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的《人民的民义》已经成为了现象级的电视剧,虽然,其制作并不精良,甚至,剪辑方面还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它依旧凭借大尺度成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现在这部电视剧已经播完很久了,但是,其捧红的一大批老戏骨们还是热度不减。
这部电视剧中,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两位官员恐怕并不是主角侯亮平,反而是他的老师高育良和吴刚老师扮演的李达康书记。
在电视剧中,高育良书记扮演了一个学术派官员。他是大学老师出身,培养了一大批政法界的精英,但是,他自己没能坚守初心,洁身自好。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居然上了贵公子的套,迷上了美人儿高小凤。据高书记自己说:他之所以喜欢高小凤并不是因为她长得美艳动人,反而是因为高小凤喜欢读书,而且,读的还不是一般人喜欢的畅销作品。
高小凤知道高育良对于《万历十五年》的评价很高,所以,她也就顺势说了很多读后感。这使得高书记将高小凤视为了红粉知己,自此,陷入了美人计中。剧情发展到最后,高书记直到锒铛入狱之前依旧认为是自己没有读懂《万历十五年》,而不是反省自己的过错。
我相信很多读者在看《人民的名义》以前都没有听过黄仁宇的大名,所以,我们今天就跟大家谈一谈这本让高书记痴迷不已的奇书。《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题目并不晦涩,反倒是有点开门见山的意思。题目便告诉了我们书中的内容——在明朝的万历皇帝的第十五个年头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是,其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他们有一套孔孟《圣经》编织下的既定规则,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越此雷池一步。而他们所秉持的规则,以道德的名义,实为维护自身集团利益的利器。整部《万历十五年》,大半章节,所讲的是各个历史角色与文官集团所秉持的规则间的博弈。
这本说虽然看似只写了一年的事件,但是,作者将这一年视为整个大明王朝的转折点。他认为在这一年,大明王朝终于不可遏制的走上了灭亡的道路。能够力挽狂澜的张居正已经离开了他的舞台,而万历皇帝已经从一个言听计从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一生叛逆的君王。
自从他将老师的政策全部抛弃的时候,他也就决定从此不再为政事操心。他将政事全部托付给了内阁,也将权力交给了内阁。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他几乎很少上朝理政,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宫之中虚度光阴。
然而,我们却不能说张居正、万历、甚至,申时行和戚继光活得潇洒恣意,事实上,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艰难。甚至就连任性的万历也不能称之为潇洒,他看似轻松的背后,内心中同样充满了痛苦。明朝的江山社稷就在这群臣和皇帝的苦难中慢慢衰败,然而,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认为自己应该为此负责,这应该是时代和体制的问题!
往往当问题扯到体制和时代的时候,答案就已经水落石出了。
是体制的错,个人在体制面前又能怎么样呢?
须知螳臂挡车终将迎来灭亡啊!
所以,他们都认为自己不该为此而负责,但是,事实上他们都是在逃避责任。万历认为,自己遭到了老师的欺骗,从此,一蹶不振,心灰意冷。但是,这并不应该发生在皇帝的身上,身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他身上本来肩负着万民的生计,但是,他突然就撂挑子不干了,直接将万斤重担扔给了内阁。
而臣子们又都没有鼎故革新的魄力,包括张居正在内的大多数人不过是在为残破的大明江山缝缝补补,没有人想要去做根本的变革。那些士大夫阶层的权贵们依然成为了利益集团,但即使是强悍的变革者张居正,也没能打破他们的利益。最终,不过是给大明多续了几年命罢了。
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高育良在剧中身为国家重要领导人,他同样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反而是认为应该在这样的大潮中顺势而为。他和贪官污吏的苟合,最终也敲响了属于他自己的丧钟。
参考资料:
『电视剧《人民的民义》《万历十五年》《明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