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题解题思路(化学实验操作中散点知识梳理)(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经。实验目的是否可以达成,除需要合理的方案,准确的实验操作是基本保障。从往年高考、等级考来看,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是重点考查的实验操作内容。

如果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考生会有琐碎的感觉,而且容易混淆。面对相对陌生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检验,考生往往缺少思路,无从下手。要想掌握并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及技能,考生可提炼核心思想和方法,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进而突破重难点。

一、从实验目的上区分几种操作

1.分离与提纯

二者的差异

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分离开来,分别得到几种纯净物。涉及物质经过转化分开时,要将转化后的物质再复原。

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保留待提纯的物质。涉及需要提纯物质经过转化分开时,其转化后要再复原。

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

实验目的不同,选择的试剂及方法略有差别。但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是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即不增加杂质,不减少目标组分,转化后各组分易分离,转化后的组分容易复原。

2.物质的检验

物质检验是通过物质的特征现象,或者利用性质经过转化呈现出特征现象,从而判断出微粒的存在。在常见的物质检验中,除Cl2、NO2等几种本身具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外,多数物质的检验都需要通过化学转化的方式实现。

二、基于转化思想对物质分离提纯及检验进行梳理归纳

1.分离提纯

方法梳理

分离提纯的核心思想是将混合物的不同组分经过转化,变为不同的相,不同相的物质利用仪器可直接进行分离。常见的相有气相、液相、固相,例如敞开体系的气相和液相之间自然就会分离;固相和液相通过过滤的操作也可进行分离;互不相溶的水相和油相利用分液的方式也可进行分离。转化的方式可以是物理变化,也可以是化学变化。下面对此简单归纳整理。

高三化学实验题解题思路(化学实验操作中散点知识梳理)(2)

根据上表归纳整理的方式进行迁移应用,分离提纯的操作,无论是利用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都要将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转化到不同的相。例如除去苯中含有的苯酚,最容易想到的错误操作就是加入溴水生成三溴苯酚沉淀。先不说过量的溴与苯无法分离,会引入新的杂质,单从转化角度看,将苯酚转化为三溴苯酚,并不能将苯酚与苯转化为不同的相,因为三溴苯酚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苯,无法分离。正确的试剂操作为利用苯酚的酸性,加入NaOH将苯酚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酚钠,从而与苯分开。

难点突破

将溶质和溶剂分开,或者提纯混合溶液中的某一组分,通常是利用结晶的方法,这类问题以往考试常出现在工业流程题中。控制条件促使溶质结晶也是分离提纯的难点内容,考生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导致失分。

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有差异,导致结晶的方式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通常利用蒸发溶剂促使溶质结晶析出,即蒸发结晶,这种结晶方式在中学阶段常见的物质只有NaCl。比如除去NaCl中的KNO3,通过加热蒸发溶剂的方式,降低NaCl溶解的质量从而大量结晶,但KNO3会因为溶解度增大而不易析出,要想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防止KNO3析出,就要趁热过滤。这种结晶及过滤方式也适用于获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质。

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通常利用改变温度的方式促使溶质析出,即降温结晶。为了促使溶质析出更多,通常需要先加热浓缩溶液。常见的物质多为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所以浓缩后需要降温来降低其溶解度使溶质析出。比如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适当加热浓缩后,降低温度,KNO3溶解度降低较多,会结晶析出,而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会留在溶液中,过滤后可以得到KNO3晶体和含有少量KNO3与NaCl的混合溶液。

多数工业生产最终会涉及从水溶液中获取产品的操作。对于不熟悉的物质,考生可考虑应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数据,选择适合的结晶方式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物质的检验

方法梳理

常见的物质检验有离子检验、气体检验及有机官能团的检验。应用试剂进行检验时,也可以利用转化的思想进行梳理。下面对此简单归纳整理。

高三化学实验题解题思路(化学实验操作中散点知识梳理)(3)

应用转化的思想来看物质检验,考生将不同微粒的检验方法提炼成几种常见的反应类型,可将散点知识模块化,利于记忆。

难点突破

从往年考试来看,综合实验题中考查的物质检验,难点问题通常有两点,一是不明确待检验的对象。例如检验Fe还原稀硝酸产物中是否含有-3价的产物,容易出错的点是忽略了酸性环境,认为还原产物为NH3,其实应为NH4 。一旦给出具体物质,难度就会下降。二是反应体系往往多种微粒共存,当检验某一微粒时,其他微粒可能存在干扰,需要排除干扰。比如利用高锰酸钾检验乙炔,实验制备过程中生成的H2S就是乙炔的干扰,需要利用CuSO4或者NaOH除杂后才能检验。基于上述难点问题,考生对物质检验的复习可参考以下思维路径:检验谁→体系还有谁(有杂质吗)→用谁检验(转化)→杂质是干扰吗→用谁除去干扰性杂质,从而明确检验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