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许多表达赞赏的语句都成为经典。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狐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而今,这些语句又有了鲜活的网络流行语:“西湖,绝绝子”“哇真帅,yyds”“荔枝真好吃,你懂的"。

最近,一些网络流行语被几个中学生翻译成古诗文,获赞无数。诸如:“也是醉了”译为“行迈靡靡,中心如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译为“一言难尽意,三令做五申”;“每天都被自己帅到睡不着”译为“玉树临风美少年,揽镜自顾夜不眠”。

这些现象对比鲜明,耐人寻味。网络时代应如何更好地表达?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把优雅的经典诗文和如今的网络流行语对举,网络流行语具有新奇、简洁的特点,但却缺少了诗意美和形象感,缺少了古汉语特有的文化韵味;第二部分写的是网络流行语被译作古诗文,精美而富有古典韵味。网络流行语与诗意的表达各具特色,写作中应明确阐述对两者的看法,并解释理由。从流行与经典的角度,围绕网络时代应更好地表达立意,即为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

①因境制宜,在网络上巧妙表达;

②网络时代的表达同样需要传承经典;

③一味追求典雅/新奇/流行要不得;

④让经典为网络语言增色;

⑤要简洁快捷,更要有韵味;

⑥语言要在经典中流行;等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第32届奥运会上,胖胖的巩立姣呈现了执着之美与力量之美,飒爽的孙一文有敢想敢做的决绝之美,大身材小可爱的李雯雯有着反差之萌……

赛场外,更多的人在银幕前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这种美。就像有网友所表达的,“有瑕疵的皮肤,健壮有力的身躯,不屈不柔的眼神,狠狠地修正了我的审美,那是肉体与灵魂的淬炼精进”。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的立意关键是对美的探讨。“胖胖的”“飒爽的”“大身材”,这是对外在美的认可,肯定了外在美、形式美;“力量”“决绝”“可爱”是个性美、人格美,人性美,是更可贵的美。

“上面的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这个写作要求提醒考生在立意时要引申到现实生活中,可以辩证分析“外貌焦虑”“年龄焦虑”等社会问题,还可以探讨新时代下的审美应有之变化,思考青春美、中国美等内涵。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顾2021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

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第一段指出的是当前社会某种程度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现象,就是人们被社会裹挟、被动地参与非理性的竞争之中,从而导致身心俱疲;学者则充分肯定努力工作、学习的价值,反对过度劳累、内卷的对立面并不是“躺平”“佛系”。学者的观点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多一点辩证分析。

材料第二段针对“逃离倦怠”提出了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所谓适度,主要是指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结合自身实际,劳逸结合,找到平衡点;所谓降噪,主要是指坚定自己的目标,尽量减少外界的消极干扰,坚定地朝既定目标前行;所谓停顿,主要是指适时地对人生进行沉淀、反省、小结、调整,让人生的道路走得更宽阔;所谓滋养,主要是指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地汲取成长的养分,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这种滋养来自多方面,比如书籍,比如师友的教导,比如生活的经历等等。

最新高考作文模拟题(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62)(1)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歌德发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按古典规则衡量,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认真审视,就不能不承认它是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发之美。他强调: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

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发现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她强调,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

当下,很多人想变美,并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这引起热议: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作文试题分为作文材料、引导语、写作任务、写作要求四部分,第一则材料是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的原因的论述;第二则材料是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的论述;第三则材料是当下人们对美的错误认知及引起的争议。引导语表明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独特之美,让我们可以回到文化根源,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写作任务有两个:一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二是以“美的认知”为主题。

从第一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美来源于深刻、和谐、独立”“自我独特会散发美的光辉”。

从第二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美就在身边”“正确认识自身之美”“让美回归本真”。

从第三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本色出演,方为天然之美”“颠覆自己是扭曲的美”“世俗之美不一定是真美”。

从引导语看,作文立意可以是“让自己的美完美呈现”“正确认识美,文化自信不可少”“审美,让我们重新出发”“认识美需要清醒和理智”“回归本真,重新审美”。

另外,“审视美丽,亮出精彩”“偏颇审美不可取”也可以作为立意。

但是,作为学生,思维考察是最重要的,从材料中,我们联系三则材料和引导语,最好能够从“美在独特、自身和本色”角度出发去写,写到文化,写到偏颇的问题,还要写到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中五句话所包含的幸福观可进行如下诠释:①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精神上的幸福大于物质上的幸福;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③天下人彼此相爱才太平幸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而陷入不幸福;④家庭和睦相处,亲人俱在则幸福,无愧于人,内心坦荡则幸福,师长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⑤作为士大夫,当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而幸福。①②主要阐述幸福的来源与转换问题,③④⑤则讨论了幸福的对象问题。因此,我们可选取其中一两条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两条,论证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观点,也可辩证看待,思考其中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也应当知道,先贤的幸福观固然有其时代适应性和局限性,但和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共通之处,应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褒贬适度。我们在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言说的同时,更要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体裁不限,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来表达感悟和思考。

参考立意:

1.幸福,当超越自己,心中有爱。

2.幸福,在心内不在心外。

3.幸福,不在瞬息,但求长久。

4.一份责任,一种幸福。

5.别样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