后,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肩负起为新中国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

1952年,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华罗庚作为代表出席了会议。

在会议期间,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相关单位特意安排了一次文艺演出活动,让代表们放松一下身心。

华罗庚因为有事耽搁了一下,当他赶到会场时,文艺演出已经开始了,他不得不在昏暗的灯光中小心翼翼地摸索自己的座位。突然,一个亲切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华罗庚,到这里来坐。”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3)

循着声音,华罗庚隐隐约约看到有一个人在朝他招手,他走了过去,发现那里果然有一个空座位,也没有多想,顺势就坐了下来。当他坐下以后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因为这个座位太过居中,对舞台上的表演一览无余,观赏效果极佳。

借着会场昏暗的灯光,华罗庚想要向刚才同他打招呼的人道谢,但当他定睛看清楚那个人以后,一下子便怔住了,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原来这个人竟然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微微一笑说:“华先生,你好啊!”

华罗庚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忙回答说:“好,主席好!我刚才准备一篇稿子,来晚了。”

毛主席细心地察觉到华罗庚的紧张情绪,一边欣赏演出,一边与他小声地闲聊起来,询问他的过去经历,最近的科研成果,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在闲谈之中,华罗庚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他觉得毛主席是那样的平易近人,那样的和蔼可亲。

当谈到建设新中国需要大批科学人才时,毛主席伸出宽厚的手掌,拍了拍华罗庚的肩膀说:“华罗庚先生,你也是苦出身嘛,希望你能为新中国多培养一些好学生。

华罗庚连连点头说:“主席,我一定努力,我一定努力。”

的确,华罗庚的童年时光是十分不幸的,他自己曾回忆说:“那正是我应当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掉我的梦想。在西北风口上,我擦着鼻涕,一双草鞋、一卷灯草、一根针地为了活命而挣扎。在账台上看算学书,鼻涕流下来用左手抹,右手还在不停地写……18岁这一年,金坛瘟疫蔓延,染上了可怕的伤寒,在死亡线上挣扎了半年多,活下来了,却留下了终生残疾——左腿瘸。”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4)

因为贫穷,华罗庚被迫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老师和同学,完全凭自己的摸索去获取知识,他深知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代价、血和汗水的代价,才能学会驾驭知识的本领。

华罗庚常常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只要辛勤劳动,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华罗庚一共只上过九年学,只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但他毕生艰辛奋斗、刻苦钻研,成为了蜚声中外的杰出科学家,他的成功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刻苦。

毛主席曾经说过:“卑贱者最聪明。华罗庚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这一句话说出了毛主席对华罗庚的了解和肯定,也道出了两人不一般的关系。

华罗庚对毛主席的嘱托一直深深铭记在心中,在培养数学人才上下了很大一番苦心,发现并培养了王元、陈景润、陆启铿、万哲元等一批出类拔萃的数学家。

华罗庚与学生王元应用代数论的工具,提出了数值积分的新方法,被国外誉为《华-王方法》。

通过一封信,华罗庚发现了陈景润,把他调到北京来亲自指导研究,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哥德巴赫猜想》。

为了在青少年中普及数学知识,发现人才,华罗庚积极引导学生们从小热爱科学,专门为中学生写了《杨辉三角》、《数学归纳法》等数学辅导书,他还是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的创始人和组织者。

华罗庚说:“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培养青年要像教游泳一样,不能站在岸上,要跳下去一起游。

华罗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为培养人才费尽心血,取得了极大的成绩。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5)

50年代,新中国一派蒸蒸日上的建设热潮,让华罗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不断地思索自己今后的工作方向,并决定从毛主席的著作中寻找答案。

当华罗庚读完毛主席的《实践论》后,深有感触地说:“毛主席的《实践论》是对科学研究工作最有用的文章,任何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都必须精读此文,这不但目前,并且将来,在科学研究的一生中都会受益匪浅。

华罗庚深切地体会到,时代不同了,社会制度也变了,科学技术工作者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如果要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理论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工农的状态。

1964年,华罗庚写出了《统筹方法平话》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奥难懂的数学原理,是他向工农相结合道路迈出的第一步。

