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们遇到问题时,通常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熟不熟悉,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1套可能被你自废了的衣服?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1套可能被你自废了的衣服(1套可能被你自废了)

1套可能被你自废了的衣服

01

我们遇到问题时,通常第一反应是,这个问题熟不熟悉。

如果熟悉,以前碰到过,那就很自信,并很快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陌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就觉得非常难,进而直接放弃,并告诫自己,专业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解决。

专业的人解决专业的问题,这没毛病,但很多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是我们的大脑比较懒惰而已。

我们的大脑懒惰到什么程度?懒惰到根本不愿意去思考,就像1 1=2,我们根本不用思考,靠本能就直接回答出来。

因为这样的问题,我们重复了太多次,已经内化为本能。不加思索给出答案,可以节省大脑能量,符合进化规律。

然而这种方式也有弊端,就是让大脑懒惰,不愿意去思考,只想最快速地给出答案。

所以面对一个问题,我们喜欢用直觉来回答,因为思考很痛苦。

02

其实我们的大脑有两套操作系统,一套是快系统,一套是慢系统。

这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的观点,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人的大脑大在处理问题时,会有选择性地启动快系统或慢系统。

快系统是直觉思维,可以本能地、无意地的给出答案。

就像开车,遇到右转会本能地打右转向灯,遇到红绿灯会本能地踩刹车。这些动作已经形成肌肉记忆,帮我们快速地应付突发情况,不用思考,凭直觉就能给出答案。

试想一下,我们还是新手的时候,遇到前车减速,我们会计算跟车的距离,判断要不要踩刹车。如果突然跟的很近,我们就会着急忙慌地去踩刹车。

当我们熟练了以后,就不用思考这些问题,本能地踩刹车,打方向盘。

快系统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多的好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快系统总是让我们靠直觉得出答案。

但直觉得出的答案,可能对,也可能错。

尤其是当我们在工作中成为“老人”后,就把思考交给了快系统。遇到问题,总是凭经验给出答案,经验之外的问题,就懒得思考了。

03

靠经验得出的答案,不一定正确,因为环境的发展变化太快了,总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所以,我们要时时锻炼大脑的慢系统,慢系统是一个周密、严谨、有逻辑的思考系统。

比如1 1=?,快系统会直接给出2,但慢系统呢?可能会这么思考:出题者为什么要这么问?如果用数学的逻辑来理解,1 1=2;如果是团队,1 1不一定产生2的效果。

慢系统有解题的思路,严密的推理过程,分析事情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答案,这样的答案通常比较靠谱。

慢系统是一个非常耗能的系统,在思考问题时,我们会很痛苦。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是慢系统运行的常态。

快系统和慢系统,都很重要,快系统让我们快速应对反应,提高效率;慢系统让我们面对陌生问题时,通过理性的思考,得出解决方案。

由于快系统比较省事,慢系统比较耗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会慢慢地倾向于使用快系统,逃避慢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甚至把慢系统彻底报废了,干什么事都是凭感觉,靠经验,成了一个再也无法解决新问题的“老人”。

所以,我们既然有两套系统,就不应该厚此薄彼,在遇到陌生问题时,不要恐惧害怕,好好使用慢系统去解决它。

若一种动物对新奇的事物没有心存戒备,其生存概率就会很低。——丹尼尔·卡尼曼

【作者:​范一田,所有地方都叫范一田,感谢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