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乱臣贼子喜欢修改历史,把自己写成伟光正的好人,把自己杀死的君主写成猥琐的小人、坏蛋。

而孔子不这么写,弑君就写一句某某弑君,不会多加笔墨,而乱臣贼子为自己涂脂抹粉的内容,孔子完全不写,所以他们很怕。

温馨提醒:孔子写的是“近代史”,一直写到孔子去世之前,就相当于你去写民国、二战相关历史,这是相当敏感的。

孔子为什么说这三句话(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1)

但是,具体对照一下《春秋左传》和《战国策》,两者的风格差异就很明显了。

(其实,最好是对照《春秋》和同一事件的其他记载,但是,其他记载根本竞争不过圣人出的书,所以它们基本都已经失传了,只能参考一下战国的,毕竟还是一脉相承的。)

战国七雄都会写自己的历史,明明是贪图某国领土,却能把灭国写得天经地义,先安排祖宗做梦梦见天帝,天帝暗示说“天授不取,必有灾祸”,然后,再抹黑一下对手,最后能让你读完,就觉得这事情就是天经地义的,灭国灭的好。

可是,孔子搞得很简单,怪力乱神全不写,事情经过也不写,就写一句话:某某某弑君,或者类似的把结果写出来。

事实上,《春秋》简直简略的不像话,现在人去看甚至根本就看不懂,必须借助春秋三传,才能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用“微言大义”来形容它,只是孔子可能也想象不到,对他来说的近代史,每个人都很熟悉,最后除了他编的《春秋》,其他关于那段历史的记载几乎全都失传了。

所以,我们根本看不到,那些诸侯给自己涂脂抹粉的内容,更无法理解孔子的用心良苦,但是,战国时期的相关历史记载部分被人保留了下来,我们可以略作对比,并尝试理解孔子的用心。

孔子为什么说这三句话(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2)

对现代人来说,可能完全读不出它的敏感性,这是因为它太过久远,里面记载的乱臣贼子早就灭国了。

但是,你应该知道,日本是如何篡改历史,把侵略写成是“解放东亚”,把南京大屠杀写成是“南京事件”,把慰安妇写成是“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

如果让孔子来写这几件事,他肯定会写:日本侵略中国,南京大屠杀,以及被迫为日本军队服务的专属性奴隶。

这些记载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却深刻地揭露了日本人讳莫如深的历史真相,是不是真能让那些妄图扭曲、篡改历史的日本人感到恐惧,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很讨厌,甚至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

—— —— —— —— —— —— —— —— ——

有人质疑,从周朝开始,中国史官都是独立的,乱臣贼子不敢更改史官的记录?

这一点大家不要相信,弑君都敢做,修改史官记录又有何难?看看今天那些非政府的NGO,竟然还有人相信有什么机构是独立的,肯定是别有用心。

关于崔杼弑君的记载,大家可以去了解,崔杼不仅杀史官,还杀了好几个史官,如果说史官是独立的,为啥崔杼就不懂呢,难道有人崔杼比更懂当时的社会?这段历史之所以被记载下来,就是因为崔杼在政治斗争中最终还是失败了,如果他的子孙成功篡位,这段记载可能就不会存在了。

而且,被杀的那几个史官也不地道,崔杼只是杀了给自己戴绿帽子的坏蛋,他们却一个字都不写,只写崔杼弑君几个字,这也不能说他们没有立场。

孔子为什么说这三句话(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3)

有人说,春秋不是孔子写的,这个是真的吗?

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我不会去作什么考证,因为没有人可以考证清楚,即使你天赋异禀,也不可能拿出确凿证据。

个人认为,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料整理编辑而成,不管是写也好,作也罢,都不是很贴切,也没有哪一个字可以完整表达这个意思。

即使不是孔子编订的,孔子在传承春秋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确凿无疑的。

有人说,人们说春秋是微言大义,这个怎么理解?

微言大义可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引用别人的评价而言,不代表我自己,我也不会微言大义,因为孔子讲的东西对我来说太简单了,一点都不复杂,犯不着做过度解读。

我们是21世纪的人,现在都几千年了,还走不出一个古人的阴影吗,这就实在当不起孔夫子说的“后生可畏”了。

孔子为什么说这三句话(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4)

历史有没有什么真相的全貌呢?

我比较认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很多人嘴上说的是历史,其实是别有用心,要么骨子里崇拜洋文化,要么就是被公知洗脑,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善、绝对的恶,孔孟肯定有他们不足的地方,苏格拉底就没有吗?

为什么偏偏要选孔孟来批判,而不是其他人?这样设置选题,肯定有他背后的“良苦”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