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藏佛教交流的深入,很多汉地佛教徒的嘴里总是会蹦出诸如**活佛、**法王、**祖古、**仁波切、**大恩上师、**喇嘛、**堪布、**格西这样的词汇,但你真的了解这些词的真实含义吗?有些人会盲目地以为“活佛”就是活的佛,这是很错误的理解。活佛一词可在明清的一些文献中看到,但实际上在在西藏,其实并没有活佛这种称号。现今我们听到在汉语中称为某某活佛的人,在西藏其实被尊称为某某仁宝哲(仁波切)或某某祖古。
仁宝哲、仁波切及宁波车其实都是同一个藏文字Rinqoche 的译音。仁宝哲活仁波切的意思是宝。这种称号并不一定用作称呼人物,有些物也称 作仁宝哲,西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像也被称为觉窝仁宝哲(Jowo Ringche)。仁宝哲在被用作称呼人物时,是一种尊称,并不是那个人的名字。 为了礼貌及尊敬,西藏人很少直接称呼其所尊敬的人之名字。仁宝哲被用作对转世者之尊称,也用作尊称方丈、退休方丈及有地位的人物。所以,被尊称为仁宝哲者不一定是转世者。“仁宝哲”一词只解作“宝”,其中完全没有“活佛”的含义在内,被冠以此封号的人也从未说过自己是佛,只是汉地译员往往习惯性地把“仁宝哲”意释为“活佛”,例如把贡唐仁宝哲称为“贡唐活佛”等译例,也有把此词译作“佛爷”的先例,这是与藏文原字完全拉不上关系而习非成是的译法。
朱古(Tulku,亦译作'祖固'及'祖古'等,蒙古称为Hutukutu,亦 译为'呼图克图')则不是一种尊称。这个字意思为'化身'或'转世者',只被用作大德高僧之转世而被核确无误的人身上。例如某师之转世我会尊称为'某某仁宝哲',但他只会自称为'某某朱古',不会对自己冠以'仁宝哲'的尊称。至于是否凡是'朱古'都必定会大德,恐怕不能这样说。所以,一位“仁宝哲”不一定是一位“祖古”,但任何一位“祖古”都可以用“仁宝哲”作为尊称。我们在尊称一位转世者时,会称呼为某某仁宝哲,但被称呼者依传统只会自称为某某祖古而不会为自己尊称。把“仁宝哲”及“祖古”称为“活佛”,并不是正确的翻译。事实上,“活”佛这个词本身亦甚有不合逻辑之处,难道佛还会有死活之分吗?这几十年来,不少西藏高僧也开始注意“活佛”这种称呼之不当。
“喇嘛”一词意为“无上”,严格地说只被用于堪称为人师者之称呼。但是现在只要见到藏地出家人,都尊称为喇嘛,也无可厚非吧。就象汉地的“和尚”一词,原本特指德高望重的僧人,但现在汉地所有的出家人都被称为和尚。
“法王”一词对应的梵语是Dharmaraja,藏文是Chos-rgyal。这尊称在传统的西藏其实只用于四方面:一是尊称佛陀;二是尊称拥护佛教的世俗意义上的王;三是特指某位护法,即阎摩护法;四是指历史上的少数某几位宗教领袖及他们的官方转世。比如大宝法王、DL尊者、哲布尊丹巴等仅有的几位转世者堪称“法王”尊号的合法继承人。
格西,藏语"格威西联"的省音,意为"善知识"。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的学位。喇嘛按顺序学完必修的经典后,可以考取不同等级的格西学位。因为这一僧职称谓是极少数僧侣经过长期的清苦修学而获得的一种宗教学衔,它能够显示各自在佛学知识领域具有颇高的专业水准和身份,所以在藏传佛教界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堪布也属于学位。但是考取堪布学位的僧人不是只学知识而不实践,基本上能称做堪布的僧人都是寺院里的高僧。所以有些人解释堪布在藏传佛教里相当于汉传佛教的“方丈”。其实是因为堪布的水平足以领导僧众所以可以成为“方丈”。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堪布都可以做灌顶上师,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藏传佛教对具有高德胜行、堪为人师者的尊称为上师。西藏称上师为喇嘛,意思是上德之人,但是现在汉地已经把所有藏地出家人都称作喇嘛了。上师有传法上师和金刚上师等不同。传法上师须具有法的传承,可以传法、引导,但不可以灌顶。金刚上师必须具备相当的证量,并经过大成就者和传承的认定,不是“自封”的。只有金刚上师才具备灌顶、传法、引导的资格。上师不一定是出家人,如果你认定跟从某位老师修学,那么他就是你的上师。
附录:转自老林。
活佛分为3类:
1.一类是佛、菩萨化身,如赤江、林活佛类都是公认的。这一种其实很少;
2.另一是修行比较高(虽然可能还没到佛、菩萨境界)的人的真实转世化身。这一种其实也不多;
3.剩下的,其实也就是出于传统、寺院的实际继承需要、信众的心理需要等等历史文化社会原因,而找个看起来出身恰当、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甚至长的不错的小孩,从小给最好的品德学问教育,希望他成才,和培养太子作为皇帝接班人分别不大。甚至也有比较坏的情况,譬如寺院为了统战某有钱家族,就安排认证这家的小孩为寺院活佛,可能为的是寺院的好处而不是这些人的个人利益,但确实有世俗心涉及在里面。这一种,其实占了所有活佛里的绝大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