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大连一女孩深夜独自出行,突遭男子暴力殴打、撕扯衣服的消息让人揪心不已。一时间,各大平台上发布了各种日常生活中防身技巧,呼吁更多女性来学习。与之相伴,问题来了,女性夏夜出行,谁来为她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呢?

在7月2日,滴滴以"全力以赴 守护出行安全"为主题的媒体开放日上,滴滴出行技术副总裁赖春波在现场也给出了很多"干货"。现在滴滴有一种"安全派单"策略,可以通过派单来保护乘客和司机的安全。

滴滴最新限制服务时间(滴滴开放日公布安全举措细节)(1)

当乘客发出订单后,系统会分析乘客的基础信息、出行习惯,以及叫车的时间、起终点等信息,综合对乘客所处的场景进行风险评估。比如一名女性乘客加班后深夜在郊区打车,这种场景就会被系统识别为风险较高的场景。

同时,在派单中,系统也会分析司机的风险,投诉少、服务分高,车内安装了车载摄像头等,可能会被认为更安全。在这样一个派单逻辑下,系统会自动为双方匹配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组合,从而更好地保证司乘的安全。赖春波围绕"安全"主题,还详细讲解了车内录音录像,形成中的异常识别,以及分级干预等问题。

其实,无论快车、专车、还是出租车,深夜独自打车都要有所防范,从你呼叫网约车的那一刻,安全这根弦就要绷紧了,在整个叫车的过程中注意安全细节,利用好平台的安全功能按钮,也能防患于未然。

像使用滴滴出行叫车时,添加紧急联系人后,自动分享行程或使用一键报警功能时,行程信息会通过短信分享给紧急联系人。而这个一键报警功能,更是直接和警方合作,联动,遇到危险,相关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接到讯息。同时,滴滴还有录音录像、未成年人乘车提醒、夜间乘客乘车,选择路线等多项安全功能和措施。

我们也看得出来,滴滴出行有足够的诚意,在努力为用户争取最好的安全出行体验。而出行的安全之路,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安全,永无小事。

独自外出时,除了要对平台中的这些功能了然于心,对于夏夜打车的女性来说,还应该给自己准备安全出行攻略,牢记心间。上车时,尽量不要选择副驾的位置,要做到司机的正后方位置;落座后,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坐姿,端正有礼;车启动后,更是大意不得,千万不能只顾听音乐、睡觉,要时刻保持清醒,观察行驶路线,尽量提醒司机走大路,人多的地方。

滴滴最新限制服务时间(滴滴开放日公布安全举措细节)(2)

当然,下车后,难免还有一段夜路要走,这时候,千万不要低头看手机,而是要看好路,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留心前后左右有没有人跟随。如果预知回家会比较晚,女性可以拿出身上的一些像雨伞、防"狼"喷雾,这种可以保护自己的东西,以备不时之需。

对此,你还能想到哪些预防措施?欢迎留言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