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慧 通讯员 胡琼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耳朵进水老是流脓?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耳朵进水老是流脓(并非耳朵进水那么简单)

耳朵进水老是流脓

本报记者 陶慧 通讯员 胡琼珍

广州海珠区某小区的李先生,平时身体很好,但近一年来右边耳朵不明原因地断断续续流脓,同时伴有耳鸣、耳闷。之前天气较热时,李先生以为是游泳时耳朵进水了,没在意,自己去药店买了点“消炎药片”和“滴耳液”回来用。可是最近几周,他发现耳朵流脓增多并且发臭,偶尔还有些脓血,耳朵的听力也比以前明显减退,他赶紧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检查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张宏征给他诊断为“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中耳胆脂瘤”。经过及时地手术治疗,李先生康复出院了。

耳朵慢性流脓,不能掉以轻心

张宏征说,耳朵的慢性流脓并不少见,很多人都没有引起重视,甚至不认为是一种疾病。其实,不能掉以轻心。导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多种原因:

1.通常缘自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恰当而彻底的治疗、病程迁延所致;

2.与鼻、咽部慢性炎症引发中耳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有关;

3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糖尿病等。

中耳炎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与病变波及的范围相关,据此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典型的症状为间歇性的耳朵流脓水。这类慢性中耳炎流的脓水像黏鼻涕一样,一般没臭味,脓汁时流时止.病情时好时坏。常常在感冒或水流进耳朵后复发,伴有轻度到中度的听力下降。

第二类是慢性骨疡型化脓性中耳炎,或称慢性肉芽型化脓性中耳炎。这是一种较重的中耳炎,耳流脓较多,且持续时间长,脓中可带血丝或耳内出血。这种中耳炎严重时可发生因肉芽破坏周围结构或脓液引流不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听力较第一类中耳炎更差。

第三类是胆脂瘤型中耳炎,或称中耳胆脂瘤。这是最危险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因为它可以破坏全部听骨造成听力下降、侵犯内耳迷路导致眩晕、破坏面神经骨管致使患者出现面瘫,还可向上向深部破坏颅底骨质和脑膜导致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严重时危及到生命。患这一类型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可能长期只是流脓、耳聋,但是一旦出现脓液变多、变臭、带血,或者出现头痛、头晕或者出现嘴巴歪斜等情况,就一定要警惕胆脂瘤的破坏,一定要尽快就医。

简单的药物治疗“鞭长莫及”

很多患者以为中耳炎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就足够了,这其实就是中耳炎的治疗误区所在。药物治疗仅能起到暂时缓解中耳炎局部感染性炎症的作用;对于中耳炎已经造成的解剖结构破坏(如鼓膜穿孔、听骨破坏、骨质缺损等等)以及深部的病灶(如胆脂瘤、炎性肉芽、胆固醇肉芽肿等等),药物治疗“鞭长莫及”。实际上,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耳显微外科手术来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鼓膜修补术、探查并重建听骨的鼓室成形术;对于中耳炎肉芽或胆脂瘤向内向后侵犯范围大的病人,需要行鼓窦-乳突切开来清除鼓窦和乳突里的病变,并且酌情采取完璧式或开放式的鼓室成形术。如果患者的听小骨被破坏或因胆脂瘤侵蚀不适合保留,就需要采用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