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去世之后,宋国的田襄子接任钜子。

墨家最后在谁手里灭绝 墨家精神在钜子(1)

古籍对田襄子的记载只有两则,一个是在《吕氏春秋·上德》,一个在《说苑尊贤》,但《说苑》中称为田让,记载了田让与卫王关于招揽士人的对话。

在孟胜因未能守住封地与180个弟子殉难,派两名弟子传话给当时在宋国的田襄子,两名墨者传话之后就回楚国自尽,但田襄子劝阻,说钜子是他们的首领,两名墨者应该听他的话不能去自尽,但两名弟子不听,仍去楚国自尽。

孟胜没有反对阳城君参加叛乱,后又同弟子一同为阳城君殉难,作风已远不同墨子,虽有武士的勇气与精神,但所报效的只是他的私人交情,并非墨子要求的报效天下。同时孟胜过于亲近诸侯,也为墨家分裂埋下了一大隐患,墨家精神本为反贵族特权。当中许多墨者必定会反对。

这一件事后,墨家地位在楚国也必定受到影响,墨家主流后入秦,但当时墨家早已分裂。秦国虽重用墨家,其实只是利用墨家,因墨家不同儒家中有学说,而是精于守城兵技,崇尚狭义功利主义的秦国,墨家是很好的棋子。

墨家入秦,不知是否从田襄子之时,《吕氏春秋去私》记载在秦的钜子腹子,其子杀人,秦惠王因腹子年老只有一子而赦免其罪,但腹子大公无私地处死自己的儿子,当时腹子已经在晚年。

从这事来看,腹子大公无私,也是位不错的钜子。但墨家入秦,秦国看重的是守城兵技,并非墨家学说。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攻战没停过,在秦墨家要生存就要淡忘非攻学说。

《吕氏春秋去宥》记载,康姑果为争宠排斥东方墨者谢子,这明显违反了墨家尚贤谦让的宗旨,唐姑果不知是否钜子,但能靠近秦惠王也应该是很有地位的人物。从此事可知,墨家那时可以说已经是名存实亡,早已背离墨子的宗旨与精神。

《吕氏春秋·去私》记载:墨者有钜子腹朜,居秦,其子杀人。

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它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寡人也。”

墨家最后在谁手里灭绝 墨家精神在钜子(2)

腹朜对曰:

“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朜不可不行墨者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予,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钜子可谓公矣。

就是说,有个很有名望的墨家钜子叫腹朜,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

“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要听我的。”

腹朜回答道:

“墨家的法规规定:‘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规。”

腹朜没有答应秦惠王,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而推行大义,腹朜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墨家最后在谁手里灭绝 墨家精神在钜子(3)

按墨家的规定,被派往各国做官的墨者,必须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张,行不通的时候宁可辞职。当首领的要以身作则,腹朜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家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