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有时候,人一旦开始幸运起来,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尤其是当一名演员,遇到了好剧本、好导演,再加上自己的“运气”,说不定一战成名。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1)

如杨超越一般,她的出名点很让人“诧异”——她的好运气!

在娱乐圈,杨超越的跳舞能力,只能说没有天赋。

在影视圈,杨超越的演技,也是出彩点不多。

不会跳舞,不会唱歌,这样的她,居然火了。

所以,一个人的运气好起来了,挡也挡不住。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2)

回顾杨超越的出道,她参加选秀,仅仅是这个原因:只要参加入场,不管选手出道没有,只要待满二十日,便可获得两千的酬劳。

再加上包吃包住的诱惑,杨超越冒着头皮参加了。

即使,参加比赛时,被导师当为反面教材,她依旧面对一切。

他叫“发仔记”!

在广东的演员里,有这么一位男演员,他的演技一般,长相和小鲜肉没有多大关系,但他只因长相像导演的老朋友而获得主演的机会。

他的真名为容晖,这个名字,很多观众听起来很是陌生。

可他主演的连续剧,在广东属于本土热播剧——《七十二家房客》!

他在该剧饰演男主角——“发仔哥”。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3)

在广东,有两部长久不衰的经典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和《七十二家房客》。

《外来媳妇本地郎》从开拍至今,已有二十二个年头,后拍的《七十二家房客》也有十四个年头。

由于《外来媳妇本地郎》拍摄时间较久,该剧的演员不是退出的退出,离开的离开,连“苏贵元”扮演者陈坚雄也在前段时间去世。

而相对“年轻”的《七十二家房客》好很多,演员保持得相对稳定,且意外较少。

相比都市风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七十二家房客》的设定背景是在民国,那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一大宅子里租借着一群社会的底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因为生活而相识。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4)

如聪明的鸡公福、那边强往那边倒的西洋菜、心地善良的金医生等等。

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格,但他们的内心,同为善良。

在众多的房客里,有一位脾气暴躁,能用拳头解决的事情,绝不会动用脑子,他就是发仔记。

发仔记和包租公的养女阿香情投意合,男有情女有意。

可是,发仔记想和阿香在一起,需要“打败”包租公太子炳、包租婆八姑这两座大山。

阿香虽说是包租公太子炳的养女,可她在家里每天负责打扫卫生、烧衣做饭的,没有一点养女的待遇。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5)

发仔记是一名孤儿,很小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生活,靠着自己的努力而养活自己。

他渴望亲情,也期待爱情。

依靠补鞋为生的发仔记,过着一穷二白的日子,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阿香回应了他的感情后,发仔记的心里只有阿香。

追《七十二家房客》的老观众一直期待发仔记和阿香能够修成正果,毕竟西洋菜和奀妹都走在了一起。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6)

男版“杨超越”,只因像导演的朋友而获得主演!

容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毕业后在话剧团工作,因为工作的关系,他经常往外地跑。

在2006年,《外来媳妇本地郎》的“老二康祈宗”饰演者郭昶不幸去世。

让后面的剧组看到了机会,不少好剧纷纷出台,希望能够取代《外来媳妇本地郎》。

在2007年,《七十二家房客》剧组也在筹备着。

女主角“阿香”通过海选,最后选择了来自湛江的郑钤丹,而男主角“发仔记”迟迟找不到人选。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7)

容晖的老板知晓这件事,急忙让在外地的容晖回来广州,参加一下试镜。

那时候的容晖还是一位新人,没有多少作品,只参加过一些话剧舞台。

带着忐忑的心情,容晖来到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剧组。

在该剧组导演面前,容晖虽说有几年的舞台经验,但还是有些紧张。

多少比他优秀的男演员,都无法入导演的眼。

而容晖知道自己的实力:虽有,不强。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8)

试镜过程,比容晖想象得更加简单。

匆匆几个台词,表演时间也不长。

结束试镜后,容晖的心里没底了。

容晖也只能把这次试镜,当一次练习的机会。

几天后,剧组里的人通知他,按时出演“发仔记”。

听到这个消息,容晖感到诧异。

有点不敢相信,也有点懵。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9)

这,幸运来得太突然!

在进组后,容晖通过询问,才得知一件事情。

导演看到容晖的样子时,很像他的一位朋友(1963年《七十二家房客》电影版“发仔记”饰演者方文献),才让容晖饰演“发仔”这个角色。

戏里冲动,戏外无厘头!

在《七十二家房客》里,发仔记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而且容易冲动,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可现实里的容晖呢?

发仔记 容晖(发仔记容晖男版)(10)

他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更是一位美食爱好者。

经常借着演出的机会,到处寻找美食。

有一段时间,容晖的体重一度飙升。

以至于,让“发仔记”变成了“肥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