华罗庚在被问到写这本书的初衷时,他充满感慨地说:“在回国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许多从旧社会来的科学工作者一样,仍然习惯于灌注式的教学和经院式的科研,在课堂上讲的是厚本本,大套套,在书斋里钻研的是别人越不懂越玄妙越好,认为这样就显得自己高明。但这种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的道路,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不相适应,我思想上很苦闷。”

就在华罗庚彷徨无措之际,他读到了毛主席的诗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6)

这首诗让华罗庚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意识到自己作为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知识分子,必须努力进行自我改造。他开始走出书本、走出教室,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广阔天地去开创一条与工农相结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新道路。

华罗庚还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述说了自己的想法,表达了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知识分子在走向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中自觉改造世界观的真诚愿望和坚定信心。

毛主席很快给华罗庚回信道:“壮志凌云,可喜可贺!

华罗庚收到回信以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逢人就说:“毛主席亲自写信教导我,要我树雄心、立大志、绝旧缘、走新路。

从此以后,华罗庚更加坚定了自己用数学知识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决心,他深入工厂、农村、矿山,积极推广“统筹法”,一边研读国内外大量科研资料,一边积极投入到实践当中。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他终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提炼出了易为群众接受和掌握的新方法,并写下了《统筹方法平话》这本著作。

1965年,华罗庚将《统筹方法平话》寄给毛主席,并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成果和深入生产实际的切身体会。在百忙之中,毛主席回信给他说:“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听说你到西南视察并讲学,大有收获,极为庆幸。”

华罗庚总结出以改进工艺问题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的“优选法”和以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这是我国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条新道路,代表了我国应用数学发展的方向,当时被简称为“双法”。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7)

在毛主席的关怀和鼓励下,华罗庚身体力行,跑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双法”,在工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明显的缩短周期、加快进度、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效果,遍及化工、电子、纺织、机械、冶金、轻工等几十个行业。

华罗庚成为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结合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推广“双法”的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蓬勃发展,这是他以往在书斋中埋头研究时完全想象不到的。

1967年5月1日,在庆祝国际劳动节的庆典上,华罗庚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见到华罗庚以后,非常高兴地拉起他的手,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同志。

毛主席的巨大信任和深切关怀,让华罗庚深受感动,沉浸在无限的幸福之中。

在那特殊动荡的十年里,华罗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人攻击他到20多个省市去推广“双法”是游山玩水,劳民伤财。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他没有惧怕和灰心,抱着残病之躯,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工作。

1975年8月,华罗庚在哈尔滨推广“双法”期间,因劳累过度引发了心脏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万幸脱离了生命危险。

躺在病床上,回首往事,华罗庚思绪万千,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道出自己这些年为推广“双法”付出的艰辛和遇到的困难,也表达了一个老知识分子渴望以身许国,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为国家建设、为人民服务的热切愿望。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8)

当时毛主席已经82岁高龄,眼睛因白内障视力严重下降,只能让秘书将信读给他听。在听完华罗庚这封既有委屈又有热情的信以后,他沉默了许久,然后拿起笔用颤抖的手写下简短的批示:“意思很好,大病初愈,宜多休养一时期,待全好后再去,较为适宜。

病中的华罗庚看到毛主席那远不如当年苍劲有力的笔迹,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短短几句话,包含着浓浓的关爱之情。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华罗庚悲痛万分。回忆过去,他满怀感激之情地说:“我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由于毛主席的亲切关怀,耳提面命,使我在迷雾中有了方向,徘徊中增强了信心和力量……想想二十几年来,我有所觉悟,有所前进,哪一点不是毛主席的教育?哪一步不是毛主席的指引?

毛主席逝世以后,华罗庚又为祖国四个现代化不停地奋战了9年。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突发急性心肌梗塞倒在了讲台上,于当晚逝世,享年75岁。

逝世前不久,华罗庚给年轻人们留下了一首诗:“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一生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授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华罗庚真的是初中毕业吗(华罗庚仅仅初中毕业)(9)

在代数方面,华罗庚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留下的著作有《堆垒素数论》、《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统筹法平话》、《优选学》等。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取得了极大成就,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多年来,他与毛主席之间的感人故事,也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